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7 (1700-1725).djvu/4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錢十萬得之以示軾者,軾歸其直而取之以獻諸先

君。先君所嗜,百有餘品,一旦以是四版為甲。治平四 年,先君沒於京師,軾自汴入淮,泝於江,載是四版以 歸。既免喪,所嘗與往來淨屠,人惟簡誦其師之言,教 軾為先君捨施,必所甚愛與所不忍捨者。軾用其說, 思先君之所甚愛,軾之所不忍捨者,莫若是版,故遂 以與之,且告之曰:「此明皇帝所不能守而焚於賊者 也,而況於余乎?」余視天下之蓄此者多矣,有能及三 世者乎?其始求之若不及,既得惟恐失之,而其子孫 不以易衣食者鮮矣。「余惟自度不能常守此也,是以 與子,子將何以守之?」簡曰:「吾以身守之,吾眼可霍,吾 足可斮,吾畫不可奪,若是足以守之歟?」軾曰:「未也,足 以終子之世而已。」簡又曰:「吾盟於佛,而以鬼守之。凡 取是者與凡以是予人者,其罪如律。若是,足以守之 歟?」軾曰:「未也。世有無佛而蔑鬼者,然則何以守之?」曰: 「軾之以是予子者,凡以為先君捨也,天下豈有無父 之人歟?其誰忍取之?若其聞是而不悛,不惟一觀而 已,將必取之,然後為快。則其人之賢愚,與廣明之焚 此者一也,全其子孫難矣,而況能久有此乎?且夫不 可取者,存乎子,取不取者,存乎人子,勉之矣。為子之 不可取者而已,又何知焉!」既以予簡簡以錢百萬度 為大閣以藏之,且畫先君像於其上,軾助錢二十之 一,期以明年冬閣成。

《大悲閣記》
前人

《大悲》者,觀世音之變也。觀世音由聞而覺,始於聞而 能無所聞,始於無所聞而能無所不聞。能無所聞,雖 無身可也;能無所不聞,雖千萬億身可也,而況於手 與目乎?雖然,非無身無以舉千萬億身之眾,非千萬 億身無以示無身之至。故散而為千萬億身,聚而為 八萬四千母陀羅臂,八萬四千清淨寶目,其道一耳。 「昔吾嘗觀於此,吾頭髮不可勝數,而身毛孔亦不可 勝數,牽一髮而頭為之動,拔一毛而身為之變,然則 髮皆吾頭而毛孔皆吾身也。」彼皆吾頭而不能為頭 之用,彼皆吾身而不能具身之智,則物有以亂之矣。 吾將使世人左手運斤而右手執削,目數飛鴻而耳 節鳴鼓,首肯旁人而足識梯級,雖有「智者,有所不暇 矣。而況千手異執,而千目各視乎?及吾燕坐寂然,心 念凝默,湛然如大明鏡,人鬼鳥獸雜陳乎吾前,色聲 香味交遘乎吾體。心雖不起,而物無不接。接必有道, 即千手之出,千目之運,雖未可得見,而理則具矣。」彼 佛菩薩亦然,雖一身不成二佛,而一佛能遍河沙諸 國,非有他也。觸而不「亂,至而能應,理有必至,而何獨 疑於大悲乎?」成都,西南大都會也,佛事最勝,而《大悲 之像》,未睹其傑。有法師敏行者,能讀內外教,博通其 義,欲以《如幻三昧》為一方首。乃以大旃檀作菩薩像, 端嚴妙麗,具慈愍性。手臂錯出,開合捧執,指彈摩拊, 千態具備。手各有目,無妄舉者。復作大閣以覆菩薩, 雄偉壯峙,工與像稱。都人作禮,因敬生悟。余遊於四 方二十餘年矣,雖未得歸,而想見其處。敏行使其徒 法震乞文,為道其所以然者,且頌之曰:「吾觀世間人, 兩目兩手臂。物至不能應,狂惑失所措。其有欲應者, 顛倒作思慮。思慮非真實,無異無手目。菩薩千手目, 與一手目同。物至心亦至,曾不作思慮。隨」其所當應, 無不得其當。引弓挾白羽,劍盾諸械器,經卷及香華, 盂水青楊枝,珊瑚大寶炬,白拂朱藤杖,所遇無不執, 所執無有疑,緣何得無疑?以我無心故。若猶有心者, 千手當千心,一人而千心,內自相攫攘,何暇能應物? 千手無一心,手手得其處,稽首大悲尊,願度一切眾, 皆証無心法,皆具千手目。

《清涼寺阿彌陀佛讚》并序
前人

蘇軾之妻王氏,名閔之,字季章,年四十六,元祐八年八月一日卒于京師。臨終之夕,遺言捨所受用,使其子邁、迨過為畫《阿彌陀佛》。紹聖元年六月九日像成,奉安於金陵清涼寺。讚曰:

佛子在時百憂繞,臨行一念何由了。口誦《南無》《阿彌 陀》,如日出地萬國曉。何況自捨所受用,畫此圓滿天 日表。見聞隨喜悉成佛,不擇人天與蟲鳥。但當長作 平等觀,本無憂喜與壽夭。丈六金身不為大,方寸千 佛夫豈小。此心平處是西方,閉眼便到無魔嬈。

《光福寺銅觀音像記》
黃公頡

光福寺有銅像觀音,其始作歲月不得知也。康定改 元六月,志里張氏於廟旁之泥中睹焉。時久旱弗雨, 相與言曰:「觀音示現,殆有謂乎?」迺具梵儀禱焉,即時 降雨。以是凡有禱而弗獲者,州人必請命於刺史而 致敬,無不得其感報。夫道之在天下,其廢興有數,而 出處有命,亦惟其時而已。蓋習俗沉迷之日久矣,必 「將有以薰沐其邪意,啟迪其善心。教令既不足以驅 之,於是聖人出而輔世。」其在吳越,則若四明、奉化、雙 林、錢塘之天竺是也。或困乎俗之所趨,或寓乎物之 所感,顯相示化,變出不窮。以是因緣,不假言說。凡見 聞者,隨其願求,各有所得,則雖頑嚚抵冒之人,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