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6 (1700-1725).djvu/30

此页尚未校对

此世界名刪提嵐,劫名善持。有轉輪聖王,名無諍念, 主四天下。時寶藏如來出現于世。王有千子,長名不 眴,次名尼摩。有大臣,名曰寶海,即寶藏如來之父。寶 海大臣勸王及千子併諸眷屬無量人天發菩提心, 今各於十方界成等正覺。其寶海大臣者,即今釋迦」 如來也。時王與千子供養如來,從佛出家修道,佛與 王改字為無量清淨,復與授記,於西方安樂世界作 佛,號曰無量壽。時太子不眴白佛言:「世尊!我之所有 一切善根,盡回向無上菩提。願我行菩提道時,若有 眾生受諸苦惱、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墮大闇處,憂愁 孤窮,無有救護,若能念我,稱我名字,我天耳所聞,天 眼所見,是眾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惱者,我終不成正 覺。世尊!我今復為眾生故發上勝願:願今轉輪聖王 於安樂世界成佛,號無量壽,於無量劫作佛事已,入 般涅槃乃至法住持,我於其中修菩薩道,能作佛事。 其正法於初夜滅,我即於後夜成等正覺。」時寶藏佛 尋為授記:「善男子!汝觀天人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生 大悲心,欲斷眾生諸苦及煩惱故,欲令眾生住安樂 故,今當字汝為觀世音。汝行菩薩道時,已有百千無 量億那由他眾生,得離苦惱已,能作大佛事。」次無量 壽佛成等正覺,號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第二太 子,亦於寶藏佛前發大誓願願次觀音成佛,國土莊 嚴一如觀音無異。時佛即授記作佛,號善住珍寶山 王如來。復告曰:「善男子!由汝願取大世界故,因是字 汝為得大勢至。」時王千子皆於佛前發願行菩薩道, 佛悉為之授記作佛。

按《冥祥記》:「劉度,平原聊城人也。鄉里千餘家並奉大 法,造立形像,供養僧尼。值虜主木末時,此縣常有逋 逃宋,欲盡滅一城,眾皆匈懼,分必殄盡。度乃潔誠率 眾歸命觀世音。頃之,末見物從空下繞其屋柱,驚視, 乃《觀世音經》末,大歡喜,因省刑戮,於是此城即得免 害。」

沙門釋法智,為白衣時,嘗獨行至大澤中,忽遇猛火, 四方俱起,走路已絕,便至心禮誦《觀世音》。俄而火過, 一澤之草,無有遺莖者,惟法智所容,身處不燒。始乃 敬奉大法,後為姚興將,從征索虜,軍退失馬,落在圍 裏,乃隱溝邊叢棘中,得蔽頭,復念觀世音,心甚勤至。 隔溝人遙喚後軍,指令殺之,而軍過搜覓,輒無見者, 遂得免。後逕出家。

按《墨莊漫錄》:「予在四明時,舶局日,同官司戶王璪粹 昭郡檄往昌國縣寶陀山觀音洞禱雨。歸為予言:寶 陀山去昌國兩潮山不甚高峻,山下居民百許家,以 魚鹽為業,亦有耕稼。有一寺僧五六十人。佛殿上有 頻伽鳥二枚,營巢梁棟間,大如鴨頰,毛羽紺翠,其聲 清越如擊玉,每歲生子,必引去,不知所之。山有洞,其 深罔測,莫得而入。洞中水聲如考,數百面鼓鼙,語不 相聞。其上復有洞穴,日光所射,可見數十步外,菩薩 每現像於其中。」粹昭既致州郡之命,因密禱願有所 睹。須臾見欄楯數尺,皆碧玉也,有刻鏤之文,如世間 宮殿所造者。已而復現紋如珊瑚者亦數尺,去人不 遠,極昭然也。久之,於深遠處見菩薩像,但見下身如 腰,而上即晦矣。白衣瓔珞,了了可數,但不見其首。寺 僧云:「頃有見其面者,乃作紅赤色。今於山上作塑像, 正作此色,乃當時所現者。」三韓外國諸山在杳冥間, 海舶至此,必有祈禱。僧云:「禱於洞者,所視之相多不 同,有見淨瓶者,纓絡者,善財者,橋梁者,亦有無所睹 者。洞前大石下有白」玉晶瑩,謂之「菩薩石。」粹昭平生 倔強,至是頗信向云。

按《宋高僧傳》:「釋善無畏,中印度人也。時中印度大旱, 請畏求雨。俄見觀音在日輪中,手執軍持,注水於地。 時眾欣感,得未曾有。」

按《三藏法數》三十二應,謂觀世音菩薩,于往昔無數 恆河沙劫,有佛名觀世音,蒙彼如來授以如幼聞熏, 聞修金剛三昧,同佛慈悲,拔苦與樂,身成三十二應, 入諸國土一化切眾生也。

按《法華持驗》,唐馬郎婦者,出陝右。先是此地俗習騎 射,不知有三寶名。元和十二年,忽有美艷女子挈籃 鬻魚,人競欲娶之。女曰:「有一夕能誦《普門品》者,則吾 歸之。」黎明誦徹者二十餘輩,復授以《金剛般若》。旦通 猶十人,乃更授《法華經》全。期以三日通徹,獨馬氏 子能乃具禮迎焉。入門,女稱疾求止別房,須臾便死, 體即爛壞,遂瘞之。數日,有紫衣老僧至葬所,命啟視, 惟黃金鎖子骨存焉。謂眾曰:「此觀音大士憫汝輩障 重,故垂方便示現,以化汝耳。」言訖,飛空而去。

按《觀音持驗》,唐釋慧日泛海舶達天竺,參訪知識,咨 捷徑法要。至犍馱羅國東北大山,有觀音像,師乃七 日叩頭斷食,畢命為期。至七日夜,忽見觀音現紫金 身,坐寶蓮花,垂手摩頂曰:「汝欲傳法,自利利他,惟念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勝過諸行。」言已忽滅。師回 長安,因普勸念佛焉。

宋紹興戊辰三月,史越王浩初為餘姚尉,偕鄱陽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