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3 (1700-1725).djvu/72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瞻神像貌與前夢無異,乃太息曰:『吉凶休咎,公前知』』」

之矣。遂捐金重建廟制洪敞自趙侍御公始。

《已瘧編》:張士傑客壽陽,被酒歷淮陽濱,入龍祠,見後 帳龍女塑像甚美,乃取桐葉題詩,投帳中云:「我是夢 中傳彩筆,書於葉上寄朝雲。」忽見一舍有美女,士傑 竟詣置酒,女吟曰:「落帆且泊小沙灘,霜月無波淮上 寒。若向江湖得消息,為傳風水到長安。」士傑昏醉既 醒,孤坐於廟門之右,小女奴曰:「娘子傳語,還君桐葉, 勿復置念。」

《池州府志》:「關王廟在府迎恩門外,萬曆二十六年災, 殿燬,神像鬚眉一毫無灼。」

《諸寺奇物記》:「靈谷寺有寶誌公遺法被,四面繡諸天 神像,中繡三十三天崑崙山、香水海,高一丈二尺,闊 如之,齊梁時物。」

《太嶽志》:「紫霄巖旁禮斗臺,崛起灌莽中,莫知所從登。 崖上片石刻靈官像,高五六尺,亂置小竅中,其數不 能遍閱,曰『五百云』。」

《八閩通志》:助威盤璫二王廟前小澗,一日忽漲溢,有 神像乘流而至,矻立於石固之左,眾異之,號石猛大 王。後以息火功,封石猛為助威王,石固為盤璫王。 《陝西通志》:延安府延長縣有玉皇廟石像。古傳牧童 常聽石巖有鑿石聲,石內若有人問曰:「『開也麼』?童應 曰:『開』。忽山崩出石像前。一夜各村俱夢人借牛,次旦 家」家失牛,眾尋至石崩處,見群牛各臥,俱汙濕淋漓, 而石像立起。或眾牛所曳也。因立廟。

《庚己編》:長州顧舉人蘭,會試京師,舍於逆旅,得寒疾 甚重。自念去家數千里,羈旅寒困,而病勢若此,殊以 為憂。見臥傍懸聖帝像一幅,乃於枕上嘿禱庇佑。朦 朧間見神來呼,視其貌,彷彿所畫者,語之曰:「君無憂, 至晚且汗出,即能起矣。」言畢,倏然去。及暮,果汗而愈, 後歸畫像事之。

《關帝聖蹟圖誌》,胡從中述。憶予小子十八九歲時,在 天啟、崇禎之間讀書武安王廟在竹巷板橋之東,所 謂武安王,即聖帝也。見帝像似在行間,是增像。故老 云:「此舊是雜銅鑄像,鑄像在高加堰。」予問何故,故老 云:「不知何時,高加堰洪澤湖水將傾,勢不可支。」彼時 捄堰軍將卒士,咸見雲霧中聖帝提刀躍馬之狀,水 勢遂退。當事者肆求其像,與竹巷《武安王像》甚合,遂 欲移其座位於堰,卜之許。又以像甚重委曲,移之。卜 亦許。委曲者,鑿斷為三也。百人舁至堰所,安置之時, 又甚重可知斷為三,亦有神力扶之者。嗣後竹巷里 人更塑一像無異,即今像也。予再問之他故老,皆如 其言。

有香楠木一株,長五丈,浮秦淮而下,泊文德橋,無收 者。諸生徐嘉賓夢神告以是木乃聚寶門外關帝廟 物,於是收而琢之,作「《三義》像。」

《江南通志》:「靈虛觀在黟縣西南,舊名洞靈,常有雲氣 覆其上,得天尊像於石巖之側。」

《湖廣通志》:「武昌府清真觀,相傳真武像鐵龜蛇從井 中掘出,井在殿右。」

《陝西通志》:「鞏昌府安定縣虸蚄廟,塑一女像,相傳為 薄太后惡虸蚄害稼,吞之而息。」 《雲南通志》:「雲南府大靈廟神像,乃蜀匠羅都道太所 造,有天竺僧菩提巴坡,以祕咒丹書納像中,其神屢 著靈異。」

《畿輔通志》:「順天府藥王廟,祀伏羲、神農、黃帝,而秦漢 來名醫侍伏羲,嘗草治砭,以治民疾。厥像蛇身麟首, 渠眉達掖,奯目珠。」駿毫翁鬣,龍脣龜齒,葉掩體,手 玉,圖文八卦神農,磨蜃鞭𦭞察色,齅嘗草木,而正名 之。病正四百,藥正三百,六十有五,爰著《本草》,過數乃 亂。厥像弘身,牛頤,龍顏大脣,手藥草,黃帝咨於岐雷, 而《內經》作,著之玉版。厥像附函,挺朵修髯,花瘤,袞冕 服左。次孫思邈,曾醫龍子,出《千金方》于龍藏者。右。次 韋慈藏,左將一丸,右蹲黑犬,人稱藥王也。側十名醫, 三皇時之岐伯、雷公,秦之扁鵲,漢之淳于意、張仲景, 魏之華佗,晉之王叔和、皇甫謐、葛洪,唐之李景和,蓋 儒道服不一矣。

東關廟一楹。俗傳吳將姚彬盜公馬而獲,強不屈。廟 塑縛彬像,臂努出於縛。公戎巾服作色,左顧彬,彬反 面色不屈。侍將七怒色,視聽指歸乎?彬捶者瞋,彬色 作努,縛彬者仰公而色然受命。馬回望公,其色噴沫。 人曰:「隋像也。」呼姚彬關王廟云。

順德府都尉祠祀漢都尉馮唐,在內丘縣馮唐村。塑 像奇異,居人誤稱為「黑龍王。」

《河南府志》:「關帝廟在洛陽縣西北隅,初祀於東南隅, 今府學街小廟乃其故處也。鄉民因彼處地狹,改祀 大像於此,彼地猶存小像,兩地皆著靈驗。」

《嵩高志》:「中頂南下二百步有嶽廟,畫為神像。有玉人 高五寸,玉色甚光潤,制作亦佳,莫知早晚所造。蓋嶽 神之像,相傳謂明公山中人,悉云屢常失之,經旬乃 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