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0 (1700-1725).djvu/62

此頁尚未校對

受大戒,志行明敏,儀軌整肅。常慨經律舛闕,誓志尋 求。以晉隆安三年,發自長安,西度流沙,凡度七百餘 所,經歷三十餘國,持經南歸。青州刺史請留過冬。顯 曰:「貧道投身於不反之地,志在弘通,所期未果,不得 久停。」遂南造京師,就外國禪師佛馱跋陀於道場寺 譯出《摩訶僧祇律》《方等泥洹經》《雜阿毗曇心論》,垂百 餘萬言。顯出《大泥洹經》,流布教化,咸使聞見。有一家 失其姓名,居近朱雀門,世奉正化。自寫一部,讀誦供 養,無別經室,與雜書共屋。後風火忽起,延及其家,資 物皆盡,唯《泥洹經》儼然具存,煨燼不侵,卷色無改。京 師共傳,咸歎神妙。其餘經律未譯。後至荊州,卒於辛 寺,春秋八十有六。眾咸慟惜。其遊履諸國,別有大傳 焉。

慧嵬

按《高僧傳》:「慧嵬,不知何許人,止長安大寺,戒行澄潔, 多棲處山谷,修禪定之業。有一無頭鬼來,嵬神色無 變,乃謂鬼曰:『汝既無頭,便無頭痛之患,一何快哉』!鬼 便隱形,復作無腹鬼來,但有手足。嵬又曰:『汝既無腹, 便無五臟之憂,一何樂哉!須臾,復作異形,嵬皆隨言 遣之。後冬時,天甚寒雪,有一女子來求寄宿,形貌端』」 正,衣服鮮明,姿媚柔雅,自稱天女,以上人有德,天遣 我來,以相慰喻,談說欲言,勸動其意。嵬厥志貞確,一 心無擾,乃謂女曰:「吾心若死灰,無以《革襄》見試。」女遂 凌雲而逝。顧歎曰:「海水可竭,須彌可傾,彼上人者,秉 志堅貞。」後以晉隆安三年與法顯俱遊西域,不知所 終。

僧群

「按《高僧傳》:僧群,未詳何許人,清貧守節,蔬食誦經。後 遷居羅江縣之霍山,構立茅室。山孤在海中,上有石 盂,徑數丈許,水深六七尺,常有清流。古老相傳,云是 群仙所宅,群仙飲水不饑,因絕粒。後晉安太守陶夔 聞而索之,群以水遺夔,出山輒臰,如此三四,夔躬自 越海,天甚清霽,及至山,風雨晦暝,停數日,竟不得至」, 迺歎曰:「俗內凡夫,遂為賢聖所隔。」慨恨而返。群庵舍 與盂隔一小澗,常以木為梁,由之汲水。後時忽有一 折翅鴨,舒翼當梁頭就唼,群群欲舉錫撥之,恐畏傷 損,因此回還,絕水不飲,數日而終,春秋一百四十矣。 臨終向人說年少時經折一鴨翅,驗此以為現報。

寶逵

按《浙江通志》:晉寶逵晦跡武林山,號剎利禪師。寺中 印沙床照佛鑑,乃遺跡也。浙江驚濤激射湖上諸山, 逵密持祕咒。一夜有偉人黑冠朱衣謁曰:「弟子伍員, 憤心未雪,師慈心為物,敬聞命矣。」自是潮擊西興,浙 之東岸沙漲數里。

靜業

按《重慶府志》:「晉靜業,合州人,姓文,少業屠,有羊既乳, 將殺之,二羔銜刀伏門。業感歎,棄家為僧。忽大悟,作 頌曰:『昨日羅剎心,今日菩薩面。羅剎與菩薩,不隔一 條線』。」

懷玉

按《臨海縣志》:晉懷玉,姓高,邑人。今樓石村,其所居也, 號高玉禪師,居方山運水。遠溪,忽見一父老曰:「菴前 石下有泉也。」師舉錫,迸湧盈尺,乃入天柱山,即今湧 泉延恩寺。今塑像在寺,師真骨也。

寶掌

按《浙江通志》:六朝寶掌,中印度人。生時左手握珠,七 歲祝髮。魏晉間東游此土,謂眾曰:「吾有願住世千歲, 今年六百二十六矣。」尋抵建業,叩達磨開悟。東入浙, 憩龍唐回互峰之東,至今稱此峰曰寶掌。復由千頃 穿鴈岩,栖石竇,有「行盡支那四百州,此中偏稱道人 遊」之句。化後塔倏開,得金鎖骨,藏秦望山。

按《金華府志》:「千歲和尚結茅為庵,名岩曰寶掌。忽一 夕雷奔電掣,乃巨石突出庵前,因號為飛峰,終夕誦 般若。忽有五人居岩北之上,怪而問焉,乃曰:『弟子是 山中五通,特來聽經。因號為五通遊戲』。峰傍有石晏 岩,師晏坐凡十七年,一日屈指一千七十三歲矣。語 其徒惠雲曰:『吾將謝世,授以鉛汞之術』。」惠雲既傳丹 「術,築室東岩之下,九年丹成,能使頂開闔,神通自在, 龍虎皆伏,號伏虎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