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8 (1700-1725).djvu/109

此页尚未校对

寺在錢唐淳佑橋東。晉天福七年,僧齊教建,舊名「崇 新」,宋改今額,蔚為叢林。歷宋至明,僧法昌等相繼修 葺。今僧超煜嗣法莫菴,得「弘覺國師」之傳。

崇光寺

寺在皋亭山陽,宋紹興間建。真歇了禪師為開山祖, 後多高僧掛錫。有宋寧宗御書「皋亭山」三字,及「崇光 顯孝華嚴教寺」八字。

龍居寺

寺在黃鶴山之陽。舊名「永慶。」唐清泰二年建。明萬曆 間,延聞谷印禪師說法。遂成叢林。

慈修寺

寺在富陽縣治西。寺近江,潮汐可觀,往來者多遊息 焉。

興聖寺

寺宣德間重建,在嘉興府治東北,本嘉興縣丞廳,宋 孝宗誕育於此。嘉定間,賜額「興聖院。」理宗御書「流虹 聖地,興聖之寺」八字,碑刻尚存。

招提寺

寺在府治西北二里。唐光啟中,刺史曹信子珪捨宅 建。寺內有靜照堂,寺東舊有曹史君祠。

精嚴講寺

寺在郡治西北一百八十步。晉成帝時。徐尚書熙因 地發光,請捨宅為寺。吳越文穆王時立山門掘得石 龜。

祥符講寺

寺在郡治西北一里。東晉興寧間,哀帝詔剡山法師 竺潛講《般若經》於禁中,還止檇李魏公家,因捨宅為 精舍。

楞嚴講寺

寺在郡治西北二里。萬曆中,神宗母后敕建禪堂及 天王殿,遣內臣齎賜藏經五千卷,及護藏紫衣觀音。 神宗有《護藏御敕》,禮部有《護藏告示》。后復敕刻《大藏 方冊》。於是臣庶協力,相繼集事。

金明教寺

寺在郡治西南二里,相傳范蠡故宅。宋乾道中,郡僧 壽萬王者,療治史丞相彌遠疾,卻謝請建梵剎,史乃 購地建此。

東塔講寺

寺在嘉興縣東六里,漢朱買臣故宅,有墓。慶元間,寂 照法師修治殿塔。寧宗召講《華嚴經》,手書「華嚴經閣」 並「雷音」、「海印」二堂名賜之。買臣墓後有景龍樓,宋孝 宗賜名。

淨土教寺

寺在嘉興縣東三十六里。五代時邑人陳求宅嘗得 咸通中石幢,因申漢南王捨基為安福寺。宋祥符元 年改凈土寺。多奇竹,內有碧蘇亭,又有坡公井,傳蘇 學士嘗憩此。郎中聞人安道、賢良陳舜俞俱有詩。

本覺禪寺

寺在秀水縣西二十七里,即古檇李亭地。唐大中間, 有臨海僧冀來宿亭下,感夢結庵。事聞,賜名「報本。」

真如教寺

寺在秀水縣南四里。唐至德二年立。大中十年,裴相 休捨宅為寺,後改為正德院。雪峰和尚結庵於中,寺 僧掘地得銀塔像。宋建炎初,知州趙叔近死王事,殯 於寺,至今祠之。寺有雪峰井、長水塔、清輝堂、彩雪橋、 柏屏、龍槐、石梅、纓絡松諸景。

金粟寺

寺在海鹽縣西南三十六里金粟山下,吳赤烏中建。 宋濂《太平萬壽寺記》云:「吳時,江以南尚無佛寺。赤烏 中,康居沙門僧會為吳大帝祈禱,獲釋迦文佛真身 舍利,始創三寺:一為金陵之保寧,一為太平之萬壽。」 其一即海鹽之金粟也。

祇園寺

寺在石門縣西北二十五里,梁天監中建。寺中有檜 樹,相傳梁時所植。

八聖寺

寺在湖州府德清縣東韶村。梁天監五年,青州節度 使沈子真宅,一夕鐘磬自鳴,堂前井中放白毫光八 道,俄有八龍騰空而去,子真遂捨宅為寺。八年,武帝 賜今名。吳越王病目,常取此井水洗之,即愈。因賜栴 檀香作井欄,宋太宗賜御書祕藏。

天聖禪寺

寺在府治北。唐中和二年,郡人吳言捨宅建寺。有古 桂,趙孟頫摹為圖,顏其堂曰古桂堂。殿左右柱,舊刻 木為龍,盤繞其上,不知來自何時。忽一日,柱龍下飲 池水,為老僧所見,即還殿柱,左右盤錯,後有雷雲之 祥,二龍遂飛去。趙學士之碑,歲久亦斷缺不可讀。又 謂本殿自是無塵,亦名無塵殿。又謂學士嘗讀書本 寺,就殿壁寫《瀟湘煙景》二,《墨竹》二,為吳中墨妙稱最。

褒能教寺

寺在南潯南柵。建炎二年,金人陷揚州,高宗南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