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0 (1700-1725).djvu/37

此页尚未校对

請往蒲坂講說。其後少時敕語弟子:「俗網煩惱,苦累 非一。」乃正衣服,繞佛禮拜,還坐本處,以衣蒙頭,奄然 而卒。時年八十矣。

竺法汰附曇壹 曇貳

按《高僧傳》,「竺法汰,東莞人。少與道安同學,雖才辯不 逮,而姿貌過之。與道安避難,行至新野,安分張徒眾, 命汰下京。臨別謂安曰:『法師儀軌西北,下座弘教東 南,江湖道術,此焉相忘矣。至於高會淨國,當期之歲 寒耳』。於是分手泣涕而別,乃與弟子曇壹、曇貳等四 十餘人沿江東下,遇疾停陽口。時桓溫鎮荊州,遣使」 要過,供事湯藥。安公又遣弟子慧遠下荊問疾。汰疾 小愈,詣溫。溫欲共汰久語,先對諸賓,未及前汰。汰既 疾勢未歇,不堪久坐,乃乘輿歷廂迴出。相聞與溫曰: 「風痰忽發,不堪久語,比當更造。」溫匆㖄起出,接輿循 焉。汰形長八尺,風姿可觀,含吐蘊藉,辭若蘭芳。時沙 門道恆頗有才力,常執心無義,大行荊土。汰曰:「此是 邪說,應須破之。」乃大集名僧,令弟子曇壹難之。據經 引理,析駮紛紜。恆恃其口辯,不肯受屈。日色既暮,明 旦更集,慧遠就席,攻難數番,關責鋒起。恆自覺義途 差異,神色微動,麈尾扣案,未即有答。遠曰:「不疾而速, 杼柚何為?」坐者皆笑,心無之義,於此而息。汰下都,止 瓦官寺。晉太宗簡文皇帝深相敬重,請講《放光經》。開 題大會,帝親臨幸,王侯公卿,莫不畢集。汰形解過人, 流名四遠,開講之日,黑白觀聽,士庶成群。及諮稟門 徒,以次駢集,三吳負袠,至者千數。瓦官寺本是河內 山玩墓,王公為陶處。晉興寧中,沙門慧力啟乞為寺, 止有堂塔而已。及汰居之,更拓房宇,修立眾業,又起 重門,以廣地勢。汝南世子司馬綜第去寺近,遂侵掘 寺側,重門淪陷,汰不介懷。綜乃感悟,躬往悔謝。汰臥 與相見,傍若無人。領軍王洽、東亭王珣、太傅謝安,並 欽敬無極。臨亡數日,忽覺不豫,乃語弟子:「吾將去矣。」 以晉太元十二年卒,春秋六十有八。烈宗孝武詔曰: 「汰法師道播八方,澤流後裔,奄爾喪逝,痛」貫於懷。可 賻錢十萬,喪事所須,隨由備辦。汰弟子曇壹、曇貳,並 博練經義,又善《老》《易》,風流趣好,與慧遠齊名。曇貳少 卒,汰哭之慟曰:「天喪回也!」汰所著義疏,并與郄超書, 論本無義,皆行於世。或有言曰「汰是安公弟子者」,非 也。

竺法雅附毗浮 曇相 曇習

按《高僧傳》:「竺法雅,河間人。凝正有器度,少善外學,長 通佛義。衣冠仕子,咸附諮稟。時依雅門徒,並世典有 功,未善佛理。雅乃與康法朗等以經中事數,擬配外 書,為生解之例,謂之《格義》。及《毗浮曇》相等,亦辯格義, 以訓門徒。雅風彩灑落,善於樞機,外典佛經,遞互講 說。與道安、法汰每披釋決疑,共盡經要。後立寺於高」 邑,僧眾百餘,訓誘無懈。雅弟子曇習祖述先師,善於 言論,為趙太子石宣所敬云。

道立

按《高僧傳》:「釋道立,不知何許人。少出家,事安公為師, 善放光經,又以莊老三元微應佛理,頗亦屬意焉。性 澄靜,不涉當世。後隨安入關,隱覆舟山,巖居獨立,不 受供養。每潛思入禪,輒七日不起,如此者數矣。後夏 初忽出山,鳩集眾僧,自為講《大品經》。或問其故,答云: 『我止可至秋,為欲令所懷粗訖耳』。後數日,果無疾而」 終,時人謂「知命者矣。」

曇戒

按《高僧傳》,「釋曇戒,一名慧精,姓卓,南陽人,晉外兵郎 棘陽令潛之弟也。居貧務學,遊心墳典。後聞於法道 講《放光經》,乃借衣一聽,遂深悟佛理。廢俗從道,伏事 安公為師,博通三藏,誦經五十餘萬言,常日禮五百 拜佛。晉臨川王甚知重。後篤疾,常誦彌勒佛不輟口。 弟子智生侍疾,問何不願生安養?戒曰:『吾與和尚等 八人同願生兜率,和尚及道願等皆已往生,吾未得 去,是故有願耳』。」言畢,即有光照於身,容貌更悅,遂奄 爾遷化,春秋七十,仍葬安公墓右。

支遁附法虔 竺法仰

按《高僧傳》,「支遁,字道林,本姓關氏,陳留人。或云河東 林慮人。幼有神理,聰明秀徹。初至京師,太原王濛甚 重之,曰:『造微之功,不減輔嗣。陳郡殷融嘗與衛玠交, 謂其神情雋徹,後進莫有繼之者。及見遁,歎息以為 重見若人。家世事佛,早悟非常之理,隱居餘杭山,沉 思道行之品,委曲慧印之經,卓焉獨拔,得自天心。年』」 二十五出家。每至講肆,善標宗會,而章句或有所遺, 時為守文者所陋。謝安聞而善之,曰:「此乃九方歅之 相馬也。」略其元黃而取其駿逸。王洽、劉恢、殷浩、許詢、 郄超、孫綽、桓彥表、王敬仁、何次道、王文度、謝長遐、袁 彥伯等,並一代名流,皆著塵外之狎。遁常在白馬寺 與劉系之等談《莊子。逍遙篇》云:「各適性以為逍遙。」遁 曰:「不然。夫桀跖以殘害為性,若適性為得者,彼亦逍 遙矣。」於是退而著《逍遙篇》,群儒舊學,莫不歎伏。後還 吳,立支山寺,晚欲入郯。謝安為吳興守,與遁書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