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7 (1700-1725).djvu/19

此页尚未校对

軒騎久已決,親愛不留遲。憂傷漫漫情,靈意終不緇。 誓尋青蓮界,永入梵庭期。

《舍利佛》
隋·闕名

金繩界寶地,珍木蔭瑤池。雲間妙音奏,天際《法蠡》吹。

《僧伽歌》
唐·李白

真僧法號號僧伽,有時與我論三車。問言誦咒幾千 遍,口道恆河沙復沙。此僧本住南天竺,為法頭陀來 此國。戒得長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蓮色。意清淨,貌 稜稜,亦不減,亦不增。瓶裡千年舍利骨,手中萬歲胡 孫藤。嗟余落魄江淮久,罕遇真僧說《空有》。一言散盡 波羅夷,再禮渾除犯輕垢。

《贊佛牙》
宋·太宗

功成積劫印文端,不是《南山得恐難》。眼睹數重金色 潤,手擎一片玉光寒。鍊時百火精神透,藏處千年瑩 彩完。定果熏心真祕密,正心莫作等間看。

《前題》
真宗

西方大聖號迦文。接物垂慈世所尊。常願進修增妙 果。庶幾饒益在黎元。

《前題》
仁宗

三皇掩質皆歸土,五帝潛形已化塵。夫子域中誇是 聖,老君世上亦言真。埋軀祇見空遺塚,何處將身示 後人。唯有吾師金骨在,曾經百鍊色長新。

《前題》
徽宗

《大聖釋迦文》,虛空等一塵。有求皆赴感,無剎不分身。 玉瑩千輪在,金剛百鍊新。我今恭敬禮,普願濟群倫。

佛菩薩部選句

梁沈約《內典序》。「千佛摩頂,七住齊功。」

北周庾信《經藏碑》:「如來說法,萬萬恆沙,菩薩轉輪,生 生世界。」

《隋煬帝寶臺經藏。願文》無容。「棄稷卨而同園綺。變菩 薩而作聲聞。」

唐李商隱《上河東公啟》:「儒童菩薩,始作仲尼,金粟如 來,方為摩詰。」

王維詩:「無著天親弟與兄,嵩丘蘭若一峰晴。」

杜甫詩:「不復知天人,空餘見佛尊。」

白居易詩:「如來說偈讚,菩薩著論議。」

李適詩:「塔似神功造龕疑佛影留。」

皮日休詩:「貝多紙上經文動,如意瓶中佛爪飛。」 《元史》載《東昏寺》詩:「清鐘夜半法王語,曉日天空老佛 心。」

趙彥昭詩:「皇心滿塵界,佛跡現空虛。」

張昱詩:「古佛儼香閣真詮積華軒。」

《葛邏祿迺賢詩》:「世尊寧妄福,天道本無私。」

明王穉登詩:「試向白毫光裡看,聖人前世是如來。」

佛菩薩部紀事

《蓮社高賢傳》:「僧濟入廬山問道,精悟深要。遠公嘆曰: 『紹隆大法,其在汝乎』?及在疾,遠公以燭遺之曰:『汝可 憑此,建心安養』。」師執燭停想,延僧誦淨土經。至五更, 以燭授弟子元弼,隨僧行道。頃之,覺自秉一燭,浮空 而行,見阿彌陀佛,接至於掌,遍示諸佛。須臾而覺,喜 曰:「『吾以一夕觀念,便蒙接引』。明日,復於空中見佛菩」 薩,謂弼曰:「佛來也。」即舉首西顧,一息而終。時方炎歊 體,三日不變,異香郁然。

慧恭,豫章豐城人,與僧光、慧堪、慧蘭同志為學。光等 學力不逮恭,而於淨土繫想則過人。後七年,蘭等先 逝,去時並有奇應。又五年,恭病且篤,曰:「大道沿洄,何 時可止?死生去來,吾何歸哉?」於是叩頭雨泣,誓心安 養。念不少間,忽見無量壽佛以金臺前迎,恭乘其上, 見蘭等於臺上光明中,而告之曰:「長生已居上品,吾 等不勝慰喜,但恨五濁淹延,相依之晚耳。」恭於是日 告眾,欣然奮迅而滅。義熙十一年也。

慧遠法師,居山三十年,跡不入俗,惟以淨土,克勤於 念。初十一年,澄心繫想,三睹聖相,沈厚不言。後十九 年七月晦夕,於般若臺之東龕,方從定起,見阿彌陀 佛,身滿虛空,圓光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 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注上下,演說苦、空、無常、 無我之音。佛告之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後 七日當生我國。」又見佛馱邪舍、慧持、劉遺民在佛之 側,乃揖師曰:「師志在先,何來之晚?」師語法淨、惠寶曰: 「吾始居此十一年中,三見佛相,今復見之,吾生淨土 必矣。」又曰:「七日之期,斯為漸矣。」即寢疾,至期始順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