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2 (1700-1725).djvu/88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一百六十一卷目錄

 僧部列傳三十七

  唐十三

  義淨           金剛智

  不空附慧朗      善無畏附達摩掬多

  智慧           元覺

  道因附嵩公 寶暹 楷法師智賢附會寧

  覺救           覺護附順貞

  尊法           無極高附阿難律 木叉師 迦葉師

  極量           實叉難陀

  日照           天智

  慧智附明佺      寂友

  智通           智嚴

  寶思惟          菩提流志

  懷迪附般若力 善部末摩寂默

  蓮華精進

神異典第一百六十一卷

僧部列傳三十七

唐十三

義淨

按《宋高僧傳》:「義淨,字文明,姓張氏,范陽人也。髫齔時, 辭親落髮,遍詢名匠,廣探群籍,內外閑習。年十五,便 欲遊西域。仰法顯之雅操,慕元奘之高風,勤無棄時, 手不釋卷,弱冠登具,愈堅貞志。咸亨二年,年三十七, 方遂發足。初至番禺,得同志數十人,及將登舶,餘皆 退罷。淨奮勵孤行,備歷艱險。所至之境,皆洞言音。凡」 遇酋長,俱加禮重。鷲峰雞足,咸遂周遊;鹿苑、祇林,並 皆瞻屬,諸聖跡畢,得追尋。經二十五年,歷三十餘國。 以天后證聖元年夏,還至河洛,得梵本經、律、論近四 百部,合五十萬頌,金剛座真容一鋪,舍利三百粒。天 后親迎於上東門外諸寺,緇侶歌樂前導,敕於佛授 記寺安置焉。初與于闐三藏實叉難陀飜《華嚴經》,久 視之後,乃自專譯。起庚子歲至長安癸卯,於福先寺 及雍京西明寺譯《金光明最勝王》《能斷》《金剛般若》《彌 勒成佛》《一字咒王》《莊嚴王、陀羅尼》《長爪梵志》等經,根 本一切有部毘奈耶、《尼陀那目得迦》《百一羯磨攝》等, 掌中取因,假設《六門教授》等論,及龍樹《勸誡頌》,凡二 十部。北印度沙門阿你真那證梵文義,沙門波崙復 禮、慧表、智積等,筆受證文,沙門法寶、法藏、德感、勝莊、 神英、仁亮、大儀、慈訓等,證義成均,太學助教許觀監 護繕寫進呈。天后製《聖教序》,令標經首。暨和帝神龍 元年乙巳,於東洛內道場譯《孔雀王經》,又於大福先 寺出《勝光天子香王菩薩咒》《一切莊嚴王經》四部。沙 門盤度讀梵文,沙門元傘筆受,沙門大儀證文,沙門 勝莊利貞證義,兵部侍郎崔湜、給事中盧粲潤文正 字祕書監駙馬都尉楊慎交監護。帝深崇釋典,特抽 睿思,製《大唐龍興三藏聖教序》。又御洛陽西門宣示 群官新飜之經。二年,淨隨駕歸雍京,置飜經院於大 薦福寺居之。三年,詔入內與同飜經沙門九旬坐夏。 帝以昔居房部,幽厄無歸,祈念藥師,遂蒙降祉。荷茲 往澤,重闡洪猷,因命法徒更重傳譯於大佛光殿,二 卷成,文曰《藥師琉璃光佛本願功德經》。帝御法筵,手 自筆受。睿宗永隆元年庚戌,於大薦福寺出《浴像功 德經》《毗奈耶雜事》《二眾戒經》《唯識》《寶生》《所緣釋》等二 十部,吐火羅沙門達磨末「磨、中印度沙門拔弩《證梵 義》罽賓沙門達磨難陀《證梵文》居士東印度首領伊 舍羅《證梵本》沙門慧積居士中印度李釋迦度《頗多 語梵本》沙門文綱慧沼《利貞》《勝莊》愛同思恆《證義》元 傘《智積筆受》居士東印度瞿曇金剛迦溼彌羅國王 子阿順證譯。修文館大學士李嶠、兵部尚書韋嗣立、 中書侍郎」趙彥昭、吏部侍郎盧藏用、兵部侍郎張說、 中書舍人李乂二十餘人,次文潤色。左僕射韋巨源、 右僕射蘇瑰監護,祕書大監嗣虢王邕同監護。景雲 二年辛亥,復於大薦福寺譯《稱讚如來功德神咒》等 經,太常卿薛崇嗣監護。自天后久視迄睿宗景雲,都 飜出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又別撰《大唐西域求法 高僧傳》《南海寄歸傳》《內法傳》《別說罪要》《行法》《受用三 法》《水要法》《護命放生軌儀》,凡五部九卷。又出《說一切 有部跋窣堵》,即諸律中揵度跋渠之類,蓋梵音有楚 夏耳,約七十八卷。淨雖遍飜三藏,而偏攻律部,譯綴 之暇,曲授學徒,凡所行事,皆尚急護,漉囊滌穢,特異 常倫。學侶傳行,遍於京洛。美哉!「亦遺法之盛事也。」先 天二年卒,春秋七十九,法臘五十九。葬事官供。所出 跋窣堵,唯存真本,未暇覆疏而逼泥日。然其傳度經 律,與奘師抗衡。比其著述,淨多文性傳《密咒》最盡其 妙。二三合聲,爾時方曉矣。今塔在洛京龍門北之高 岡焉。

金剛智

按《宋高僧傳》:「跋日羅菩提,華言金剛智,南印度摩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