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6 (1700-1725).djvu/61

此页尚未校对

居士良久云:「覓罪不可得。」師曰:「我與汝懺罪竟,宜依 佛法僧住。」曰:「今見和尚,已知是僧,未審何名佛法?」師 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無二,僧寶亦然。」曰:「今日 始知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佛法 無二也。」大師深器之,即為剃髮,云:「是吾寶也,宜名僧 璨。」其年三月十八日於光福寺受具,自茲疾漸愈。執 侍經二載。大師乃告曰:「菩提達磨遠自竺乾,以《正法 眼藏》密付於吾,吾今授汝,并達磨信衣。汝當守護,無 令斷絕。聽吾偈曰:『本來緣有地,因地種花生。本來無 有種,華亦不曾生』。」大師付衣法已,又曰:「汝受吾教,宜 處深山,未可行化,當有國難。」璨曰:「師既預知,願垂示 誨。」師曰:「非吾知也。」斯乃達磨傳《般若多羅懸記》云『心 中雖吉外頭凶』是也。吾校年代,正在于茲。當諦思前 言,勿罹世難。然吾亦有宿累,今要酬之,善去善行,俟 時傳付。大師付囑已,即於鄴都隨宜說法,一音演暢, 四眾歸依。如是積三十四載,遂韜光混跡,變易儀相。 或入諸酒肆,或過於屠門,或習街談,或隨廝役。人問 之曰:「師是道人,何故如是?」師曰:「我自調心,何關汝事。」 又於筦城縣匡救寺三門下談無上道,聽者林會。時 有辯和法師者,於寺中講《涅槃經》,學徒聞師闡法,稍 稍引去。辯和不勝其憤,興謗于邑宰翟仲侃。仲侃惑 其邪說,加師以非。法師怡然委順,識真者謂之償債。 時年一百七歲,即隋文帝開皇十三年癸丑歲三月 十六日也。後葬於磁州滏陽縣東北七十里。唐德宗。 諡「大祖禪師。」自師之化。至皇宋景德元年甲辰。得四 百一十三年。

《三十祖僧璨大師》

按《景德傳燈錄》:「三十祖僧璨大師者,不知何許人也。 初以白衣謁二祖,既受度傳法,隱于舒州之皖公山。 屬後周武帝破滅佛法,師往來太湖縣司空山,居無 常處,積十餘載,時人無能知者。至隋開皇十二年壬 子歲,有沙彌道信,年始十四,來禮師曰:『願和尚慈悲, 乞與解脫法門』。師曰:『誰縛汝』?」曰:「『無人縛』。師曰:『何更求 解脫乎』?」信於言下大悟,服勞九載。後於吉州受戒,侍 奉尤謹。師屢試以元微,知其緣熟,乃付衣法。偈曰:「華 種雖因地,從地種華生。若無人下種,華地盡無生。」師 又曰:「昔可大師付吾法,後往鄴都行化三十年方終。 今吾得汝,何滯此乎?」即適羅浮山,優游二載,卻旋舊 址。逾月,士民奔趨,大設檀供。師為四眾廣宣心要,訖 於法會大樹下,合掌立終。即隋煬帝大業二年丙寅 十月十五日也。唐元宗諡鑑智禪師覺寂之塔,至皇 宋景德元年甲辰,凡四百載矣。初唐河南尹李常素 仰祖風,深得元旨。天寶乙酉歲,遇菏澤神會,問曰:「三 祖大師葬在何處?或聞入羅浮不迴,或說終於山谷, 未知孰是?」會曰:「璨大師自羅浮歸山谷,得月餘方示 滅,今舒州見有三祖墓。」常未之信也。常謫為舒州別 駕,因詢問山谷寺眾僧曰:「聞寺後有三祖墓,是否?」時 上座慧觀對曰:「有之。」常欣然與寮佐同往瞻禮。又啟 壙取真儀,闍維之,得五色舍利三百粒,以百粒出己 俸建塔焉,百粒寄荷澤神會,以徵前言,百粒隨身。後 於洛中私第設齋以慶之。時有西域三藏揵那等在 會中,常問三藏:「天竺禪門祖師多少?」揵那答曰:「自迦 葉至般若多羅,有二十七祖。若敘師子尊者傍出達 磨達四世二十二人,總有四十九祖;若從七佛至此 璨大師,不括橫枝,凡三十七世。」常又問會中耆德曰: 「嘗見《祖圖》,或引五十餘祖,至於支派差殊,宗族不定, 或但有空名者,以何為驗?」時有智本禪師者,六祖門 人也。答曰:「斯乃後魏初,佛法淪替,有沙門曇曜,於紛 紜中以素絹單錄,得諸祖名字,或忘失次第,藏衣領 中,隱于巖穴,經三十五載。至文成帝即位,法門中興。 曇曜名行俱崇,遂為僧統,乃集諸沙門,重議結集,目 為《付法藏傳》。其間小有差」互。即曇曜抄錄時怖懼所 致。又經一十三年。帝令國子博士黃元真與北天竺 三藏佛陀扇多吉弗煙等重究梵文甄別宗旨。次敘 師承得無紕繆也。

《三十一祖道信大師》

按《景德傳燈錄》:三十一祖道信大師者,姓司馬氏,世 居河內,後徙於蘄州之廣濟縣。師生而超異,幼慕空 宗,諸解脫門,宛如宿習。即嗣祖風,攝心無寐,脅不至 席者僅六十年。隋大業十三載,領徒眾抵吉州,值群 盜圍城,七旬不解,萬眾惶怖。師愍之,教令念「《摩訶般 若》。時賊眾望雉堞間若有神兵,乃相謂曰:『城內必有 異人,不可攻矣』。」稍稍引去。唐武德甲申歲,師卻返蘄 春,住破頭山,學侶雲臻。一日,往黃梅縣,路逢一小兒, 骨相奇秀,異乎常童。師問曰:「子何姓?」答曰:「性即有,不 是常性。」師曰:「是何姓?」答曰:「是佛性。」師曰:「汝無姓耶?」答 曰:「性空故。」師默識其法器,即俾侍者至其家,於父母 所乞令出家。父母以宿緣故,殊無難色。遂捨為弟子, 以至付法。《傳衣偈》曰:「華種有生性,因地華生生。大緣 與信合,當生生不生。」遂以學徒委之。一日告眾曰:「吾 武德中遊廬山,登絕頂,望破頭山,見紫雲如蓋,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