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2 (1700-1725).djvu/9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邑,止大慈恩寺,與元奘法師翻譯。校定梵本,兼充證

義。奘師偏獎賞之,每有難文,同加參酌,新翻弗墜,因 有力焉。慧日寺主楷法師者,聰爽溫贍,聲藹鴻都,首 建法筵,請開奧義。帝城緇俗,具來諮稟,欣焉相顧,得 所未聞。因研幾史籍,尤好《老》《莊》,咀其菁華,含其腴潤, 包四始於風律,綜五聲於文緒,故所講訓,內外該通。 其專業者,「《涅槃》《華嚴》《大品》《維摩》《法華》《楞伽》等經,《十地》 《地持》《毗曇》《智度》《攝大乘對法》《佛地》等論,及《四分》等律。」 其《攝論》《維摩》,仍著《章疏》,已而能事畢矣。示疾,終於長 安慧日寺,則顯慶三年三月十一日也。春秋七十二。 越明年正月,旋神座於益部。二月八日,窆於彭門光 化寺《石經》之側。道俗送葬,數有數千。弟子元凝等嗣 其香火。至龍朔中,中臺司藩大夫李儼製《碑》,歐陽通 書焉。

智賢附會寧

按《宋高僧傳》:「若那跋陀羅,華言智賢,南海波凌國人 也,善三藏學。麟德年中,有成都沙門會寧,欲往天竺 觀禮聖跡,泛舶西遊,路經波凌,遂與智賢同譯涅槃, 後分二卷。此於《阿笈摩經》內譯出,說世尊焚棺收舍 利羅等事,與《大涅槃》頗不相涉。譯畢,寄經達交州,寧 方之西域。至儀鳳年初,交州都督梁難敵遣使同會」 寧弟子運期。奉表進經入京。三年戊寅大慈恩寺沙 門靈會。於東宮啟請施行。運期奉侍其師。因心莫比。 師令齎經行化。故無暇影隨往西域也。

覺救

按《宋高僧傳》:佛陀多羅,華言覺救,北天竺罽賓人也。 齏多羅夾誓化支那,止洛陽白馬寺,譯出《大方廣圓 覺了義經》。此經近譯,不委何年,且隆道為懷,務甄詐 妄,但真詮不謬,豈假具知年月耶?救之行跡,莫究其 終。大和中,圭峰密公著疏判解,經本一卷,後分二卷 成部,續又為鈔,演暢幽邃。今東京、太原、三蜀盛行講 演焉。

覺護附順貞

按《宋高僧傳》:「佛陀波利,華言覺護,北印度罽賓國人。 忘身徇道,遍觀靈跡。聞文殊師利在清涼山,遠涉流 沙,躬來禮謁。以天皇儀鳳元年丙子,杖錫五臺,虔誠 禮拜,悲泣雨淚,冀睹聖容。倏焉見一老翁,從山而出, 作婆羅門語,謂波利曰:『師何所求耶』?波利答曰:『聞文 殊大士隱跡此山,從印度來,欲求瞻禮』。翁曰:『師從彼 國將《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來否?此土眾生多造諸罪, 出家之輩亦多所犯。佛頂神咒,除罪祕方,若不齎經, 徒來何益?縱見文殊,亦何能識?師可還西國,取彼經 來,流傳此土,即是遍奉眾聖,廣利群生,拯接幽冥,報 諸佛恩也。師取經來至,弟子當示文殊居處』。」波利聞 已,不勝喜躍裁抑悲淚向山更禮。舉頭之頃,不見老 人。波利驚愕,倍增虔恪,遂返本國,取得經迴。既達帝 城,便求進見。有司具奏,天皇賞其精誠,崇斯祕典,下 詔鴻臚寺典客令杜行顗與日照三藏於內共譯。譯 訖䞋絹三十匹,經留在內。波利垂泣奏曰:「委棄身命, 志在利人,請帝流行,是所望也。」帝愍其專切,遂留所 譯之經,還其梵本。波利得經,彌復忻喜。乃向西明寺, 訪得善梵語僧順貞,奏乞重翻,帝俞其請。波利遂與 順貞對諸大德翻出,名曰《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與前 杜令所譯者咒韻經文,少有同異。波利所願既畢,卻 持梵本入於五臺,莫知所之。或云:波利隱金剛窟,今 永興龍首岡有波利藏舍利之所焉。大曆中,南嶽雲 峰寺沙門法照,入五臺山禮金剛窟。夜之未央,剋責 撲地,忽見一僧,長七尺許,梵音朗暢,稱是佛陀波利, 問曰:「阿師如此自苦,得無勞乎?有何願樂?」照對曰:「願 見文殊。」曰:「若志力堅強,真實無妄,汝可脫履於板上, 咫尺聖顏,令子得見。」照遂瞑目,俄己入窟。見一院題 額云「金剛般若寺。」字體酋健,光色閃爍,其院皆是異 寶莊嚴,名目不暇。樓觀複沓,殿宇連延,罘罳密緻。鈴 鐸交鳴,可二百所。間有祕藏中鍼、《金剛般若》,并一切 經法,人物魁偉,殆非常所睹也。文殊大聖,處位尊嚴, 擁從旁午,宣言慰勞,分茶賦食訖,波利引之出去。照 苦乞在寺,波利不許。臨別勉之:「努力修進,再來可住。」 照還至板上,躡履迴眸之際,波利隱焉。

尊法

按《宋高僧傳》:尊法,西印度人也。梵云伽梵達磨,華云 尊法。遠踰沙磧,來扺中華,有傳譯之心,堅化導之願。 天皇永徽之歲,翻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 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一卷,經題但云「西天竺伽 梵達磨譯」,不標年代。推其本末,疑是永徽、顯慶中也。 又準《千臂經》序云:「智通同此三藏譯也。」法後不知其 終。

無極高附阿難律 木叉師 迦葉師

按《宋高僧傳》:「無極高,中印度人。梵云阿地翟多華云 無極高也。」出家氏族,未憑書之高。學窮滿字,行潔圓 珠,精練五明,妙通三藏。永徽三年壬子歲正月,自西 印度齎梵夾來屆長安,敕令慈門寺安置沙門大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