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0 (1700-1725).djvu/8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按《高僧傳》:「法瑤姓楊,河東人。少而好學,尋問萬里。宋

景平中,來遊兗豫,貫極眾經,傍通異部。後聽東阿靜 公講,眾屢請覆述。靜歎曰:『吾不及也』。元嘉中過江,吳 興沈演之特深器重,請還吳興武康小山寺,首尾十 有九年,自非祈請法事,未嘗出門。居於武康,每歲開 講,三吳學者,負笈盈門。乃著《涅槃》《法華》《大品》《勝鬘》等」 《義疏》,大明六年,敕吳興郡禮致上京,與道猷同止新 安寺,使頓漸二悟,義各有宗,至便就講,鑾輿降蹕,百 辟陪筵。瑤年雖棲暮,而蔬苦弗改,戒節清白,道俗歸 焉。宋元徽中卒,春秋七十有六。時宋熙有曇瑤者,善 淨名、十住及莊老,又工草隸,為宋建平宣簡王宏所 重。

道猷附道慈 慧整 覺世

按《高僧傳》:道猷,吳人,初為生公弟子,隨師之廬山。師 亡,住臨川郡山,乃見新出《勝鬘經》,披卷而歎曰:「先師 昔義,闇與經同,但歲不待人,經集義後,良可悲哉!」因 注《勝鬘》,以翼宣遺訓,凡有五卷,文煩不行。宋文簡問 慧觀頓悟之義,誰復習之?答云:「生弟子道猷。」即敕臨 川郡發遣出京。既至,即延入宮內,大集義僧,命猷申 述頓悟。時競辯之徒,關責互起。猷既積思參元,又宗 源有本,乘機挫銳,往必摧鋒,帝乃撫几稱快。及孝武 登位,尢相歎重,乃敕住新安,為鎮寺法主。帝每稱曰: 「生公孤精絕照,猷公直轡獨上。可謂克明師匠,無忝 徽音。」宋元徽中卒,春秋七十有一。後有豫州沙門道 慈善《維摩》《法華》,祖述猷義,刪其所注《勝鬘》,以為兩卷, 今行於世。時杜多寶、慧整、長樂覺世並齊名比德。整 特精三論,為學者所宗。世善於《大品》及《涅槃》諸經,立 不空假名義。

慧通

按《高僧傳》,「慧通姓劉,沛國人。少而神情爽發,雋氣虛 元。止於冶城寺,每麈尾一振,輒軒蓋盈衢。東海徐湛 之、陳郡袁粲敬以師友之禮。孝武皇帝厚加寵秩,敕 與海陵、小建平二王為友。袁粲著《蘧顏論》示通,難詰 往反,著文于世。又製《大品勝鬘》《雜心》《毗曇》等義疏,并 《駿夷夏論》《顯證論》《法性論》及《爻象記》等,皆傳於世。宋」 昇明中卒,春秋六十三矣。

僧壉附道表

按《高僧傳》:「僧璩,姓朱,吳國人。出家為僧業弟子。總銳 眾經,尢明《十誦》,兼善史籍,頗製文藻。始住吳虎丘山, 宋孝武欽其風聞,敕出京師,為僧正悅眾,止於中興 寺。時有沙門僧定,自稱得不還果。璩集僧詳斷,令現 神足。定云:『恐犯戒故不現耳』。」璩案:律文有四因緣得 現神足:一、斷疑網,二、破邪見,三、除憍慢,四、成功德。定 既虛誑事暴,即日明擯璩,仍著《誡眾論》,以示來葉。璩 既學兼內外,又律行無疵,道俗歸依,車軌相接。少帝 准從受五戒,豫章王子尚崇為法友,袁粲、張敷並一 遇傾蓋。後移止莊嚴,卒於所住,春秋五十有八。述勝 鬘文旨,并撰《僧尼要事》兩卷,今行於世。時又有道表 律師,率直有高行,宋明帝敕晉熙王燮從請戒焉。

道儼附慧曜

按《高僧傳》:「道儼,雍丘小黃人。少有戒行,善於毗尼,精 研四部,融會眾家。又以律部東傳,梵漢異音,文頗左 右,恐後人諮訪無所,乃會其旨歸,名曰《決正四部毗 尼論》。後遊於彭城,弘通律藏,遂卒於彼,春秋七十有 五。」時棲元寺又有釋慧曜者,亦善十誦。

道慧

按《高僧傳》:「道慧姓張,潯陽柴桑人。年二十四出家,止 廬山寺。志行清貞,博涉經典,特稟自然之聲,故偏好 轉讀,發響合奇,製無定准,條章析句,綺麗分明。後出 都,止安樂寺,轉讀之名大盛京邑。晚移朱方竹林寺, 誦經數萬言,每夕諷詠,轉聞闇中有彈指唱薩之聲。 宋大明二年卒,春秋五十有一。」

僧饒附超明 明慧

按《高僧傳》:「僧饒,建康人,出家止白馬寺。善尺牘及雜 伎,偏以音聲著稱,擅名於宋武之世。響調優游,和雅 哀亮,與道綜齊肩。綜善三本,起及須大拏,每清梵一 舉,輒道俗傾心。寺有般若臺,饒常臺外梵轉,以擬供 養。行路聞者,莫不息駕踟躕,彈指稱佛。宋大明二年 卒,春秋八十六。時同寺復有超明、明慧,少俱為梵唄」, 長齋時轉讀,亦有名當世。

智宗

按《高僧傳》:「智宗,姓周,建康人。出家止謝寺。博學多聞, 尢長轉讀,聲至清而爽快。若乃八關長夕,中宵之後, 四眾低昂,睡蛇交至。宗則升座一轉,梵響干雲,莫不 開神暢體,豁然醒悟。大明三年卒,年三十一。時有慧 寶、道詮,雖非同時,作法相似,甚豐聲,而高調製用無 取焉。」宋明忽賞道詮,譏者謂逢時也。

僧慶

按《高僧傳》:「僧慶姓陳,巴西安漢人。家世事五斗米。道 慶生而獨悟,十三出家,止義興寺,淨修梵行,願求見 佛。先捨三指,末誓燒身,漸絕糧粒,唯服香油。大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