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0 (1700-1725).djvu/22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一百二十五卷目錄

 僧部彙考

  魏書釋老志

  翻譯名義和尚

 僧部列傳一

  後漢

  攝摩騰             竺法蘭

  安清              支婁迦讖附竺佛朔 安元 嚴佛

  調 支曜 康巨 康孟詳 竺大力惠明

  魏

  曇柯迦羅附康僧鎧 曇帝 帛延朱士行

  吳

  維祗難附法立 法巨     康僧會

  青蓮僧             僧智益

  晉一

  竺曇摩羅剎           竺法乘附竺法行 竺法存

  犍陀勒             訶羅竭

  支孝龍             帛遠附帛法祚

  耆域              竺道潛附竺法友 竺法蘊 竺法濟

   康法識           康法朗附令韶

  帛尸梨蜜            安慧則附康慧持

  竺僧顯             佛圖澄

神異典第一百二十五卷

僧部彙考

《魏書》

《釋老志》

漢孝明帝夜夢金人,頂有白光,飛行殿庭,乃訪群臣, 傅毅始以佛對。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 於天竺,寫浮屠遺範。請幫助識別此字。乃與沙門攝摩騰、竺法蘭東 還洛陽。中國有沙門及跪拜之法,自此始也。愔又得 《佛經》四十二章,凡其經旨,大抵言生生之類,皆因行 業而起,有過去、當今、未來,歷三世,識神常不滅,凡為 善惡,必有報應。漸積勝業,陶冶麤鄙,經無數形,藻練 神明,乃致無生而得佛道。諸服其道者,則剃落鬚髮, 釋累辭家,結師資,遵律度,相與和居,治心修淨,行乞 以自給,謂之沙門。或曰「桑門」,亦聲相近,總謂之僧,皆 胡言也。僧譯為和命眾,桑門為息心,比丘為行乞。其 為沙門者,初修十誡,曰沙彌,而終於二百五十,則具 足成大僧。皆以五戒為本,隨事增數,在於防心,攝身、 正口,心去貪、忿、癡,身除殺、婬、盜,口斷妄、雜諸非正言, 總謂之十善道能具此,謂之三業清淨。凡人修行,粗 為極,云可以達惡善報,漸階聖跡。初階聖者,有三種 人,其根業太差,謂之三乘:聲聞乘、緣覺乘、大乘,取其 可乘,運以至道為名。此三人惡跡已盡,但修心盪累, 濟物進德。初根人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為中乘, 受十二因緣;上根人為大乘,則修六度。雖階三乘。而 要由修進萬行。拯度億流。彌長遠乃可登佛境矣。

《翻譯名義》

和尚

和尚,梵本正名鄔波遮迦,傳至于闐國,翻為和尚。《義 淨》云鄔波陀耶,此云親教師故。和尚有二種:一、依教, 即受業也;二、依止,即稟學也。

僧部列傳一

後漢

攝摩騰

按《高僧傳》攝,摩騰本中天竺人,善風儀,解大小乘經。 嘗游化為任。昔經往天竺附庸小國講《金光明經》。會 敵國侵境,騰惟曰:「經云能說此法,為地神所護,使所 居安樂。今鋒鏑方始,曾是為益乎?」乃誓以忘身,躬往 和勸,遂二國交歡,由是顯譽。逮漢永平中,明皇帝夜 夢金人飛空而至,乃大集群臣,以占所夢。通人傅毅 奉荅:「臣聞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夢,將必是乎?」 帝以為然,即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 竺,尋訪佛法。愔等於彼遇見摩騰,乃要還漢地。騰誓 志弘通,不憚疲苦,冒涉流沙,至乎雒邑。明帝甚加賞 接,于城西門外立精舍以處之。漢地有沙門之始也。 但大法初傳,未有歸信,故蘊其深解,無所宣述。後少 時卒於雒陽。有記云:騰譯《四十二章經》一卷。初緘在 蘭臺石室第十四間中,騰所住處。今雒陽城西雍門 外白馬寺是也。相傳云:「外國國王嘗毀破諸寺,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