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8 (1700-1725).djvu/110

此页尚未校对

人追之。帝至潯,懼追者見及,匿嘉應神祠中。月下,俄 見泥馬忽動,跨之而行,遂入杭州。舊封康王寺,今改 「褒能」,俗呼康王寺。

大慈教寺

寺在武康縣東,梁普通六年建。唐大曆五年,僧神悟 欲鑄寺鐘,方作念間,忽聞空中有聲,徹數十里。及鐘 成聲聞,果如其遠。朝命輦至都下,中都遽躍入水中, 求之不能得。宋治平二年,改今額。

百福寺

寺在孝豐縣東南孝豐鄉靈峰山,梁開平元年建。沈 樞《詩》云:「築室最高處,軒窗八面通。鑒山流乳液,開戶 納薰風。」即此。

精舍禪寺

寺在府城西南。唐大中元年改為禪院。中有井,廣半 畝,水甚清湛。有靈鰻,長數尺,背有金線,俗呼為「鰻菩 薩。」水旱求禱,出見井面。

阿育王寺

寺在寧波府阿育王山中,晉義熙初建,一名「廣利寺」, 梁武帝賜今名。寺有阿育所造真身舍利塔。又有宸 奎閣,貯宋神宗御書,蘇軾作記。

天童寺

寺在天童山中。晉時僧義興結屋山間,有一童子日 給薪水。後辭去,曰:「吾太白神也。」言訖不見。寺以此得 名。

仗錫禪寺

寺在鄞縣西一百二十里,奉化、餘姚、上虞、嵊五縣交 界。唐龍紀元年,天童山紀禪師飛錫至此建立。宋寶 慶元年,敕賜仗錫延勝院額,前有石巖丈餘,上刻「四 明山心」四字,乃漢隸也。

白龍寺

寺在慈谿縣東十里。五代漢乾佑間,里人唐居惠捨 址結宇,修道講經,有白龍矯首室外而聽。宋建隆間 重置,號「白龍院。」

寶陀寺

寺在普陀落迦山,世傳觀音現像於此。寺中有潮音 洞、善才洞、磐陀石、三摩地、玩月巖、真歇巖、靈鷲峰、觀 音峰。洪武初,徙寺於鄞縣東三里,改名「普陀。」

大能仁寺

寺在紹興府南二里,晉許詢捨宅建,號祇園寺。政和 七年,上后土號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 詔天下承天僧寺皆改為能仁寺,蓋避「后土」號也。

小能仁寺

寺在府西北二里,宋開寶六年,觀察使錢儀建。城中 諸寺,獨小能仁習禪持戒,旦夕為飯接眾。明季時,渡 海謁普陀者,往反必一飽。當春日以百千計,鄉人爭 擔米助之,未嘗缺也。「小能仁接眾」之名,聞於四方叢 林。

寶林寺

寺。宋元徽元年,製《法華經》《維摩經》疏。僧遺教等與《法 華》惠基,於寶林山下建寺,名寶林。時有皮道與捨宅 連山造寺。山之巔有石岫,岫有靈鰻,旁有巨人跡、錫 杖痕。初,晉末沙門曇彥與許詢、元度同造磚木二塔, 未成。詢亡久之,至梁天監中,岳陽王將至,彥預告門 人曰:「許元度來也。」岳陽亦早承誌公密示,至州即入 寺尋訪。彥望而曰:「許元度來何暮?昔日浮圖今如故。」 王曰:「弟子姓蕭名察。」彥曰:「未達宿命,焉得知之?」遂握 手入室席地。王忽悟前身造塔之事,宛如今日。由是 復修塔,塔加壯麗。

大善寺

寺在府東一里。中有七層浮圖。梁天監三年民黃元 寶捨地。有錢氏女未嫁而死,遺言以奩貲造寺,僧澄 貫主其役,未期年而成,賜名大善。屋棟有題字云:「天 監三年歲次甲申,十二月庚子朔八日丁未建。」宋建 炎中,大駕巡幸,以州治為行宮,而守臣寓治於大善。 及移蹕臨安,乃復以行宮賜守臣為治所,歲時內人 及使命祭攢陵,猶館于大善。乾道中,蓬萊館成,乃止。

光相寺

寺在府西北三里,後漢太守沈勳公宅。晉義熙二年, 宅有瑞光,遂捨為寺,安帝賜「光相」額。《世說》:許掾年少 時,人以比王苟子,許大不平。時諸人士及林法師並 在會稽西寺講,王亦在焉。許意甚忿,便往西寺與王 論理,共決優劣,苦相折挫。王遂大屈,許復執王理。王 執許理,更相覆疏。王復屈許謂支法師曰:「弟子向語 何似。」支從容曰:「君語佳則佳矣。何至相苦耶。」豈是求 理中之談哉。相傳此即西寺。

戒珠寺

寺在蕺山南,晉右軍王羲之故宅。或曰其別業也。其 創始者莫考。陳大建二年,有僧定光來寓寺中,耳過 其項,擎銀像,長立不臥。又有天竺僧辨博神異,及死, 葬山上,其形數現。後夢語其門人曰:「必為臥像屋以 壓之,我則不現。」僧定光乃立臥佛像,果不復現。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