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2 (1700-1725).djvu/80

此页尚未校对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按《浙江通志》。岳武穆王廟 在杭州府棲霞嶺墓側。初,孝宗即故智果院為廟祀 王。賜額「褒忠。」

寧宗嘉定四年追封鄂王

按《宋史寧宗本紀》不載。按《岳飛傳》云云。

理宗寶慶元年改諡忠武

按《宋史理宗本紀》不載。按《湯陰縣志》:理宗改諡忠 武。告文:「主爾忘身,茲謂人臣之大節;諡以表行,必稽 天下之公言。申錫贊書,追告幽穸。故太師追封鄂王, 諡武穆。岳飛威名震于華夏,智略根乎《詩》書。結髮從 戎,前無堅敵,枕戈厲志,誓清中原。謂恢復之義為必 伸,謂忠憤之氣為難遏。上心密契,詔札具存。夫何權 臣」力主和議,未究凌煙之偉績,先罹偃月之陰謀。李 將軍口不出辭,聞者流涕;藺相如身雖已死,凜然猶 生。宜高皇眷念之不忘,肆孝廟矜哀之備至,亟還故 官而禮葬,頒賜廟額以旌褒。建于先帝之時,禭以真 王之爵,既辨誣于累聖,可無憾于九京。然而易名之 典雖行,議禮之言未一,始為忠愍之號,旋更武穆之 稱。朕獲睹中興之舊章,灼知皇祖之本意。爰取危身 奉上之實,仍采「《克定禍亂》之文,合此兩言,節其一惠。 昔孔明之志興漢室,若子儀之光復唐都,雖計效以 或殊,在秉心而弗異。垂之典冊,何嫌今古之同符?賴 及子孫,將與山河而並久。英靈如在,茂渥其承。可依 前故太師追封鄂王,特」與賜諡「忠武。」奉敕如右牒到 奉行。寶慶元年五月二日。

代宗景泰 年賜廟額曰精忠令有司春秋致祭

按《湯陰縣志》,岳忠武王廟在縣治西南,景泰初,侍講 徐有貞題請,賜額「精忠」,有司春秋奉祭。

英宗天順元年賜廟額曰忠烈

按《浙江通志》:「忠烈廟祀宋少保鄂國岳武穆王,在杭 州府棲霞嶺墓側。天順元年同知馬偉重建,奏賜今 額。歲春秋祭。王所作《滿江紅調送張紫巖北伐》詞,刻 石廡下。廟西有流芳亭,刻王遺像于石寘其中。」

世宗嘉靖十八年遣靖遠伯王瑾諭祭

按《湯陰縣志》云云。

岳忠武王部藝文一

《祭岳忠武王文》
明·世宗

昔宋運將終,爾克盡大義,精忠丕著,敵者畏之。使當 時檜賊不生,則有宋或未至絕,豈致爾亡于賊手哉? 「朕纘承天位,今有事顯陵,南之荊楚,道經爾祠,特命 重臣諭祭於爾,惟爾欽承哉!」

《創建精忠廟碑》
徐珵

「國之有忠義,猶天地之有元氣。天地非元氣不運,國 非忠義不立。」天地之主以道,國之主以人。道無私而 人多慾,故天地不自害其元氣,而國有自害其忠義 者。至要其終,則亦有萬世之公論存焉,如宋《岳鄂武 穆王》是已。當徽、欽之既北狩,而高宗南渡也,宋之不 亡,僅如一線之屬。旈!國無其人,誰與復立?王於是奮 自徒步,應募而起,歷裨校至大將,小戰百餘,大戰數 十,鋒不少銼而益勁,遂平南北群盜,傾偽齊以蹙金。 蓋王之忠義勇智,皆得之天,非矯偽而為者,故以恢 復為己任。才與志副,名與實稱,南渡以來一人而已。 當是時,中原幾復,奈何主蔽于奸,忘讎忍恥,自棄其 土,而不能成中興之大功?此則宋之不幸,中國之不 幸,而豈獨王之不幸哉?論者謂「方郾城戰勝,進軍朱 仙鎮,兀朮將棄洛遁,詔趣班師。使王持將在軍,君命 有所不受」之義,堅執北伐,乘屢捷之勢而滅之,盡收 故疆,措置已定,然後奏凱旋師,歸身謝罪,顧不愈於 束手就戮而志不得伸耶?此亦一義,然未得其當也。 夫將不專制久矣,惟「漢趙充國之破西羌,嘗違詔而 申己策,以上有孝宣之明,下有魏相之忠與協耳。不 然,則必如孔明之受託昭烈、桓溫、劉裕之專制晉權, 乃可以拜表而即行。彼高宗之去孝宣遠矣,又濟之 以奸檜之賊。王既無孔明君臣之契,而溫、裕又非王 之所肯為者,此所以寧死而不敢專制也」歟!嗚呼!于 此益可以見王忠義之誠矣。是以自宋及今,合天下 之人所共扼腕傷嘆,聲其害王者之罪,而誦王之烈 不已,非所謂公論之存於萬世者乎?歲己巳八月,皇 帝初即大位,以統幕師。熸上皇未復,寇方內偪,乃命 侍講臣珵等十有五人分鎮要地,遏亂略,糾義旅,以 為京師聲援,而臣珵實來彰德。彰德,古相州也,湯陰 為其屬邑。邑之周流社,王之生地也,間因行縣至焉。 既臨,祭王之父祖墓而封守之。乃集郡縣僚吏、師生、 父老于庭,而諭之忠義及王之祠事,皆喜躍願效力。 其明年春,珵以召還,乃列王之功於禮當祀者以聞。 語可。祠既成,敕賜額曰「精忠廟」,而俾有司春秋祭享 如制。于是書其事于《麗牲》之碑,而識其相事者之職 名于碑陰,又為迎送神之辭,使歌以侑享,既以慰王 之靈于冥漠,且以為天下忠義之勸云。其辭曰:「王歸 來兮毋疑猶,寧不懷兮舊丘。昔仗劍兮南遊。刷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