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0 (1700-1725).djvu/18

此页尚未校对

汝取得藥來。」明日有徐州尼,劉鄉人也,來獻袈裟於 塔下。方掛塔之次,于聖像中得藥一帖,題云:「和州歷 陽縣秦家治風藥,服之香氣徹頂,即日遂安。」

《佛祖統紀》:「婺州女子曾志願,開雙林大士塔,見頂足 連環,齒牙不壞,迎出塔,供養四十九日,復藏于塔。」 《入越記》:「光孝寺後飛來山巔有塔,采絢甚華。塔下有 鰻井,乃小石竅。自唐以來神之,謂鰻能時出祅祥。近 世不復見矣。」

《蘇州府志》:「報國講寺在景德寺西,舊在崑山縣治西, 名九品觀堂。相傳其地本屠沽所聚,寺僧師諒一夕 夢神人告曰:『此地當作道場,鑿地為沼,當有石塔現。 寤而言之,建造果得石塔,上刻元幹僧師諒九品觀 堂』。元泰定甲子,僧判本荃改建於此,敕賜今額。」 《元史英宗本紀》:「至治元年六月,作金浮圖于上都,藏 佛舍」利。

《五行志》:至正二十八年六月壬寅,彰德路天寧寺塔 忽變紅色,自頂至踵,表裡透徹如鍜鐵。初出於爐,頂 上有光燄迸發,自二更至五更乃止。癸卯、甲辰亦如 之。先是,河北有童謠云:「塔兒黑,北人作主南人客;塔 兒紅,朱衣人作主人公。」

《輟畊錄》:吳江華嚴寺浮圖之顛,望之,二矢著其上,簳 羽宛然可辨。相傳宋南渡初,金人粘罕乘快一發而 中。又賈似道出督時,祝矢自誓,亦中焉。故留題者有 「至今塔杪留遺跡,猶是元戎金僕姑」之句。大德庚子, 其寺主僧善信大修浮圖,更其顛而新之,視向二矢, 實圓鐵條二,交貫橫亙。蓋必昔人以之輔顛,且以防 鸛鶻之巢故耳。傳者所謂大妄也。且著此以祛後世 之惑。長樂郭德基嘗有《華嚴塔穎辨疑》行於時。蓋郭 嘗官此州。目擊其非。

《名山藏典謨記》:成化十年三月,崇王之國大應法王 劄實巴死,有旨如大慈法王例建塔葬之,撥官軍四 千供役。禮科給事中王坦言:「劄實巴夷狄人,假名釋 氏。陛下待之殊禮,封之顯號,特借此以撫其種類,使 不患邊耳。如例祭葬之足矣,而祭祀之品逾於王者, 造塔之費幾於山陵。今畿甸飢饉連年,餓殍載路,即 以是費拯流離垂死之民,豈不愈於厚一荒誕之胡 僧哉!」上曰:「給事中言濫矣。大應法王造塔,比《大慈法 王》已減三之二。不許。」

《明通紀》:「弘治十六年,詔建壽塔於朝陽門外,既而罷 之。時大學士劉健等上言,前代人主信佛莫如梁武 帝,卒餓死臺城,本以求福,反以致禍。觀諸往事,可為 明鑒。我祖宗相傳,以治天下,堯舜周、孔之道而已。浮 屠異端,蠹財惑眾,何關於治?欲造佛塔,非所以訓天 下,垂後世也。疏入,有旨報罷。」

《金剛持驗》:「明弘治間,嘉興府真如塔圯,僉議大修。時 一頭陀僧名懷林,曳三丈長鐵鏈,募二十餘年,塔工 始畢,即回首於塔中,至今肖像祀之。」

莘野《纂聞》:「浮圖九級,奠吳城臥龍街上,作為雄鎮。正 德壬申五月六日,有火自空而來,流為烏,其聲殷殷 然,與雷相薄,而風雨隨之,火愈熾,延及如來示寂像, 亦入茶毘。自內城而外,煙燄燭天,見者駭目。往觀之, 則向來金碧之飾,土木之費,蕩然盡矣。因歎息久之, 以為佛有靈乎,有靈則護之,胡乃自滅如此。」遂循廊 而行,得一碑,為宋濂撰。相傳創於孫吳,再新於蕭梁, 又再新於趙宋,所謂「東坡施金龜以藏舍利」者,即其 所也。未幾流聞日急,俗以為兆,而竟不驗。然則浮圖 之興替,常也,奚怪焉?

《福建通志》:「萬歲寺在九仙山之西,有浮圖七級,曰定 光塔。唐天祐中,閩王審知建。梁開平中,表請上祝聖 壽,曰萬歲塔。元黃鎮成重建定光塔。明嘉靖中,雷震 萬壽寺塔,藩司屠僑詣寺拜火,天方雨,急以雨衣藉 地,拜至三塔頂所覆鐵鼎忽然墜地,大書曰:『諸天及 人,無由見鼎。地搖三日,天雨四花,土田三變,今古同』」 時。屠人握閩,雨衣三拜,其事甚奇。

《冬遊記》略:「出郭宛復而西,觀辟支洞,洞甚小,且傾仄, 下至禪堂已昏黑。初二日早起,就禪堂前右室中,閉 門觀塔影。影從門孔中入,倒懸向下,無問陰晴,皆得 見之。」

《松江府志》:「松江元時有四塔,西曰普照,又西曰延思, 西南曰超果,東南曰興聖。夏監運家在四塔之東,而 小室內有一塔影長五寸許,倒懸於西壁之上,不知 從何而來,然不常有,或時見之,是不可曉也。今四塔 惟興聖獨存,影之所見,人云其家反不利。近歲或見 於城西南黃泥漊中,其地去寺既遠,城郭蔽虧,了不 相及」,是又不可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