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7 (1700-1725).djvu/68

此页尚未校对

《齊東野語》:「霅川南景德寺,為南渡宗子聚居之地,大 殿皆欏木為之,經數百年略不欹傾,俗傳以為神匠 所為,佛像尤古。咸淳辛未三月,火忽起自佛腹,其」中 《藏經》數百卷,多五代及國初時人手寫,皆硾碧紙金 銀書,間有舍利、珠玉、金銀錢之類,多為宗子所得。嘗 見一僕,得金銀書《心經》一囊,凡十卷,長僅二寸,卷首 各繪佛像,亦頗極精妙。後經笥一旦遂空,亦竟莫知 火起之由,豈釋氏所謂「劫火」者乎?

韋,居聽輿,蘇州承天寺西簾後普賢院,有神曰「盤溝 大聖神。」濟州盤溝民沈翁父,業塑尤工。翁死,媼語其 子:「我不作福,汝父以貧喪,奈何?」因發願飯僧,詰朝即 有來者,自是不輟,以及一紀。惑於別次,謝其不倦,且 叩所業,出一把粟受。其子曰:「以是塑佛像,像置一粒 於中,有禱者擎出祝,吉則拜,凶則否。」一粒取錢一百 二十日售數人,毋使移請,若所禱,輒之於家。其像常 州無錫徐侍郎梓官濟得以歸,後入承天,供奉無間 也。閱歲已百,靈響如昔。光帝嘗宣像入內,賜僧牒二。 其像為聖相,高可尺許,製甚朴,而神采欣悅如生,他 塑者莫比。

《行營雜錄》:嘉興精嚴寺,大剎也。僧造一殿,中塑大佛, 詭言婦人無子者祈禱於此,獨寢一宵,即有子。殿門 令其家人自封鎖。蓋僧於房中穴地道,直透佛腹,穿 頂而出。夜與婦人合,婦人驚問,則云:「我是佛。」州人之 婦多陷其術,次日不敢言。

《癸辛雜識》:丙子北師自蘇入杭,道由東遷,有道人結 茅岸傍,備水飲以施行者,化緣募鑄觀音銅像,積久 成相好端嚴,晨夕奉事。聞師至,歎曰:「一死無恨,所惜 此像兵火不保耳。」夜夢大士告曰:「吾何所慮,恐汝不 免。蓋汝前生曾殺人,今來者正宿冤也。明日有三騎 過山,其前二人衣紅,後一人衣白者是已。汝可迎之 以請死,無所逃也。」至期,所見無異。其人詫曰:「人皆避 匿,獨爾敢耳。」執之至菴,索其散花,具以夢告,且曰:「我 若厚藏,豈不能為性命計?」其人感悟,遽釋之,且有所 贈曰:「吾與汝解冤結。」竟以獲免。

《佛祖統紀》:尼道爰,丹陽人。先於諸寺造大像七軀,務 極精麗。又冶金銅造無量壽佛像,忽於眉間放大光 明,地皆金色。像與爰記曰:「『汝捨此身,必生我國』。即於 像前端坐而化。」

《陶朱雜錄》:「真臘國東池在城東一里,中有石塔,石塔 之中有臥銅佛一軀,臍中常有水流。北池在城北五 里,中有金方塔一座,石屋數間,金獅子、金佛、銅象、銅 牛、銅馬之屬皆有之。」

《誠齋雜記》:「真臘有石塔,塔中一銅臥佛,臍中常有水 流,味如中國酒,易醉人。」

《蘇州府志》:「永慶教寺在河陽山。梁大同二年,侍御史 陸孝本捨宅建,宋賜名大福寺,尋改今額。相傳有僧 肉身泛海而來,狀貌奇古,僧徒迎置於寺,因以膠漆, 靈應多驗。」

萬壽禪寺後基地,僧通泉依銀杏三株構講堂,重門 閟宮,奉善財伽藍二像,挈其徒元炯、道因居之,稱「萬 壽善財院。」申時行撰《碑銘》,相傳善財係宋時菩薩自 塑,翹指示異。

《廬山後錄》:「西林寺佛像,獨被冠纓。」

《金史五行志》:「太宗天會九年七月丙申,上御西樓聽 政,聞咸州所貢白鵲,音忽異常。上起視之,見東樓外 光明中有像巍然高五丈許,下有紅雲承之,若世所 謂佛者。乃擎跽修虔,久之而沒。」

《元史阿尼哥傳》:「阿尼哥者,尼波羅國人也。其國人稱 之曰八魯布。幼敏悟,異凡兒,稍長,誦習佛書,期年能 曉其義。同學有為繪畫妝塑業者,讀《尺寸經》,阿尼哥 一聞即能記。長善畫塑及鑄金為像。中統元年,命帝 師八合斯巴建黃金塔於吐蕃,尼波羅國,選匠百人 往成之,得八十人。求部送之人未得。阿尼哥年十七」, 請行,眾以其幼,難之。對曰:「年幼心不幼也。」乃遣之。帝 師一見奇之,命監其役。明年,塔成,請歸,帝師勉以入 朝,乃祝髮受具為弟子,從帝師入見。帝視之久,問曰: 「汝來大國,得無懼乎?」對曰:「聖人子育萬方,子至父前, 何懼之有!」又問:「汝來何為?」對曰:「臣家西域,奉命造塔 吐蕃,二載而成。見彼土兵難,民不堪命,願陛下安輯 之,不遠萬里,為生靈而來耳。」又問:「汝何所能?」對曰:「臣 以心為師,頗知畫塑鑄金之藝。」帝命取明堂針灸銅 像示之曰:「此安撫王」「使。宋時所進,歲久闕壞,無能 修完之者,汝能新之乎?」對曰:「臣雖未嘗為此,請試之。」 至元二年,新像成,關鬲脈絡皆備,金工歎其天巧,莫 不愧服。凡兩京寺觀之像,多出其手,為七寶鑌鐵法 輪,車駕行幸,用以前導。原廟列聖御容,織錦為之,圖 畫弗及也。有劉元者,嘗從阿尼哥學西天梵相,亦稱 絕藝。元字秉元,薊之寶坻人。始為黃冠,師事青州《把 道錄》,傳其藝非一。至元中,凡兩都名剎塑土範金摶 捖為佛像,出元手者,神思妙合,天下稱之。其所為西 番佛像多祕,人罕得見者。元官為昭文館大學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