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3 (1700-1725).djvu/100

此页尚未校对

高府君廟

廟在縣南三里,俗稱邏浦廟。神名獲,漢時人,素善天 文,曉遁甲,與嚴子陵有舊。嘗自石城適富春,訪其廬。 時值大旱,即曳劎登壇,巖叱曰:「此地有蛟龍,當起行 雨。」未幾,雷雨交作,秋遂大熟。邑人感其應,相與立廟 祀之。唐開元二十六年,散騎常侍高適為作碑記其 事。

擎山廟

廟在桐廬縣北十里金紫山下。相傳「神有勇力,可以 擎山」,故名。然莫詳其何許人,凡有禱必應。

李明府顧少府廟

廟在桐廬縣西北十五里。相傳李、顧二人為友,同飲 水於尖山下而溺死,因為神。里人立廟,其傍有泉湧 出,號曰「神湧泉。」

虎善王廟

廟在桐廬縣西北五十里。相傳昔有人煉丹於廟左 山,時里多虎患,能驅伏之。其人卒,虎患復作。里人立 廟祀之,遂息。宋景定三年,重建廟宇。明初,曹國公平 浙西,神有助兵之靈,凡淫祠多燬,廟獨得免。天順間, 有鄰婦每上元竊神前燭,一日復赴竊,虎隨而銜諸 廟左山,驚仆無所傷,其婦後一十餘年而斃。正德十 一年,廟傾頹。十五年,里人駱希賢等重建。

蒼山廟

廟在壽昌縣東港口。相傳唐時徽州有客商名「蒼門」 者,至此無疾而卒,因降靈。其士民為立廟,水旱禱之 有應。宋崇寧中,訪求天下諸神靈跡,郡上其事,封靈 應侯。洪武二十年,即舊基重建。

姚村廟

廟在壽昌縣東二都。相傳昔有百家居此。宋宣和間, 青溪方臘犯村,姚氏一小兒年方弱冠,持杖與之鬥, 其母亦隨之。賊見甲士無數擁其後,風沙亂起,林木 振動,駭而走,追逐出境,回顧其母,遂為賊所害,而村 賴以全。鄉人立廟號「顧母大王」,因而著靈。

白山廟

廟在壽昌縣南玉華山下。相傳神即漢司徒吳融也。 唐龍德元年建。宋崇寧二年,郡上其靈異,敕封「靈應 王。」經方臘寇,廟燬,忠訓郎胡祖舜重建。

鳳山廟

廟在壽昌縣西八都鳳山。相傳昔宋衢州有木商三 人,不著姓名,皆為神立廟西安。一號「川王」,廟封真王; 一號申渡,廟封明陽王;一立廟於此,封明鑒王。今大 石上有神足跡,下有水,歲旱勺而迎之則雨。元元統 乙亥,徙於大塢口。

靈貺廟

廟在壽昌縣西九都,舊名旺山大王廟。宋建炎二年, 本鄉父老葉蘆等九十六人狀其靈應,謂方臘作亂, 遣童猛將攻縣,欲火神廟。巫言神怒,賊必滅。會官軍 至,不數千而賊見兵甲蔽山,遂遁。及後水旱祈禱輒 應,縣以其事聞于州,州申運使上之朝廷,詔賜今額。 及葉樞密行軍過此,神見夢曰:「必助國討賊。」已而果 勝,再列其功,封《威濟侯》,

巖山廟

廟在壽昌縣北十三都。巖山之頂有石回抱,如負扆 狀。廟居其中,前有井泉,僅足守廟人飲。每歲九月九 日,鄉人賽於神而祀之,泉乃湧出,汲之不竭。宋崇寧 二年,訪求靈跡,因神禱雨有應。郡上之於朝,敕封「長 澤王。」

《溫州府志》

楊府廟

廟在瞿嶼山趾,臨海,神楊氏,失其名。相傳兄弟七人 入山修煉,不見,後每著靈異。

海神廟

廟在海壇山麓。唐咸通二年建。宋元祐五年,守范峋 夢神自言姓李,唐武宗時宰相,以事南遷而歿。今在 城東北隅叢薄中。范悟疑為衛公德裕作新廟貌,上 其事。崇寧元年賜額「善濟」,封侯爵。

赤帝廟

廟在海壇山麓。康熙辛酉,郡城大火延燎,勢不可遏。 知府王國泰默禱祝融,忽風返,火熄;乃捐俸鼎建。

忠烈侯廟

廟在樂清縣橫春渡。神姓田名,居邰。唐乾符間,王郢 亂,僖宗詔十道兵討之,田奉命行至象浦,猝遇寇,力 戰死。邦人哀其義烈,為祠祀之。浙東觀察使劉宏表 其事,贈中丞。大順二年贈右驍衛將軍。宋皇祐四年, 新其廟。建炎四年,又新之。洪武初,詔稱「唐右驍衛將 軍田公之神」,歲五月二十日,本府致祭。神初戰,以子 規啼誤師期,至今近廟無子規啼者,俗呼「禁子規廟。」

龍母廟

廟在瑞應鄉黃塘。神姓江氏,方笄,未嫁,浣紗見石吞 之,遂有娠。以父母疑,躍江溺死。忽雷電交作,其腹迸 蜥蜴成龍,入海猶回顧其母。今其港有望娘匯,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