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3 (1700-1725).djvu/4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對,鬼已立於巡檢後。簿色變起立。巡檢覺有異,引手

捽之,鬼不勝,仆於地。巡檢且捽且毆,鬼顧簿,哀鳴求 救,簿力為請,乃得脫。其家畏其必遷怒,終夕弗敢寐。 到晚寂然無聲,啟戶見壁間大書曰:「為巡檢麤人,不 足較,且去。」自此後遂絕。

姑蘇余仁甫,隨其父為宣城通判,嘗獨行聽事,恍惚 間見輿馬哄擁一金紫人入門。仁甫將退避,一吏已 持狀展於前曰:「五道將軍參謁交代。」仁甫無以為計, 亟呼左右,此吏白云:「尚在數十年後,無用懼也。」倏然 而沒。

《鄖陽縣志》:宋淳熙間,房人解三師與甯秀才書館為 鄰,一女名七五姐,幼好書,日聽鄰生讀,皆能暗記。其 父素精法術,女亦暗習。二十二,贅歸州民施華為壻。 華商於外三載,寄妻信曰:「我在家受爾父凌辱,今浪 跡汝寧,待稱意即歸,汝耐心。」女視畢,即掩淚不食,奄 奄三月卒,華不知也。死後兩月,華在汝寧,忽見女來, 驚問曰:「汝單弱女流,何能千里至此?」答曰:「接汝書,愁 成疾。」父母責寫一帖置室中,託言投水,由是脫身,行 奔汝華,攜入室偕居,後資頗贍,同歸歸州。次年三師 鄰人田祈作客,抵歸,遇華延其家女出見,驚曰:「七五 姐已亡三載,何得在此?」女曰:「我詐死訪施郎耳。」田大 疑訝,歸告三師,師不信。後華遷荊南,三師聞,遣男往 看,見華與妹情甚洽。住數日,相率歸房。施見之怖,意 必精魅假託,恐不利招法師治之,屢書符,屢破之,曰: 「吾生時讀父法書,又得《九天仙女還魂法》,汝何能治?」 見父母親戚如初。後解偕家室遊玩郊野,至女葬處, 指示之,女大笑入山,遂絕。

《異聞總錄》:鄒直清居饒州上巷,其妹赴姻戚家集。中 夕歸,兩轎僕留宿於外,其一鄭四者,見人來,招與出 遊,卻之曰:「適方荷轎還,甚倦,且夜已過半,更遊何處 耶?」客強之不可,怒罵而去。鄒猶未寢,訝其紛紜,就視 無所睹。須臾,聞籬上踰越喧譟聲,疑必其僕被水浸 溺,急挽救之。既蘇,言「一壯鬼呼我出,怒不肯行。力牽 去手,鱗皴如麤。松樹皮不可執觸。直到井傍,持我兩 腳擲下,自非救者至,定不免。」鄒氏為之通夕不寐。明 夜,復聞十餘人繞屋叫呼,一人持膺哭曰:「又壞我十 二年矣。苦哉!苦哉!」鄭僕亦亡他。

黃彪父知袁州日,因會客夜散,虞候當下直者,三更 後方還家。一候沿塗獨與人說,嘖嘖不止,且有喜色。 同侶問其故,不肯答,過百步始言有女子從宅堂出 相遇,云:「是知府侍妾,為眾不容,欲遯久矣。適今夕主 人醉眠,群婢亦睡,故得脫身來。汝幸挾我去,即以金 釵釧各一隻與我」,并出饅頭數枚,曰:「此席上所餘者」 也。遂取釵釧示之,皆竹片耳。所謂饅頭,乃薜荔子,俗 稱為木饅頭者。其人雖悟,竟不能自免,踰月而殂,郡 兵共物色其怪,蓋前郡守妾生子,主母疾之,不堪其 虐,抱兒赴水死,茲其鬼云。

蔡亨謙,將仕,臨川人。本居村落間,因娶黃彪父女,徙 至城下,買軍營前空地建宅,盡室往焉。其後小圃,故 有芭蕉一叢,莖葉深密,往往儲物怪,或聞歌唱笑語 之聲。一妾經其傍,遇婦人出與言,容色頗秀,久之乃 別,亦不疑為妖厲也。少子纔數歲,白晝戲叢畔,婦人 從中奔而出,即捽髻困苦之子叫呼達於外,蔡急持 杖赴救,將近,始脫手伸舌,如五尺紅綃,直至地,然後 不見。蔡父子皆驚仆。俄家人畢集,灌以水,移時方蘇, 立命僕空其林,自是無復影響。徐訪其事,蓋前居者 曾縊殺侍兒,坎穴埋骨,而種蕉蔽之,云「且十年矣。」 臨川畫工黃生,旅遊如廣昌,至秩巴寨,卒長郎巖館 之。中夕,一婦人出燈下頗可悅,乘醉挑之,欣然相就。 詢其誰家人曰:「主家婦也。」自是每夕至,黃或窘索,必 竊資給之。留連半年,黃漸奄奄病悴,巖問之,不肯言。 初,巖嘗暱娼妻,不勝忿妒,自經死于房,雖葬猶數為 影響,虛其室,莫敢居,而黃居之。巖意其鬼也,告之故, 始以實告。巖向空中唾罵之,徙黃出寓旅舍,是夕復 來,黃方畏,謀避婦曰:「無用避我,我豈忍害子?子雖遁, 我亦來。」黃不得已,留與宿益久。黃慮其害己,馳還鄉。 中途憩泊,納涼桑下。婦又至,曰:「是賊太無情,相與好 合許時,無一分顧戀意,忍棄我耶?宜速反。」黃不敢答, 但明心禱天地,默頌經。婦忽長吁曰:「此我過也,初不 合迷謬,至逢今日沒前程,畜生何足慕?我獨不能別 擇偶乎?」遂去,其怪始絕。

《宋史李好義傳》:「好義以中軍統制知西和州,卒。初,好 義與安丙謀誅吳曦,集於丙家。王喜後至,心懷邪謀, 欲刃好義,丙力救解,然日以殺好義為心。及好義守 西和,喜遣其死黨劉昌國聽節制,好義與之酬酢,歡 飲達旦。好義心腹暴痛,洞瀉,而昌國遁矣。既殮,口鼻 爪指皆青黑,民莫不冤之,號慟如私親,摧鋒一軍,幾」 至於變。既而昌國白日見好義持刃刺之,驚怖仆地, 疽發而殂。

《癸辛雜識》:李仲賓衎父,少孤貧,居燕城中,荒地多枸 杞。一日踰鄰寺頹垣往采杞子日正午,方行百餘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