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6 (1700-1725).djvu/29

此页尚未校对

為牛來,因載《藏經》,今得為僧,而闇鈍耳。汝於龍堂邊 取一钁來與汝,斸卻心頭淤肉,即明快也。」雲遂得钁, 度與老人曰:「汝但閉目,候吾教開即開。」因閉目次有 似當心施钁,身無痛苦,心乃豁然,似闇室立於明燈, 巨夜懸於圓月也。雲開目,乃見老人現文殊像,語雲 曰:「汝自後誦念經法,歷耳無忘。又於華嚴寺澗東院 大有因緣,無得退轉。」雲乃行悲行泣,接足而禮,未舉 頭頃,不見菩薩矣。

按《佛祖通》載,「時禪者無著,入五臺山求見文殊大士, 至金剛窟前,炷香作禮。瞑坐少頃,聞有叱牛者。著遽 開眸,見山翁野貌瓌異,牽牛臨溪而飲。著起揖山翁 曰:『爾來何為』?曰:『願見文殊大士』。翁曰:『大士未可見,汝 飯未』?著曰:『未也』。翁牽牛歸,著躡跡隨之。俄入一寺,翁 呼均提,有童子應聲出迎,翁縱牛,引著升堂,堂宇皆」 金璧所成。翁踞床指繡墩命著坐。童子俄進玻璃盞, 貯物如酥酪,揖與對飲。著納其味,頓覺心神卓朗。翁 曰:「近自何來?」著曰:「南方。」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著 曰:「末法比丘,少奉戒律。」翁曰:「多少?」眾曰:「或三百,或五 百。」著問:「此間佛法如何住持?」翁曰:「龍蛇混雜,凡聖同 居。」曰:「眾幾何?」翁曰:「前三三,後三三。」遂談緒,及莫著欲 留,翁不許,著戀戀不即去。翁投袂起,叱童子引著出 之,著不得留。行未遠,問童子:適何寺?童子曰:「般若寺 也。」著悽然,悟彼翁者即文殊也,不可再見。即稽首童 子足下,願丐一言為別。童子隱身而歌曰:「面上無瞋 供養具,口裏無瞋吐妙香。心裏無瞋是珍寶,無染無 垢是真常。」著因駐錫五臺,往往頻與文殊會,語云: 「按《佛祖統紀》,元祐二年七月,張商英遊五臺,中夜於 祕魔巖見文殊大士,身在金色光中。」

按《佛祖綱目》,太尉呂惠卿嘗注《華嚴法界觀》,暇日遊 五臺,忽雲霧四合,暴風雷雨,聲震林壑。卿震駭,移時 稍霽,見一衣蒲童子,被髮而來,手執梵筴,問曰:「官人 何求至此?」曰:「願見大士。」曰:「欲見何為?」曰:「嘗覽華嚴大 教,旨深意廣,欲望大士發啟妙解,庶幾箋釋流行,使 大眾心即得開悟。」曰:「諸佛妙意,簡易明白,先德注意 可解。如《十地》一品,釋文不過數紙。今時枝蔓,注近百 卷,而聖意逾遠,真所謂破碎大道也。」曰:「『童子貌若此, 而敢呵前輩乎』?童子笑曰:『官人謬矣。此間一草一木, 無非文殊境界,在汝日用,觸事不迷,此真文殊耳。卿 下拜纔起,童子現大士形,跨獅子,隱隱雲中而散』。」 按《學佛考訓》,唐宣宗太子慕道,嘗自霍至衡,西望峰 頂,見文殊出現,因以其山為太室,號「玉鏡峰」,至今常 現瑞光,晶彩如玉。

按《三藏法數》,文殊三名:一、文殊師利,梵語文殊師利, 華言妙德,謂具不可思議種種微妙功德,故名妙德; 二、滿殊尸利,梵語滿殊尸利,華言妙首,謂具不可思 議微妙功德,在諸菩薩之上,故云妙首;三、曼殊室利, 梵語曼殊室利,華言妙吉祥,謂具不可思議微妙功 德,最勝吉祥,故名妙吉祥。

按《指月錄》:文殊菩薩一日令善財採藥,曰:「是藥者採 將來。」善財遍觀大地,無不是藥。卻來白曰:「無有不是 藥者。」殊曰:「是藥者採將來。」善財遂于地上拈一莖草, 度與文殊。殊接得示眾曰:「此藥能殺人,亦能活人。」 文殊問菴提遮女曰:「生以何為義?」女曰:「生以不生生 為生義。」殊曰:「如何是生以不生生為生義?」女曰:「若能 明知地水火風四緣未嘗自得,有所和合,而能隨其 所宜,是為生義。」殊曰:「死以何為義?」女曰:「死以不死,死 為死義。」殊曰:「如何是死以不死死為死義?」女曰:「若能 明知地水火風四緣未嘗自得,有所離散,而能隨其 所宜,是為死義。」菴提遮女問文殊曰:「明知生是不生 之理,為何卻被生死之所流轉?」殊曰:「其力未充。 文殊大士嘗謂善住意天子云:『汝今若能違背諸佛, 毀謗法僧,吾即將同汝如是梵行』。」天子云:「大士今何 故復如是語?」大士云:「天子,如汝意者,以何為佛?」天子 云:「如如法界,我言是佛。」大士云:「天子!于汝意云何?如 如法界,可染著乎?」天子云:「弗也。」大士云:「以是義故,我 如是說,汝今若能背毀佛法僧,吾將同汝如是梵行。」 善住天子而白文殊:「可共俱往如來之所,咨受未聞, 亦同此時。如法問難。」文殊曰:「爾莫分別取著如來。」天 子云:「如來今在何所令我莫著。」文殊云:「秪在目前。」天 子云:「若如是者,我何不見?」文殊云:「爾若一切不見,是 名真見如來。」天子云:「若見在前,云何戒我莫取著如 來?」文殊云:「爾今見前何有?天子云:有虛空界。文殊云: 『如來者虛空界』。」是故虛空界者即是如來。此中無有 一物可分別者。

維摩會上三十二菩薩各說不二法門。文殊曰:「我于 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菩薩入 不二法門。」于是文殊又問維摩:「仁者當說何等是菩 薩入不二法門?」維摩默然。文殊讚曰:「乃至無有語言 文字,是菩薩真入不二法門。」

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

按《觀音慈林集》《悲華經》:「往昔過恆河沙等阿僧祗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