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2 (1700-1725).djvu/55

此页尚未校对

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天地於事可明,陰陽在生 有驗,此理數然也。不云有道,先天地生,道既莫測,從 何能生佛?故《車引》云:「在己為德,及物為道。」殷仲文云: 「德者,得也,道者,由也。言得孝在心,由之而成也。」《論衡》 云:「立身之謂德,成名之謂道。」道德也者,為若此矣。卿 所言「道,寧異是乎?若異斯者,不足歸信。豈有頭戴金 冠,身被黃褐,鬢垂素髮,手把玉璋,別號天尊,居大羅 之上,獨名大道,治玉京之中,山海之所未詳,經史之 所不載。大羅既烏有之說,玉京本亡是之談。」言畢下 座,舉朝屬目。此時獨據詞宗餘術,無為而退,一席揚 扇,萬代舟航。可尚可師,立功立事。近假叨「幸之力,遠 庇護念之恩也。」貞觀元年,乘以銜荷持命,義須崇善, 奉為聖上於勝光寺起舍利寶塔,像設莊嚴,備諸神 變,井建方等道場,日夜六時,行坐三業。以貞觀四年 十月二十日終於舊房,春秋七十有六。門人道璋,先 奉遺告,於南山谷口焚之,私斂餘灰,還於勝光起塔。 沙門法琳為製碑文,唯乘釋蒙據道護法為心,撫物 卹窮,彌留情曲,而詞辯無滯,文義俱揚,翻譯若流,有 逾宿誦。此之一術,歿後絕蹤,而身歷三朝,政移六帝, 頻昇中殿,面對天顏,神氣蕭散,映徹牆仞,自見英德, 莫不推焉。又卿士王公,妃嬪庶族,皆稟淮香,申明供 禮,所講《涅槃》《般若》、金鼓、《維摩》、地持、成實等各數十遍。 璋即乘之猶子也,少所恭奉,立性誠慤,偏能唄讚,清 囀婉約,有勢於時。每為都講,亦隸倫則。京邑後附,多 響其塵云。

智實附普應 法行

按《續高僧傳》:「智實,俗姓邵氏,雍州萬年人也。童稚之 時,襟期超異,預有談論,必以佛理為言。先十一出家, 住大總持寺,聽敘元奧,寺眾器之。隨以小緣,而能通 暢宏遠。自《涅槃》《攝論》《俱舍》《毗曇》皆鏡其深義,開其關 鑰。兼以思力堅明,才氣雄毅。武德之歲,初平鄭國,三 大法師惠乘、道宗、辯相等西赴京師。主上時為秦王」, 威明宇內,志奉釋門。乃請前三德并京邑能論之士 二十餘僧,在弘義宮通宵法集。實年十三,最居下座。 上命令對論,發言清卓,驚絕前聞。新至諸僧,無敢繼 響。上及諸王異聲同歎曰:「此小師最俊烈,後必紹隆 三寶矣。」實眉間白毫可長數寸,光映頦顙,沙門吉藏 摩其頂。𪭺其毫曰:「子有異相,當躡跡能仁。恨吾老矣, 不見成德。」武德七年,獫狁孔熾,屢舉烽爟,前屆北地, 官軍相距。有僧法雅,夙昔見知,武皇通重,給其妻媵, 任其𠍴溢,僧眾惘然,無敢陳者。奏請京寺驍悍千僧, 用克軍伍,有敕可之。雅即通聚簡練,別立團隊,既迫 王威,寂無抗抵實。時年二十有一。深究雅懷,恐興異 度,事或彰陳,必累大法。乃致書於《雅》曰:「與子同生像 季,共屬陵遲,悲六道之紛然,愍四生之未悟。子每遊 鳳闕,恒遇龍顏,理應灑甘露於帝心,廕慈雲於含識。 何乃起善星之勃見,鼓調達之惡心,令善響沒於當 時,醜跡播揚於後代。豈不以朝含安忍,省納芻蕘,恣 此愚情,述斯頑見,嗟于可悲,實傷其類。且自多羅既 斷,終不更生,析石已分,義無還合,急持衣缽,早出伽 藍,使清濁異流,蘭艾殊列,則使群臣息於譏論,梵志 寂於謗聲,定水曀而更通,慧燈晦而還照。此言至矣, 想見如流。」雅得書逾怒,科督轉切,備辦軍器,剋日將 發,實騰入,其眾大哭,述斯乖逆,壞大法輪,即是魔事。 預是千僧同時號叫,聽者寒心下淚。實遂擒撮法雅, 敺擊數拳,告云:「我今降魔,使邪正有據。」雅以事聞,帝 云:「此道人大麤,付法推劾。」即被枷禁,初無怖色。將欲 加罪,僕射蕭瑀等奏稱精進有聞。敕乃罷令還俗,所 選千人,並停復寺。實雖處俗壤,而兵役得停,欣泰其 懷,曾無憾結。貞觀元年,敕遣治書侍御史杜正倫檢 校佛法,清肅非濫。實恐法雅猶乘先計,濫及清徒,乃 致書於杜使曰:「沈俗僧智實《白實》,懷橘之歲,涉清信 之名;採李之年,染息慈之位。雖淺智褊能然,敢希先 達。竊見化度寺僧法雅,善因曩世,受果今生,如安上 之遊秦,似遠公之入晉。理應守護鵝之行,持結草之 心。思報皇王之恩,奉酬覆載之德。乃於支提靜院,恒 為宰殺之坊,精舍林中,鎮作妻孥之室。脫千僧之服, 四海愴動地之悲;謗七佛之經,萬國嗟訴天之怨。自 漢明感夢,摩騰入洛已來,無所名人頗曾聞也。皇帝 受禪,撫育萬方,欲使王道惟清,法海無穢。公策名奉 節,許道亡身,除甘蔗之災,拔空腹之樹,使禪林鬱映, 慧苑扶疏,慕實嘉聲,震於邦國,寧可忍斯邪佞,仍捧 缽於祗洹;棄我貞廉,絕經行於靈塔。龍門深濬,奉見 無由;天意高懸,流問何日?惟公鑒同水鏡,智察幽微, 仰願拯驚翼於華箱,濟涸鱗於窮轍。輕以干陳,但增 悚懼。」後法雅竟以狂狷被誅,倫以事聞,乃下敕云:「智 實往經論告,法雅預知麤勃。自還俗已來,又不虧戒 行,宜依舊出家。」因返寺房,綜括前業,捃討幽致,有譽 京室。十一年,駕往洛州,下詔云:「老君垂範,義在清虛; 釋迦貽則,理存因果。求其教也,汲引之跡殊途;求其 宗也,弘益之風齊致。然大道之行,肇於邃古,源出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