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0 (1700-1725).djvu/19

此页尚未校对

塔部雜錄

《阿含經》:「有四種人應起塔:一、如來,二、辟支佛,三、聲聞, 四、輪王。」

《釋迦氏譜》:「忉利城東照明園佛髮塔,城南粗澀園佛 衣塔,城西歡喜園佛缽塔,城北駕御園佛牙塔。」《大論》 云:「天帝取菩薩髮天上城東立塔,取寶衣立衣塔」,此 未成佛前者。按經律,「人中有四大塔,生處塔在迦維 羅衛國林微園中。成道塔在摩揭提國善勝道場元 吉樹下。轉法輪塔在波羅柰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涅槃塔在拘夷那竭國力士生地秀林雙樹間。又按 《聖跡記》。有四大塔。祐云。「至人處世利益弘大。髮爪衣 缽咸為法事。故能寶塔覆起廣被天人。造塔之源非 惟散身而已。」

《法苑珠林》:「塔義,梵漢不同,翻譯前後,致有多名,文有 訛正。所云塔者,或云塔婆,此云方墳,或云支提,翻為 滅惡生善處。或云斗藪波,此云護讚。若人讚歎擁護 歎者,西梵正音名為窣堵波,此云廟。廟者,貌也,即是 靈廟也。」

安塔有三意:一表人勝,二、令他信,三、為報恩。若是凡 夫比丘有德望者,亦得起塔,餘者不合。

《十二因緣經》云:「有八人得起塔:一、如來,二、菩薩,三、緣 覺,四、羅漢,五、阿那含,六、斯陁含,七、須陁洹,八、輪王。若 輪王已下起塔,安一露盤,見之不得禮,以非聖塔故。 初果二露盤,乃至如來安八露盤。八盤以上並是佛 塔。」

《中山詩話》:泗州塔,人傳下藏真身,後閣上碑道興國 中塑僧伽像事甚詳。退之詩曰:「火燒水轉掃地空。」則 真身焚矣。塔本喻都料造,極工巧。俗謂塔頂為天門。 蘇國老詩曰:「上到天門最高處,不能容物只容身。」以 譏在位者。

《歸田詩話》:荊公《詠北高峰塔》云:「飛來峰上千尋塔,聞 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鄭丞相清之《詠六和塔》云:「經過塔下幾春秋,每恨無 因到上頭。今日始知高處險,不如歸臥舊林丘。」二詩 皆自喻。荊公作于未大用前,鄭作于既大用後,然卒 皆如其意,不徒作也。

《演繁露》·《通典》載「馬韓祭鬼神,立蘇塗,建大木以垂鈴 鼓。」注:「蘇塗有似浮塗。」按浮塗即浮圖,浮圖即塔也。 鼠璞予得唐鴈塔題名石刻,細閱之,凡留題姓名,僧 道士庶,前後不一,非止新進士也。唐進士特於曲江 宴賞之暇有此會,猶今北使過錢塘,例于浙江觀潮, 天竺燒香耳。若泛以鴈塔題名為登第慶賀之辭,則 觀《潮燒香》,亦可顓言「穹廬」之來使乎?

長者言:偶與諸友登塔絕頂,謂云:「大抵做向上人,決 要士君子鼓舞。只如此塔甚高,非與諸君乘興覽眺, 必無獨登之理。既上四五級,若有倦意,又須賴諸君 慫恿。此去絕頂不遠,既到絕頂,眼界大,地位高,又須 賴諸君提撕警醒。跬步少差,易至傾跌。只此便是做 向上一等人榜樣也。」

《三藏法數》四梵福一,未起塔處起塔。塔,梵語,具云塔 婆,華言高顯。謂人能起塔者,當來之世,受初禪天福。 《經》云:「若有善信男子女人,求梵天福者,未曾起塔婆 處,于中能起」,是為初受梵天之福也。

四處立塔:一、生處立塔,謂諸佛降生之處,即應起塔。 如今釋迦牟尼佛在毘藍園內無憂樹下降生,即於 其處立塔也。二、得道處立塔,謂如來得道,在摩揭提 國菩提樹下,即於其處立塔也。三、轉法輪處立塔,謂 如來轉法輪,其處不定,或在寂場,或在鹿苑,或在天 上等,即於其處立塔也。四、涅槃處立塔。梵語涅槃,華 言「滅度。」謂如來在俱尸那城娑羅雙樹間。入滅。即於 其處立塔也。

八種人起塔:一如來塔。如來有三義:若云無所從來, 亦無所去,此法身義也;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此 報身義也。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此應身義也。謂如來 萬德悉備,三覺俱圓,天上人間所共尊仰,是故滅後 應當起塔供養。二菩薩塔。菩薩梵語,俱云菩提薩埵, 華言覺眾生,又云覺有情。謂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 生,憫物情重,隨類現身,度脫無量,是故滅後應當起 塔供養。三、緣覺塔,謂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故名緣 覺。以其三界生死已盡,能為人、天而作福田,應當起 塔供養。四、阿羅漢塔,梵語阿羅漢,華言無生,又云無 學,又云應供。謂三界生死已斷,故名無生;以其煩惱 已盡,無法可學,故名無學。以其應受人天供養,為世 福田,故名應供,是故滅後應當起塔供養。五、阿那含 塔,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謂斷欲界惑盡,不來欲界 受生,故名不來。以其應受人天供養,為世福田,是故 滅後應當起塔供養。六、斯陀含塔,梵語斯陀含,華言 一來,謂欲界有九品思惑,前之六品已斷,後之三品 尚在,更須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來。以其應受人天 供養,是故滅後應當起塔供養。七、須陀洹塔,梵語須 陀洹,華言預流,謂斷三界見惑已盡,預入聖道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