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3 (1700-1725).djvu/97

此页尚未校对

存。有捕盜者,得夢既擒,人知畏饗,血食幾春。天子初 郊典祀,遍行樽酒俎豆,以祈神歆。此則引《拱記》言之 耳。《舊萬曆志》又謂:「宋建炎間,金師涉境,見四野兵馬 甚眾,不敢入,民賴以安。」知為白馬神顯聖,則又與前 記不同。

朱將軍廟

廟在海寧縣東三十六里黃岡,祀邑人朱彝。《邑志》曰: 「朱將軍廟有二,一在黃岡,一在袁花東。彝能拔牛尾 倒行。宋治平初,溺海為神,著靈應。寶祐三年十月,敕 封佑靈將軍。元大德二年,以捍海立廟黃岡西,進封 護國弘祐公。其廟在袁花東北者,後羽流增飾仙真, 俗因呼為天仙府。」

鎮海廟

廟距南城百步,負郭面塘內祀捍海諸神。明崇禎戊 辰海決,潮水高丈餘,廟內獨不入,人咸異之。

周宣靈王廟

廟在硤石鎮。審山侯名雄,字仲偉,新城淥渚人。嘉定 辛未,為母疾走婺源祈祐五顯,回至三衢而卒。附童 子言曰:「五顯靈侯,需我輔翊,生不封侯,死當廟食。」衢 于是乎立廟,新城繼之,初稱七七太尉。端平二年,饒 州表請侯,有陰捍常山土寇之功,封翊應將軍。嘉熙 元年,兩淮表請神,有神威揚邊,強敵遠遁之功,封威 助忠翊大將軍。淳祐四年,改封「翊應侯。」寶祐五年,加 封「助順。」咸淳七年,加封「正烈」;十年,加封「廣靈。」舊制:神 祠封錫自二字至八字止,侯兼之,蓋渥恩也。

楊和大王廟

廟在「方興。」神姓楊,字沂中,宋人,紹興間賜名存中,字 正甫,代州崞縣人。宣和時,山東、河北盜起,存中應募, 累戰積功至中翊郎。天資忠孝勇敢,大小二百餘戰, 身被五十餘創,屢立奇功,群將敬服。宿衛出入四十 年,最寡過。高宗禮遇殊渥,孝宗以為舊臣,尤禮遇,常 呼為郡王而不名祖。宗閔父震及母皆死難,存中既 顯,請于朝,宗閔諡忠介,震諡忠毅,賜廟曰「顯忠」、曰報 忠。又以家廟祭器為請,遂許祭五世,前所無也。嘗營 居鳳山,十年而就,極山川之勝。後獻于朝,更築室焉。 又葺園亭于湖山間,高宗為書「水月」二字。由是觀之, 廟之在方興者,必為別墅私祠,後遂封以為土神云。

《嘉興府志》

朱相公廟

廟在府東北三十六里。相傳宋南渡建炎二年,高宗 夜寢,夢登紫微樓而墜,有一力士捧之,得不委地。問 其姓字,則曰「秀州遷善三十五都朱六郎也。」既覺,體 汗猶濕,迺述所夢,遣使訪之,時六郎死已七日矣。因 敕封為紫微侯,立祠江涇塘,至今香火不絕。

施府君廟

廟一在府西南六里,一在府北一十五里。府君宋人, 名伯成,九歲為神建立廟宇,百有餘年。至景定甲子 歲旱,里人聞人剛中等禱雨立應。請于朝,賜今額。墓 在廟中,明敕封「護國鎮海侯。」

靈宿土地廟

廟在府西一十七里,本覺寺東南。土人欲立廟,木植 既具,一夕自移至此,因立廟祀焉。至今水旱禱祠如 響。

黃道廟

廟一在海鹽縣西南四十里鸕鶿湖上。一在澉浦鎮 黃道山上。《宋志》:長牆山上有黃道神祠,初在石帆村, 因陷於海。建炎二年,僧若中遷之山。寶慶三年,都運 諸大卿請廟額稱「顯應侯廟。」廟中有神曰楊太尉,尤 靈異,渡海者必禱。

昌武三王下廟

廟在桐鄉縣爐頭村。按宋淮海王第三子廟,在車溪 九里松之西。至和元年五月,大風雨,擁廟入水,漂至 車口堰北四里而止。感夢於密印寺僧仲翔告以欲 遷,里人驚異,以是年月重建,故名「下廟。」

昌武大王祠

祠在皂林鎮便民橋北。明洪武間,里人費秀二捨地 為廟。世傳淮海王有三子,皆有功於民,封昌武王。死 後各著神異,民奉為當境土穀之神。在皂林者為大 王,龍翔為二王,爐頭為三王。

醫靈道院

院在海鹽縣西南三十六里,澉浦鎮青山西南。《宋志》 云:開熙三年,里人孟毅夢神語曰:「吾閩中吳真君當 食此方,福佑斯民。」晨見海中有一主浮至,毅因捨基 刱殿尊奉。士民禱病多驗。今呼為真君廟。前有井,水 能愈疾,人多汲之。

元壇廟

廟在嘉興縣王家坊,神姓趙名朗,字公明,趙子龍從 兄弟也。萬曆辛亥工部郎中陸基恕建。上有「文昌閣。」

《紹興府志》

祠山大帝廟

廟在府橋東。神張姓,名渤,漢神雀中人。禮斗橫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