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2 (1700-1725).djvu/3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一百五十六卷目錄

 僧部列傳三十二

  唐八

  法融        智巖

  那提三藏      善伏

  解脫附普明 僧奣法嚮

  惠明        惠主

  智保        智詵

  智首        惠璡附滿德 善智 真懿 敬道

  法礪        元琬附僧伽

神異典第一百五十六卷

僧部列傳三十二

唐八

法融

按《續高僧傳》:「法融姓韋,潤州延陵人。年十九,翰林墳 典探索將盡,而姿質都雅偉秀。一朝喟然歎曰:『儒道 俗文,信同糠秕,般若止觀,實可舟航』。遂入茅山,依炅 法師,剃除周羅,服勤請道。炅譽動江海,德誘幾神,妙 理真筌,無所遺隱。融縱神挹酌,情有所緣,以為慧發 亂縱,定開心府,如不凝想,妄慮難摧。乃凝心宴默于」 空靜林。二十年中,專精匪懈,遂大入妙門。《百八總持》, 樂說無盡,趣言《三一》,懸河不窮。貞觀十七年,於牛頭 山幽栖寺北巖下,別立茅茨禪室,日夕思擇,無缺寸 陰。數年之中,息心之眾百有餘人。初構禪室,四壁未 周,弟子道綦、道憑于中攝念。夜有一獸,如羊而入,騰 倚揚聲,腳蹴二人,心見其無擾,出庭宛轉而遊。山有 石室,深可十步,融于中坐,忽有神蛇長丈餘,目如星 火,舉頭揚威。于室口經宿,見融不動,遂去。因居百日。 山素多虎,樵蘇絕人,自融入後,往還無阻。又感群鹿 依室聽伏,曾無懼容。有二大鹿直入,同僧聽法,三年 而去。故慈善根力,禽獸來馴,乃至集於手上而食,都 無驚恐。所住食廚,基臨大壑,至於激水,不可環階。乃 顧步徘徊,指東嶺曰:「昔遠公拄錫,則朽壤驚泉,耿將 整冠則枯甃還滿,誠感所及,豈虛語哉!若此可居,會 當清泉自溢。」經宿東嶺,忽湧飛泉,清白甘美,冬溫夏 冷。即激引登峰,趣釜經廊,此水一斗,輕餘將半。又二 十一年十一月,巖下講《法華經》,於時素雪滿階,法流 不絕,於凝冰內獲花二莖,狀如芙蓉,燦同金色,經於 七日,忽然失之,眾咸嘆仰。永徽三年,邑宰請出建初 講揚《大品》,僧眾千人,至《滅諍品》。融乃縱其天辯,商榷 理義。地忽大動,聽侶驚波,鐘磬香床,並皆搖蕩。寺外 道俗,安然不覺。顯慶元年,司功蕭元善再三邀請,出 往建初。融謂諸僧曰:「從今一去,再踐無期。離合之道, 此常規耳。」辭而不免,遂出山門,禽獸哀號,逾月不止。 山澗泉池,擊石湧沙,一時填滿。房前大桐四株,五月 繁茂,一朝彫盡。至二年閏正月二十三日,終於建初, 春秋六十四。道俗哀慕,宮僚軫結。二十七日窆於雞 籠山,幢蓋笳簫,雲浮震野,會送萬有餘人。初,融以門 族五百為延陵之望,家為「婚聘,乃逃隱茅岫,炅師三 論之匠,依志而業。又往丹陽南牛頭山佛窟寺,現有 辟支佛窟,因得名焉。有七藏經書:一佛經,二道書,三 佛經史,四俗經史,五醫方圖符。昔宋初有劉司空造 寺,其家巨富,用訪寫之,永鎮山寺,相傳守護,達於貞 觀十九年。夏旱失火,延燒五十餘里,二十餘寺并此 七藏,並同煨燼。」嗟乎回祿!事等建章,道俗悼傷,深懷 惻愴。初融住幽棲寺,去佛窟十五里,將事尋討,值執 藏顯法師者,稽留日夕,諮請經久,許之。乃問融所學, 並探材術,遂寄詩達情,方開藏給。融即於內外尋閱, 不謝昏曉,因循八年,抄略粗畢。還隱幽棲,閉關自靜。 房宇虛廓,惟一坐敷。自餘蔓草苔莓,擁結坐床。「塵高 二寸,寒不加絮,暑絕追涼,藉草思微,用畢形有。」然而 吐言包富,文藻綺錯,須便引用,動若珠聯,無不對以 宮商,元儒兼冠。初出幽棲寺,開講大集,言詞博遠,道 俗咸欣。永徽中,江寧令李修本,即右僕射靖之猶子, 生知信向,崇重至乘欽融嘉德,與諸士俗步往幽樓, 請出州講。融不許,乃至三返方遂之舊齒未之許後, 銳所商榷。及登元座,有光前傑,答對若雲雨,寫送等 懸河,皆曰「聞所未聞,可謂中興大法於斯人也。」聽眾 道俗三千餘人,講解大集,時稱榮觀。爾後乘茲雅聞, 相續法輪,邑野相趨,庭宇充時有前修負氣,望日 盱衡,乍聞高價,驚惶忿怒,來至席端,昌言徵責。融辭 以寡薄,不偶至人。隨問遣答,然猶謙挹,告大眾曰:「昔 如來說法,其理猶存,人雖凡聖,義無二准。何為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