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7 (1700-1725).djvu/7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九十五卷目錄

 佛經部彙考一

  魏書釋老志

  隋書經籍志

  唐書藝文志

  東齋記事佛書

  遂初堂書目釋家類

  大藏聖教法寶標目菩薩契經藏般若部 寶積部

神異典第九十五卷

佛經部彙考一

《魏書》

《釋老志》

晉元康中,有胡沙門支恭明譯佛經,《維摩》《法華》《三本 起》等,微言隱義,未之能究。後有沙門常山衛道安,性 聰敏,日誦經萬餘言,研求幽旨。慨無師匠,獨坐靜室 十二年,殫思搆精神悟妙。賾以前所出經多有舛駁, 乃正其乖謬。石勒時,有天竺沙門佛圖澄,少於烏萇 國就羅漢入道,劉曜時到襄國,後為石勒所宗信,號 為「大和尚」,軍國規模頗訪之,所言多驗。道安曾至鄴 候澄,澄見而異之。澄卒後,中國紛亂,道安乃率門徒 南遊新野,欲令元宗所在流布,分遣弟子各趣諸方。 法汰詣揚州。法和入蜀,道安與慧遠之襄陽。道安後 入苻堅,堅素欽德問,既見,宗以師禮。時西域有胡沙 門鳩摩羅什,思通法門,道安思與講釋,每勸堅致羅 什,什亦承安令問,謂之「東方聖人」,或時遙拜致敬。道 安卒後二十餘載,而羅什至長安,恨不及安,以為深 慨。道安所正經義,與羅什譯出,符會如一,初無乖舛, 于是法旨大著中原。鳩摩羅什為姚興所敬,于長安 草堂寺集義學八百人,重譯經本。羅什聰辯有淵,思 達東西方言。時沙門「道彤、僧略、道恆、道」僧肇、曇影 等與羅什共相提挈,發明幽致,諸深大經論十有餘 部,更定章句,辭義通明,至今沙門共所祖習。道彤等 皆識學洽通,僧肇尤為其最。羅什之撰譯,僧肇常執 筆,定諸辭義,注《維摩經》,又著數論,皆有妙旨,學者宗 之。沙門法顯慨律藏不具,自長安遊天竺,歷三十餘 國,隨有經律之處,學其書語,譯而寫之。十年,乃於南 海師子國,隨商人汎舟東下。晝夜昏迷,將二百日,乃 至青州長廣郡不其勞山之下,乃出海焉。是歲,神瑞 二年也。法顯所經諸國傳記之,今行于世。其所得律, 通譯未能盡正。至江南,更與天竺禪師跋陁羅辯定 之,謂之《僧祇律》,大備于前,為今沙門所持受。先是,有 沙門法領,從揚州入西域,得《華嚴經》本定律。後數年, 跋陁羅共沙門法業重加譯撰,宣行於時。

《隋書》

《經籍志》

《佛經》者,西域天竺之迦維衛國,淨飯王太子釋迦牟 尼所說。釋迦當周莊王之九年四月八日,自母右脅 而生。姿貌奇異,有三十二相,八十二好。捨太子位,出 家學道,勤行精進,覺悟一切種智,而謂之佛,亦曰佛 陀,亦曰浮屠,皆胡言也。華言譯之為淨覺。其所說云: 「人身雖有生死之異,至於精神,則恆不滅。」此身之前, 「則經無量身矣。積而脩習,精神清淨,則成佛道。天地 之外,四維上下,更有天地,亦無終極,然皆有成有敗, 一成一敗,謂之一劫。自此天地已前,則有無量劫矣。 每劫必有諸佛得道,出世教化,其數不同。今此劫中, 當有千佛,自初至于釋迦,已七佛矣。其次當有彌勒 出世,必經三會,演說法藏,開度眾生。」由是道者,有四 等之果:一曰須陁洹,二曰斯陁含,三曰阿那含,四曰 阿羅漢。至羅漢者,則出入生死,去來隱顯,而不為累。 阿羅漢已上,至菩薩者,深見佛性,以至成道。每佛滅 度,遺法相傳,有正、象、末三等,醇醨之異,年歲遠近,亦 各不同。末法已後,眾生愚鈍,無復佛教,而業行轉惡, 年壽漸短,經數百千載間,乃至朝生夕死,然後有大 水、大火、大風之災,一切除去之,而更立生人,又歸淳 朴,謂之「小劫。」每一小劫,則一佛出世。初,天竺中多諸 外道,並事水火毒龍,而善諸變幻。釋迦之苦行也,是 諸邪道並來嬲惱,以亂其心,而不能得。及佛道成,盡 皆推伏,並為弟子。弟子男曰桑門,譯言「息心」,而總曰 「僧」,譯言「行乞」,女曰比丘尼。皆剃落鬚髮,釋累辭家,相 與和居,治心修淨,行乞以自資,而防心攝行。僧至二 百五十戒,尼五百戒。俗人信憑佛法者,男曰優婆塞, 女曰優婆夷,皆去殺、盜、婬、妄言、飲酒,是謂五戒。釋迦 在世教化四十九年,乃至天龍人鬼並來聽法,弟子 得道以百千萬億數。然後于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間, 以二月十五日入般涅槃。涅槃亦曰泥洹,譯言滅度, 亦言常樂我淨。初釋迦說法,以人之性識根業各差, 故有大乘、小乘之說,至是謝世,弟子大迦葉與阿難 等五百人,追共撰述,綴以文字,集載為十二部。後數 百年,有羅漢菩薩相繼著論,贊明其義。然佛所說,「我 滅度後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三千年」,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