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2 (1700-1725).djvu/41

此页尚未校对

「汝無神習,止可長生,龕前取藥服之可得延壽。」明懷 疑不決,後又告曰:「藥名長松,汝何不服?此藥無毒。」明 便依言服之。又告同行諸僧,已騰空而去,厥處見在, 去恆嶽目矚相接。又有僧奣禪師者,住欣州秀容建 國寺,恆於定襄來望人山南,坐禪餌藥。年將八十,道 俗尊仰,不知志入何法,而興嘆者,號「不可思議。」入其 山靈泉,望跡石上,見在祈福者眾。永徽中,有人無目, 不知何來,彈琵琶,誦《法華》一部,向望人山,手彈口誦, 以娛此山,亦不測其然。

法嚮

按《續高僧傳》:「法嚮姓李,揚州海陵葛岡人。形長八尺, 儀貌魁傑,眉目秀異。立性威嚴,言不妄發。足下有黑 子,圓淨分明。相者曰:『長為軍將,仍有重名於天下也』。 年十六,辭親出家,即事精苦,與人卓異,尼嫗參禮,未 嘗與言。戒行清淨,誦《法華通》。攝山棲霞寺恭禪師住 法後賢,眾所歸仰,承名延致,於寺側立法華堂,行智」 《者法華懺》。嚮依法行《三七》專注,大獲瑞應,知而不言。 恭既入京,嚮還江北,海陵、寧海二縣各延供養。隋末, 海陵大寧寺僧智喜開房延入,於中靜坐。晝臥驚起 曰:「火發。」喜四出顧視了無。嚮曰:「吾患耳妄聞耶?」明日 晝驚,如此三度,遂東還寧海。去後李子通賊破縣燒 寺,如所告焉。大蟲傷害,日數十人,乃設禳災大齋,忽 有一虎入堂,搏一人將去,嚮逐後喚住何造次今為 檀越設齋,可放此人。依言即放。諸虎大集,以杖扣頭 為說法,於是相隨遠去。又欲往天台尋智者古跡,謂 弟子曰:「吾雖欲至天台而不達,在江南一山中,西北 望見一城。及過江至江陰縣,道俗留連,於縣東南山 起寺,號曰定山」,便經年稔,後天下漸安。又還海陵鹽 亭,百姓留之。有小孤山,出地百仞,四面無草木,於前 立寺,名為正見處之。貞觀四年冬初謂門人曰:「吾與 汝別,近夢惡,將不起矣。」遂臥二十日,忽起索湯,盥浴 剃髮,自辰至酉,面西而終,年七十八。將終,謂弟子曰: 「吾願以身施諸鳥獸,此無林木,食若不盡,穢人眼目。 可埋山西南。」及依往埋掘,便值石磐礡,無由。又更試 掘,遂得一處凹陷石上,恰得容身,因厝中置塔其上。 嚮生常日頭陀,林野馴伏猛獸,觀想西方,口唱南無 佛,不多說法,隨緣一兩句,有災祥者令避,託以夢想 所見。貞觀二年,有常州人往幽州,見一女人,問「海陵 嚮禪師健不?」又問:「識耶?」答:「不識。」女人以烏絲布頭巾, 用寄嚮師。此人遇患,經年不至。嚮預知之,每嘆息:「那 不至耶?」人至江陰,附頭巾於海陵。人將至其處,乃令 弟子迎之。恰至門首相值,以巾付還。嚮得巾,執玩咨 嗟,裂破付弟子,各得一片。有不得者,貞觀三年,天下 大括,義寧私度,不出者斬。聞此咸畏,得頭巾者,並依 還俗。其不得者,見今出家。其年大雪深數尺,告弟子 曰:「吾須新菜。」弟子曰:「雪深叵得。」曰:「上山求之,可有。」如 言,上山數里,至一樹下,皆是青菜,取之而返,預知皆 如此也。

惠明

按《續高僧傳》:「惠明姓王,杭州人。少出家,遊道無定所。 時越州敏法師聚徒揚化,遠近奔隨。明於法席二十 五年,眾侶千僧,解元第一。持衣大布二十餘載,時共 目之青布明也。翹勇果敢,策勤無偶。後至蔣州巖禪 師所,一經十年,諮請禪法。在山禪念,經雪路塞,七日 不食。念言:『吾聞不食七日便死,今明知業也。若業自』」 在,可試知之。以繩自懸於高崖,怳怳如人割斷,因落 崖底,如人擎置,一無所損。復至荊州四望山,頭陀二 虎交鬥,自往分解,冬夏一服,行止形俱,所去無戀。即 經所謂「如鳥凌空」,喻斯人矣。誦《思益經》,依經作業。近 龍朔年,從南山出,至京遊觀,與其言論,無得為先。不 久旋返,云往江曲,依閑修道,莫知定所。

惠主

按《續高僧傳》:「惠主俗姓賈氏,始州永歸縣人。六歲出 家,為斌法師弟子。後令誦遺教,一夕便度。以經驗師, 多有乖越,便舍之而往姜律師所誦法華經寺東房 中,講於俗律,試聽一遍,性若曾聞。乃問十關,無能解 者。刺史已下,闔州白黑,皆往諮問,莫不歸伏。始州一 部祖宗道眾,即為州內律主,受菩薩戒。既爾約束,以 佛為師,尚不敬天,況復神道。」於是佛法方得開弘。於 黃安縣造寺七所,梓潼縣造十寺,武連縣造三寺,從 彼至今,方將盛矣。初主登冠,欲受具足,當境無人,乃 入京選德,於甘露寺受戒。唯聽《四分》,餘義旁通。夢見 三日三夜,天地闇冥,眾生無眼,過此忽明,眼還明淨, 覺已汗流。一百日後,周毀經道,方知徵應。即返故鄉, 南山藏伏,唯食松葉,異類禽獸,同集無聲。或有山神 送茯苓甘松香來,獲此供養。六時行道,禽獸隨行,禮 佛誦經,似如聽仰。仍為幽顯受菩薩戒。後有獮猴群 共治道主曰:「汝性躁擾,作此何為?」曰:「時君異也,佛日 通也。」深怪其言。尋爾更有異祥,龍飛獸集,香氣充山, 其類眾矣。後有八人採弓材者,甚大驚駭,便慰主曰: 「聖君出世,時號開皇矣。」即將出山,以事奏聞,蒙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