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0 (1700-1725).djvu/38

此页尚未校对

君日積,計辰傾遲,知欲還剡自治,甚以悵然,人生如 寄耳。頃風流得意之事,殆為都盡,終日慼慼,觸事惆 悵,唯遲君來,以晤言消之一日,當千載耳。此多山縣 閒靜,差可養疾。事不異剡,而醫藥不同。必思此緣,副 其積想也。」王羲之時在會稽,素聞遁名,未之信。謂人 曰:「一往之氣,何足可言。」後遁既還,剡經由於郡,王故 往詣遁,觀其風力。既至,王謂遁曰:「《逍遙篇》可得聞乎?」 遁乃作數千言,標揭新理,才藻驚絕。王遂披襟解帶, 留連不能已。仍請住靈嘉寺,意存相近。俄又投跡剡 山,於沃州小嶺立寺,行道僧眾百餘,常隨稟學。時或 有惰者,遁乃著《座右銘》以勗之曰:「勤之勤之,至道非 彌。奚為淹滯,弱喪神奇。茫茫三界,眇眇長羇。煩勞外 湊,冥心內馳。徇赴欽渴,緬邈忘疲。人生一世,涓若露 垂。我身非我,云云誰施?達人懷德,知安必危。寂寥清 舉,濯累禪池。謹守明禁,雅翫元規。綏心神道,抗志無 為。寥朗三蔽,融冶六疵。空同五陰,虛豁四肢。非指喻 指,絕而莫離。妙覺既陳,又元其知宛轉乎任,與物推 移。過此以往,勿思勿議。敦之覺父,志在嬰兒。」時論以 遁才堪經濟,而潔己拔俗,有違兼濟之道。遁乃作《釋 矇論》。晚移石城山,又立棲「光寺。晏坐山門,遊心禪苑, 木食澗飲,浪志無生。乃注《安般四禪》諸經,及即色遊 元」,論聖不辯,知論道行,旨,歸學道。誡等追蹤馬鳴,躡 影龍樹,義應法本,不違實相。晚出山陰,講《維摩經》。遁 為法師,許詢為都講。遁通一義,眾人咸謂詢無以厝 難,詢每設一難,亦謂遁不復能通。如此至竟,兩家不 竭。凡在聽者,咸謂審得遁旨,迴令自說,得兩三反便 亂。至晉哀帝即位,頻遣兩使徵請,出都止東安寺,講 道,行《般若》。白黑欽崇,朝野悅服。太原王濛宿構精理, 撰其才辭,往詣遁,作數百語,自謂遁莫能抗。遁徐曰: 「貧道與君別來多年,君語了不長進。」濬慚而退焉。乃 歎曰:「寔牟缽之王何也?」郄超問謝安:「林公談何如嵇 中散?」安曰:「嵇努力裁得去耳。」又問:「何如殷浩?」安曰:「亹 亹論辯,恐殷制支,超拔直上淵源,寔有慚德。」郄超後 《與親友書》云:「林法師神理所通,元拔獨悟。數百年來, 紹明大法,令真理不絕一人而已。」遁淹留京師,涉將 三載,乃還東山。上書告辭,詔允其請。資給發遣,事事 豐厚,一時名流,並為祖餞。征虜蔡子叔前至,近遁而 坐。謝安石後至,值蔡暫起,謝便移就其處。蔡還合褥 舉謝擲地,謝不以介意。其為時賢所慕如此。既而收 跡剡山,畢命林澤。人嘗有遺遁馬者,遁受而養之。時 或有譏之者,遁曰:「愛其神駿,聊復畜耳。」後有餉鶴者, 遁謂鶴曰:「爾沖天之物,寧為耳目之翫乎?」遂放之。遁 幼時嘗與師共論物類,謂「雞卵生用,未足為殺。」師不 能屈。師尋亡,忽現形,投卵於地。《破雛行》,頃之俱滅, 遁乃感悟,由是蔬食終身。遁先經餘姚塢山中住,後 病甚,移還塢中。以晉太和元年閏四月四日終於所 住,春秋五十有三。即窆于塢中,厥塚存焉。或云終剡, 未詳。遁善草隸,凡所著文翰,集有十卷,盛行於世。時 東土復有竺法仰者,亦慧解致聞,為王坦之所重,亡 後猶見形詣王勗以行業焉。

帛僧光

按《高僧傳》,「帛僧光,或云曇光,未詳何許人。少習禪業, 晉永和初,遊于江東,投剡之石城山。山民咸云,此中 舊有猛獸之災,及山神縱暴,人蹤久絕。光了無懼色, 雇人開翦,負杖而前。行入數里,忽大風雨,群虎號鳴。 光於山南見一石室,乃止其中,安禪合掌,以為棲神 之處。至明旦雨息,乃入村乞食。夕復還止石室。經三」 日,乃夢見山神或作虎形,或作蛇身,競來怖光,光一 皆不恐。經三日,又夢見山神,自言移往章安縣韓石 山住,推室以相奉。爾後薪採通流,道俗宗事。樂禪來 學者起茅茨於室側,漸成寺舍,因名隱嶽。光每入定, 輒七日不起,處山五十三載,春秋一百一十歲。晉太 元之末,以衣蒙頭,安坐而卒。眾僧咸謂「依常入定。」過 七日後,怪其不起,乃共看之,顏色如常,唯鼻中無氣。 神遷雖久,而形骸不析。至宋孝建二年,郭鴻、任剡入 山禮拜,試以如意撥胸,颯然風起,衣服消散,唯白骨 在焉。鴻大愧懼,收之於室,以塼疊其外而泥之,畫其 形像,於今尚存。

慧力

按《高僧傳》:「釋慧力,未知何許人,晉永和中,來遊京師, 嘗乞蔬食苦行頭陀修福。至晉興寧中,啟乞陶處,以 為瓦官寺。初標塔基,是今塔之西,每夕標塔基輒東 移十餘步,旦取還,已復隨徙。潛共伺之,見一人著朱 衣武冠,拔標置東力乃於其處起塔,今之塔處也。記 者云:『立寺後三十年,當為天火所燒。至晉孝武太元』」 二十一年七月夜,自然火起,寺僧數十人,都無知者。 明旦見塔已成灰聚。帝曰:「此國不祥之相也。」即敕楊 法尚、李緒等速令修復。至九月帝崩,有戴安道所製 五像,及戴顒所冶丈六金像,又有師子國四尺二寸 玉像,並皆在焉。

帛法橋附僧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