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9 (1700-1725).djvu/50

此页尚未校对

洗心「儲清。」又捨法施,為後人買田六十頃,唯雄殿尊 居,役鉅費侈。居之六年而後敢議擇廉謹僧入閩,即 山伐木,如約浮海歸命黿鼉而協謨,節定星而揆日, 道充干內,而跡彰于外。其聲遠揚,如谷應響,施者惟 恐不克豐其獻,匠者惟恐不克既。其巧度為崇五十 有五尺,為廣七十有四尺,糜錢六十萬,閱四寒暑而 成。廓如穹如,輪奐華奕。卻顧城闕,根塵聿清。前瞻海 潮,法音如在。吳頭楚尾,莫之與京。功甫訖,師移錫錢 塘靈隱,邦人願有記,使來謁。當紹興之季,戎馬飲江, 暴骨堆莽。是時長老淨信,誘化童隸,收拾瘞藏。予再 奉使,往來親見,為之啟于太上,被褒寵,計僧徒二十 人。則予干茲山,疑若有宿因,故書而不辭。《殿經》始于 癸卯之孟夏,成于乙巳之仲春,而記于丁未之秋八 月,實有二十四日癸巳云。

《萬壽閣記》
元·虞集

南徐古治,限大江之堧,受眾川之委,東趍而將至于 海也,其浸汪洋以無涯,其流舒肆而莫止,拳然屹立 中江,以迎其衝者,金山也。山有佛祠,始建于晉明帝 時。梁武帝著水陸齋儀,親幸其寺。至宋真宗,賜名「龍 游禪寺。」國朝至大己酉,僧應深以天子之命主之,兼 𢌿以馬薛里吉思所據銀山東西二院,且敕使者修 水陸大會,如梁之儀。延祐至治間,又兩敕建會,如至 大故事。于是應深以辛酉之歲,即寺之右建大閣焉, 上嚴萬佛之象,下肖羅漢之容,為位五百。後三年,今 上皇帝潛邸之日,由江引舟而親登是閣,壯其締構 雄偉,而善深之為也。出帑金成佛像千以贊之。又三 年,皇帝既登大寶,建元天曆三,遣使齎名香、白金往 祠之,山祇波神,魚躍龍舞,幽顯咸若,應感著焉。至順 元年秋,應深來朝京師。十月乙未,入見。上御奎章閣, 奉佛像以進。上曰:「閣中萬佛已莊嚴乎?」對曰:「像具而 未完,以金也。」上曰:「朕悉為若成之。」即出內府寶鈔五 萬緡以賜之,仍歸以羅漢莊陷江沙汰之田。明日,應 深入謝曰:「臣僧請以萬佛祝萬壽,願萬壽等萬佛。」上 曰:「朕之崇佛,豈私朕躬?所願含生,均被佛力。」因名其 閣曰萬壽。又明日,敕學士臣集勒文以記之。臣集聞 諸浮屠氏之說曰:「充乎法界,一佛身也,何有于萬?」及 其化現,至百千億恆河之沙,析為微塵,猶不能擬,豈 萬可言?用像設教,取數于圓以表也。臣請喻之以言。 今我聖皇,運至善大慈之心,位乎億兆萬民之上。一 念慮之善,一佛之全體也;一號令之善,一佛之大用 也。一日二日,已具萬幾。至于歲時,積善無數。即佛之 言,非萬可計。然則聖天子萬施之施,豈獨見于斯閣 而已哉?有生之類,無間遠邇大小,知上之念己也,仰 而望之,一一如親涵上之恩惠焉。辟如瞻「日于天,人 各見日,如日視己,不知所見,共一日也。觀月于水,人 各見月,如月視己,不知所見,同一月也。散之諸有,名 之為萬,歸之于無,其實一佛也,一佛萬佛也。我聖天 子,一佛萬佛之所具乎。一佛之壽,已不勝計。即至萬 佛,其壽無量。即壽即佛,即佛即壽,是故斯閣可得而 名矣。請書其事,以諗諸來」者而深之,勒亦得繫于無 窮焉。

《釋迦殿記》
牟瓛

普照寺,陸士衡別業也。自孫氏歸晉,兄弟入洛,以文 人膺事任,震動當時,倚伏相尋,曾未瞬息,已有華亭 鶴唳之歎。而其臺榭化為像設,研席化為梵唄,乃至 今存。何歟寺北坐九峰,層巒疊嶂,相為蔽虧,陰陽家 謂風氣藏聚,可安于眾者也。唐乾元時,本號大明寺, 僧良慧常刱釋迦如來殿。逮宋祥符間,改賜今額,凡 三度重建。淳祐戊申,厄于祝融,里人錢武翌首議興 造,其事未竟,子大信繼之。咸淳甲戌,僧慧思與武翌 有舊,念不可廢前人功,亟勸率賄施以助。殿始成,眾 請行超典。殿畢,塗暨而營像設。于是慧辨賢慧悟秀 以白,鎮守沙侯,欣然厚施,久之而就。萬瓦鴛浮,重簷 翬跋,加以藻繪,金碧交輝。中設釋迦「像,若左若右,分 列八位,備極莊嚴。而三世如來、圓通大士、應真、羅漢、 諸天人之相,亦次第而成。至于琉璃無盡燈、瓜華諸 供具,莫不完好。每歲州侯率其僚屬,于此建道場,申 祝讚,而禱水旱禳風災者,亦皆至焉。」夫成之難,則其 傳之也必久。是役也再見,丁未甲子復周,蓋非一手 足之力,而超成其終。超既寂,其孫子聞來霅,求文以 記曰:「是故可以久傳而不廢也。」為之贊曰:「維昔普照 王,本自法身出。光明攝方寸,虛空常獨耀。盡三千大 千,無量河沙界,皆佛慧照中。夫是之謂普。眾生宿業 重,展轉墮迷誤。願佛垂慈憫,與除諸障礙,譬如摩尼 珠炯。」《照濁水一作是念已》,業去障自空。而我初不 覺心目劃開朗。稽首釋迦尊為我証明之至大。《戊申 三月既望》

《法輪教寺記略》
僧惠光

雙鳳法輪寺,離常熟州百里,昔有天竺沙門道林、支 遁禪師,自金陵之姑蘇,禮吳中石佛像,訪瞿硎先生 于梅李。清夜露坐,見東南一舍外有五色煜然,詰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