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1 (1700-1725).djvu/43

此页尚未校对

帝旨,延入京城,處之名寺,供給豐渥,即開皇十年冬 十月也。至止未淹,華言略悉。又奉別敕,令就翻經,移 住興善,執本對譯,允正實繁。所誦大小乘論,並是深 「要。至於宣解,大弘微旨。」此乃舊學,頻遣積疑。然而慈 恕立身,柔和成性,心非道外,行在言前。戒地夷而靜, 智水幽而潔,經洞字源,論窮聲意。加以威容詳正,勤 節高猛,誦響繼晨宵,《法言》通內外。又性好端居,簡絕 情務,寡薄嗜欲,息杜希求,無倦誨人,有踰利己。曾不 忤顏於賤品,輕心於微類。遂使未睹者傾心,暫謁者 欽敬。自居譯人之首,惟存傳授,所有覆疏,務存綱領。 煬帝定鼎東都,敬重隆厚,至於佛法,彌增崇樹。乃下 敕於洛水南濱上林園內置翻經館,搜舉翹秀,永鎮 傳法,登即下徵,笈多並諸學士並預集焉。四事供承, 復恆常度,致使譯人不墜其緒,成簡無替於時。及隋 綱云頹,郊壘煙搆,梵本新經,一時斯斷。笈多蘊其深 解,遂闕。陳弘始於開皇中歲,經至大業末年二十八 載。所翻經論七部,合三十二卷,即《起世緣生》《藥師本 願》、「攝大乘菩提資糧」等是也。並文義澄潔,華質顯暢。 至武德二年終於洛汭。初,笈多翻《普樂經》一十五卷, 未及練覆,值偽鄭淪廢,不暇重修。今卷部在京,多明 八相等事。有沙門彥琮,內外通照,華梵並聞,預參傳 譯,偏承提誘。以笈多遊履,具歷名邦,見聞陳述,事逾 前傳。因著《大隋西國傳》一部,凡十篇。本傳:一方物,二 時候,三居處,四國政,五學教,六禮儀,七飲食,八章服, 九寶貨,十盛列山河國邑人物,斯即五天之良史,亦 乃三聖之宏圖。故《後漢·西域傳》云:「靈聖之所降集。賢 懿之所挺生者」是也。詞極綸綜。廣如所述。

彥琮附行矩

按《續高僧傳》:「彥琮俗姓李氏,趙郡柏人人也。世號衣 冠,門稱甲族。少而聰敏,才藻清新,識洞幽微,情符水 鏡。遇物斯覽,事罕再詳。初投信都僧邊法師,因試令 誦《須大拏經》,減七千言,一日便了。更誦《大方》等經,數 日一度。邊異之,至於十歲,方許出家。改名道江。以慧 聲洋溢,如江河之望也。聽《十地論》,榮譽流振。州邑所」 推,十二在巏。山,誦《法華經》,不久尋究,便遊鄴下,因 循講席,乃返鄉寺講《無量壽經》。時太原王劭任趙郡 佐,寓居寺宇,聽而仰之,友敬彌至。齊武平之初,年十 有四,西入晉陽,且講且聽。道張汾朔,名布通儒。尚書 敬長瑜及朝秀盧思道、元行恭、邢恕等,並高齊榮望, 欽挹風猷,同為建齋,講《大智論》,親受披導,歎所未聞。 及齊后西幸晉陽,延入宣德殿,講《仁王經》。國統僧都 用為承奉,聽徒二百,並是英耄。帝親臨御筵,文武咸 侍。皇太后及以六宮同昇法會,敕侍中高元海扶琮 昇座,接侍上下。而神氣堅朗,希世驚嗟,析理開神,咸 遵景仰。十六遭父憂,厭辭名聞,遊歷篇章,爰逮子史, 頗存通閱。右僕射楊休之與文林館諸賢,交款情狎, 性愛恬靜,延而方造。及初進具,日次晡時,戒本萬言, 誦試兼了。自爾專習律檢,進討行科。及周武平齊,尋 蒙延入,共談元籍,深會帝心,敕預通道觀學士。時年 二十有一,與宇文愷等周代朝賢,以大《易》《老》《莊》陪侍 講論。江便外假俗衣,內持法服,更名彥琮。武帝自纘 道書,號《無上祕要》,於時預霑綸綍,特蒙收採。至宣帝 在位,每醮必累日,通宵談論之際,因潤以正法,時漸 融泰,頗懷嘉賞。授禮部等官,並不就。與朝士王劭、辛 德源、陸開明、唐怡等,情同琴瑟,號為「文外元友。」大象 二年,隋文作相,佛法稍興,便為諸賢講釋《般若》。大定 九年正月,沙門曇延等同舉奏度,方蒙落髮,時年二 十有五。至其年二月十三日,高祖受禪,改號開皇。即 位講筵,四時相繼,長安道俗,咸萃其塵。因即通會佛 理,邪正沾濡沐道者萬計。又與陸彥師、薛道衡、劉善 經、孫萬壽等一代文宗,著《內典文會集》。又為諸沙門 撰唱導法,皆改正舊體,繁簡相半,即現傳習,祖而行 之。開皇三年,隋高幸道壇,見畫老子化胡像,大生怪 異,敕「集諸沙門道士,共論其本。又敕朝秀、蘇威、楊素、 何妥、張賓等,有參元理者,詳計奏聞。」時琮預在此筵, 當掌言務,試舉大綱,未及指覈,道士自述,陳其矯詐, 因作《辨教論》,明道教妖妄者有二十五條,詞理援據, 宰輔褒賞。其年西域經至,即敕翻譯。既副生願,欣至 泰然。從駕東巡,旋途并部。時煬帝在藩,任總河北,承 風請謁,延入高第,親論往還,允愜懸佇,即令住內堂, 講《金光明》《勝鬘》《般若》等經。又奉別教,撰修文疏,契旨 卓陳,雅為稱首。又教住大興國寺,爾後王之新詠舊 敘,恆令和之。又遣蕭慤、諸葛穎等群賢迭往參問,談 對名理,宗師有歸。隋秦王俊作鎮太原,又蒙延入,安 居內第,敘問殷篤。琮別夜寐夢見黃色大人,身長三 丈,執玻璃。授云:「碗內是酒。」琮於夢中跪受之,曰:「蒙 賜寶器,非常荷恩。但以酒本律禁,未敢輒飲。」寤已,莫 知其由。及後王躬造觀音畫像,張設內第,身量所執, 宛同前夢。於是私慰素抱,悲慶交并。至十二年,敕召 入京。後掌翻譯,住大興善,厚供頻仍。時文帝御㝢,盛 弘三寶,每設大齋,皆陳懺悔。帝親執香爐,琮為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