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0 (1700-1725).djvu/106

此页尚未校对

括幽奧,詳略古今。故諸所祈求,帝必親覽,指事祠禱, 多感威靈。所以五十許年,江表無事,兆民荷賴,緣斯 力也。天監七年,帝以法海浩瀚,淺識難尋,敕莊嚴僧 旻於定林上寺纘《眾經要抄》八十八卷,又敕開善智 藏纘眾經義理,號曰《義林》八十卷。又敕建元僧朗注 《大般涅槃經》七十二卷,並唱奉別敕,兼贊其功,綸綜 終始,緝成部袠。及簡文之在春坊,尤耽內教,撰《法寶 聯璧》二百餘卷,別令寶唱綴比,區別其類,遍略之流。 帝以佛法沖奧,近識難通,自非才學,無由造極。又敕 唱自大教東流,道門俗士有敘佛理,著作弘義,並通 鳩聚,號曰《續法輪論》,合七十餘卷。使夫迷悟之賓,見 便歸信,深助道法,無以加焉。又撰《法集》一百三十卷, 並唱獨專,慮纘結成部,上既親覽,流通內外。十四年, 敕安樂寺僧紹撰《華林佛殿經目》,雖復勒成,未愜帝 旨。又敕唱重撰,乃因紹前錄,注述合離,甚有科據,一 袠四卷,雅愜時望,遂敕掌華林園寶雲經藏,搜求遺 逸,皆令具足,備造三卷,以用供上。緣是又敕撰《經律 異相》五十五卷,《飯聖僧法》五卷。帝又注《大品經》五十 卷。於時佛教隆盛,無得稱焉。道俗才華,互陳文理。自 武帝膺運,時年三十七,在位四十九載。深以庭蔭早 傾,常懷哀感,每歎曰:「雖有四海之尊,無由得伸罔極。」 故留心釋典,以八部《般若》為心良田,是諸佛由生,又 即除災滌累。故收採眾經,躬述注解,親臨法座,講讀 敷弘。用此「善因,崇津靈識,頻代二皇,捨身為僧,給使 洗濯煩穢,仰資冥福。每一捨時,地為之震,相繼齋講, 不斷法輪。」為太祖文皇於鍾山竹澗建大愛敬寺,結 構伽藍,同尊園寢,經營彫麗,奄若天宮,千有餘僧,四 事供給。又為獻太后於青溪西岸建陽城門路東起 大智度寺,殿堂宏敞,寶塔七層,房廊周接,華果間發 五百諸尼,四時講誦。又以大通元年,於臺城北開大 通門,立同泰寺。樓閣臺殿,則宸宮九級浮圖,迴張雲 表,山樹園池,沃蕩煩積。其年三月六日,帝親臨幸,禮 懺敬接,以為常准,即捨身之地也。雖億兆務殷,而卷 不輟手,披閱內外經論典墳,恆以達曙為則。帝前後 集百有餘卷,著《通史書苑》數千卷。唱當斯盛世,頻奉 璽書,預參翻譯。初唱天監九年,先疾復動,便發二願, 遍尋經論,使無遺失。搜括列代僧錄,創區別之,撰為 部袠,號曰《名僧傳》三十一卷。至十三年,始就條列,後 不測其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