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0 (1700-1725).djvu/45

此页尚未校对

座隅而去。法師慧義,強正少可,謂師弟子慧寶曰:「諸 君膚淺,故於遠公望風推服。」常至山,值師講《法華》,欲 致難趣,內悸流汗。出謂慧寶曰:「此公言貌,誠可敬服。」 殷仲堪任荊州,入山展敬,與師俱臨北澗松下,共談 《易》道,終日忘倦。仲堪歎曰:「師智識深明,實難庶幾。」師 亦曰:「君之才辯,如比流泉。」司徒王謐、護軍王默並欽 慕風德,遙致敬禮。盧循據江州,入山詣師。師少與循 父遐同為書生,及見循,歡然道舊。其徒諫曰:「循為國 寇,得不為人疑?」師曰:「我佛法中,情無取舍,識者自能 察之,此何足懼。」及宋武進討,循設帳桑尾。左右曰:「遠 公素主廬山,與循交厚。」宋武曰:「遠公世表之人,何可 疑也?」乃遣使馳書,遺以錢帛。有行者嘗來侍師,善驅 蛇,蛇為盡去,因號「辟蛇行者。」有一虎,往來時見形跡, 未嘗傷人,人號「遊山虎。」師與社眾每遊憩山上方峰 頂,患去水遠,他日有虎跑其石,水為之出,因號虎跑 泉。又於一峰製《涅槃疏》,因名「擲筆峰。」初是大教流行 江東,經卷未備,禪法無聞,律藏多闕。師乃令弟子法 淨、法領等遠越蔥嶺,曠歲來還,皆獲梵本。昔安公在 關中,請曇摩難提出阿毗曇心,其人未善晉言,頗多 凝滯。後僧伽提婆至,即請重譯及《三法度論》,於是二 論乃興。師即製序,以貽學者。聞鳩摩羅什入關,遣書 通好。什答書曰:「傳繹來貺,粗聞風德,《經》言末代,東方 有護法菩薩。欽哉仁者!善弘其道。」曇摩流支入秦,師 遣弟子曇邕請於關中出《十誦律》,流傳晉國。西土諸 僧咸稱漢地有大乘開士,每東向致禮,獻心廬岳。及 佛馱跋陀羅至,師即請出禪數諸經,於是禪戒典出 自廬山,幾至百卷。先是,此土未有泥洹常住之說,但 言壽命長遠。師曰:「佛是至極,至極則無變,無變之理, 豈有窮耶?」乃著《法性論》十四篇。羅什見而歎曰:「邊方 未見經,便闇與理合。」秦主欽風以《大智度論》新譯,致 書求序,師以其文繁廣,乃抄其要為二十卷,而為之 序。桓元征殷仲堪,要師出虎溪,稱疾不往。元將入山, 左右曰:「昔殷仲堪禮敬於遠,請公勿屈。」元曰:「仲堪死 人耳!」及元見師,不覺屈膝,所懷問難,不復敢發。及語 至征討,師即不答。元後以震主之威,勸令登仕,師正 辭以答,元不能強。既而欲沙汰眾僧,下教僚屬曰:「沙 門之徒,有能申述經誥,禁修行整者,始可以宣寄大 化。其有違於此者,悉當罷黜。唯廬山道德所居,不在 搜簡之列。」師因致書,廣立條制,元悉從之。初庾冰輔 政,以沙門應敬王者,何充奏不應敬。及元在姑熟,復 申冰議。師答書曰:「袈裟非朝宗之服,缽盂非廊廟之 器。塵外之客,不應致敬。王」者,乃著《沙門不敬王者論》 五篇:一明在家者有天屬之愛,奉主之禮。二明出家 以求志,變俗以達道,豈得與世典同其禮敬?三明求 宗不順化。宗謂泥洹不變,其化盡為宅。不順化者,其 生可滅,其神可冥。冥神絕境,謂之泥洹。而不隨順於 生生化化,流動無窮之境。斯所以不事王侯,高尚其 事,豈復有所禮敬者哉!四明體極不兼應,謂歷代君 王體極之主,但務方內,而不可并御於方外,故曰不 兼應。天地之道,盡於運化,帝王之德,極於順通,與夫 獨絕之教,不變之宗,優劣明矣。若夫如來之道,則無 所不應矣。五明形盡神不滅,謂火之傳於薪,猶神之 傳於形;火之傳異薪,猶神之傳異形。方生方死,「往來 無窮。但悟徹者反本,惑理者逐物耳。」有頃,元篡位,即 下書曰:「佛法宏誕,所未能了。初推奉主之情,故令興 敬。今事既在己,宜盡謙光。諸道人勿復致禮也。」桓元 西奔,安帝自江陵還京師,輔國何無忌勸師候迎,師 稱疾不行。帝遣使勞問,師上書謝病,帝復下詔慰答。 師嘗講《喪服經》,雷次宗、宗炳等並執卷承旨。次宗後 著《義疏》,首稱雷氏,宗炳寄書責之曰:「昔與足下面受 於釋和尚,今便稱雷氏邪?」釋惠安患山中無刻漏,乃 於水上立十二葉芙蓉,因波隨轉,分定晝夜,以為行 道之節,謂之蓮花漏。僧徹善篇牘,嘗至山南,攀松而 笑,和風遠集,眾鳥悲鳴,超然有自得之趣。退諮於師 曰:「律禁管絃歌舞,若一吟一笑,可得為乎?」師曰:「苟以 亂意,皆為非法。」徹唯此而止。師居山三十年,跡不入 俗,唯以淨土,克勤於念。初十一年,澄心繫想,三睹聖 相,沉厚不言。後十九年七月晦夕,於般若臺之東龕, 方從定起,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有諸化 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 注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佛告之曰:「我以本 願力故,來安慰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又見佛馱、邪 舍、慧持、劉遺民在佛之側,乃揖師曰:「師志在先,何來 之晚?」師語法淨、惠寶曰:「吾始居此,十一年中,三見佛 相。今復見之,吾生淨土必矣。」又曰:「七日之期,斯為漸 矣。」即寢疾,製《遺誡》曰:「吾昔以知命之年,託業此山,自 審有必盡之期,便欲絕跡外緣,以求其志。良由性弱 於斷,遂令同趣相引,時賢過眷,情以類感,不覺形與 運頹。今年已八十三矣,仰尋違離之誨,俯慨自負之 心,徒令此生虛謝,以悼往疾之深。令於至時,露骸松 林之下,即嶺為墳,與土木同狀。此乃古人之禮,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