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3 (1700-1725).djvu/15

此页尚未校对

信安,地方千里,道俗受法者,殆出萬人。凡禮佛名經 一百遍,設無遮大會十筵,而入境住持,舉無與比。夫 稟法傳授,從佛口生。有門人法華、曇俊、崇默、龍興、崇 一、開元、智符,稱心崇義、香嚴、懷節、寶林洪霈、覺引、灌 頂,皆不傾油缽,無漏浮囊。《經》不云乎:「如栴檀林,栴檀 圍繞;如師子王,師子圍繞。」信儼之威神有在,而法主 之功德不刊。將知三界無安,百靈共盡,此生已適於 後息,他世應見於前心。以天寶「元載歲次壬午,緣化 已畢,十一月三日現疾於繩床,七日午時坐終於戒 壇院,春秋六十有八。」粵其月二十五日,窆於寺南秦 山之下。高樹雙塔,光明踰於白雲;列植千松,秀色羅 於明月。經始則神邕崇曉,住持則惟湛道昭,並躬護 聖場,親傳智印。其餘三千門人,五百弟子,承《般若》之 深法,受《毗尼》之密行。盡號顓門。無待彌勒。天寶十五 載歲次丙申。萬齊融述《頌德碑》焉。

德秀

按《宋高僧傳》:「德秀,俗姓孫氏,富陽人也。少出塵區,早 棲梵宇。當圓戒檢正,護浮囊匪定。常師留神律府,講 談之外,嘗哀鬼神乏食,恆以深更施其飲食,浙汭之 民,傾誠畏服。及終於定山,頗多靈異,則天寶初載也。 遷神座入塔。時天降舍利七顆,門人以瓶盛之,緘於 其塔。或發之,見秀齒上生舍利,紛紛而墜。後人還,累」 甓成浮圖。鄉人云。「恆有白蛇蟠屈。守塔樵牧之童無 敢近者。」

愛同

按《宋高僧傳》:「愛同俗姓趙氏,本天水人也。代襲冠冕, 弱齡挺拔,惠然肯來,為佛家子。具戒後講《彌沙塞律》, 遠近師稟,若鱗羽宗乎鯤鳳也。昔南宋朝罽賓三藏 覺壽譯成此律,因出羯磨一卷。時運遷移,其本零落, 尋求不獲,學者無依。同遂於《大律》之內抄出羯磨一 卷。彼宗學者,盛傳流布,被事方全。孝和之世,神龍中」, 盛重翻宣,同與文綱等參預譯場,推為證義。義淨所 出之經,同有力焉。著《五分律疏》十卷,復遺囑西明寺 元通律師,重施潤色。後安史俶擾,焚燎喪寺,今無類 矣。

詮律師

按《宋高僧傳》:「詮律師者,五臺縣人也。綵服出家,冠年 受戒。儀則清雅,眾稟綱繩。習毗尼宗,祕菩薩行。詮除 訓徒外,守默無撓,遠近有事,靡不豫知,人謂為得他 心通也。一食終日,敝衣遮體,不貯顆粒,房無縷綜。其 強本節用,造次不可及也。入滅之日,祥雲鬱密,天樂 錚鏘,闔寺僧徒,皆聞異香。」馥乃召集寺眾,執手告 辭,囑累門人,跏趺而滅云。

法慎

按《宋高僧傳》:「法慎,姓郭氏,江都人也。孩抱之歲,誓志 空門,親愛所鍾,志不可奪。從瑤臺成律師受具戒,依 太原寺東塔,體解律文,絕其所疑,時賢推服。或一言 曲分於象表,精理自得於環中,聲振京師,如晞愛日。 諸寺眾請綱領,乃默然而東歸。既還揚都,俯允群願, 恆誦《金剛般若經》、如意輪般若佛心,我得此心,眾生 亦得如意勝願我如此,願眾生亦如。」謂《天台止觀》,包 一切經義,東山法門,是一切佛乘。色空兩忘,定慧雙 照,不可得而稱也。慎暑不攝齊,食不求飽,居不易坐。 四方捨施,歸於大眾;一身有無,均於最下。朝廷之士, 御命往還,路出維揚,終歲百數。不踐門閾,以為大羞。 仰承一盻,如洗飢渴。慎與人子言,依「於孝,與人臣言 依於忠,與人上言依於仁,與人下言依於禮。」佛教儒 行,合而為一。學者流誤,故親校經論,延來者聽受,故 大起僧坊;將警群迷,故廣圖菩薩因地;善護諸命,故 曲濟眾生壽量;以文字度人,故工於翰墨;以法皆佛 法,故兼采儒流;以我慢為防,故自負衣缽;以規矩為 任,故綱正緇林;以發揮道宗,故上行恭禮;以感慕遺 跡,故不遠他邦;以龍象參議,故再至京國;以軌度端 明,故研精律部焉。黃門侍郎盧藏用,才高名重,罕於 推挹,一見於慎,慕味循環,不能離坐。退而歎曰:「宇宙 之內,信有高人。」黃門於院中,置以經藏,嚴以香燈,天 地無疆,像法常在。太子少保陸象先、兵部尚書畢構、 少府「監陸餘慶、吏部侍郎嚴挺之、河南尹崔希逸、太 尉房琯、中書侍郎平章事崔渙、禮部尚書李憕、辭人 王昌齡、著作郎綦毋潛,僉所瞻奉,願同灑掃」,感動朝 宰如此。以天寶七載十月十四日,晨興盥漱,就胡床 跏趺,心奉西方。既曛而滅於龍興寺別院。春秋八十 三,夏六十二。緇素弟子,北距泗、沂,南踰嶺徼,望哭者 千族,會葬者萬人。其上首曰會稽曇一、閩僧懷一、南 康崇叡、晉陵義宣、錢塘譚山寺惠鸞、洛京法瑜、崇元 鶴林寺法勵、法海、維揚惠凝明、幽靈祐靈一等,罔不 成樂說辯才,入《法華》三昧,眾所知識,物之依怙。「天上 甘露,正味調柔;人中象王,利根成熟。音樂樹下,長流 福慧之泉;雪山峰頂,仰見清涼之月。金剛決定,煩惱 無餘;優曇開敷,香潔盈滿。」法施之恩,郡居之感,哀奉 色身,經始靈塔於蕪城西蜀岡之原,像教也。幽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