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3 (1700-1725).djvu/38

此页尚未校对

按《宋高僧傳》:「靈祐,俗姓趙,祖父俱福州長溪人也。祐 丱年戲於庭前,仰見瑞氣祥雲,徘徊盤鬱,又如天樂 清奏,真身降靈。衢巷諦觀,耆艾莫測。俄有華巔之叟, 狀類罽賓之人,謂家老曰:『此群靈眾聖標異,此童佛 之真子也,必當重光佛法』。久之,彈指數四而去。」祐以 椎髻短褐,依本郡法恆律師,執勞每倍於役。冠年剃 髮,三年具戒。時有錢塘上士義賓,授其律科。及入天 台,遇寒山子於途中,乃謂祐曰:「千山萬水,遇潭即止。 獲無價寶,賑恤諸子。」祐順途而念,危坐以思。旋造國 清寺,遇異人拾得,申繫前意,信若合符。遂詣泐潭,謁 大智師,頓了祖意。元和末,隨緣長沙,因過大溈山,遂 欲棲止。山與郡郭,十舍而遙,敻無人煙,此為獸窟,乃 雜猿猱之間,橡栗充食。浹旬有山民見之,群信共營 梵宇。時襄陽連率李景讓統攝湘潭,願預良緣,乃奏 請山門號「同慶寺。」後相國裴公相親道合祐為遭會 昌之澄汰,又遇相國崔公慎由,崇重加禮。以大中癸 酉歲正月九日盥漱畢,敷座瞑目而歸滅焉。享年八 十三,僧臘五十九。遷葬於山之右梔子園也。《四鎮北 庭》行軍涇原等州節度使右散騎常侍盧簡求為碑, 李商隱題額焉。

元策

按《宋高僧傳》:「元策,俗姓魯,會稽人也。幼隨父商估赴 天台山光明會,乃隋朝智顗禪師立教。年別九月,遠 近州邑黑白二眾鳩聚。策睹殊異,遂於禪林寺智廣 師下出家遊方,見江西大寂,頓開翳障。及遍參問,睹 黃陂九井山奇秀,乃結茅為舍,學侶若蟬之走明也。 或慰策曰:『師之耐寂寞如此乎』?策曰:『致道者忘心矣, 吾樂甚哉』。」以大中八年現寂而滅。續敕諡大師曰圓 寂,塔名智覺焉。

寰中

按《宋高僧傳》。寰中。姓盧氏。河東蒲坂人也。稟靈特異。 挺質殊倫。身支「亭,頂骨圓峻,其聲若鐘響,其色猶 脂凝。學通終古,辭實豐贍。」年二十五,隨計中甲科,然 未塞其懷,復思再捷。無何遭母之憂,遂廬於墓所。及 服闋,徑往北京童子寺出家,二稔未周,諸經皆覽。明 年往嵩嶽登戒,肄習律部,於茲博通。忽慕上乘,決往 百丈山,深得元旨。後隱南嶽常樂寺,結茅於山椒。諫 議大夫崔公深重其操,因別立方丈,虞淵景晞,一飯 永日。然其乏水,羸瓶遠求。俄爾深宵,有虎嗥嘯廬側。 詰旦視之,果濫泉坼地而湧,足其汲用。後之杭,浙江 之北有山號「大慈。」居未久,檀信爰臻,旋成巨院,四方 僧侶,參禮如雲。屬武宗廢教,中衣短褐,或請居戴氏 別墅焉。大中壬申歲,太守劉公首命剃染,重盛禪林。 壬午歲二月十五日,囑累聲畢而終。時漸溽暑,驗其 身一無變異,而頂門燠潤。冬窆於塔所,享年八十三, 法臘五十四。有說常樂寺山虎跑泉,當中公滅日,忽 焉乾涸,異哉!止資中之受用耳。至乾符丁酉歲,敕諡 大師號「性空」,塔名「定慧」也。縉雲太守段成式為真讚 焉。

寰普

按《宋高僧傳》:「寰普者,不知何許人也。稟形淳粹,克性 謙沖。居於醜夷,下風請業,汪汪然,其識度,輒難擬議。 具戒之後,經論溫尋。然後杖錫南遊澧陽,遇夾山而 得心契。有參學舉問,垂手攜歸,不使一機,失其開誘。 其所不薦,勸令披覽經法,亦近秀寂之遺風耳。」

日照

按《宋高僧傳》:「日照姓劉氏,岐下人也。家世豪盛,幼承 庭訓,博覽經籍,復於莊老,而宿慧發揮,思從釋子。即 往長安大興善寺曇光法師下,稟學納戒,傳受經法, 靡所不精。因遊嵩嶽,問圓通之訣,欣然趨入。後遊南 嶽,登昂頭峰,直拔蒼翠,便有終焉之志。庵居二十載。 屬會昌武宗毀教,照深入巖窟,飯栗飲流,而延喘息。」 大中宣宗重興佛法,率徒六十許人,還就昂頭山舊 基結苫蓋,構舍宇。復居一十五年,學人波委,咸通中 示滅,春秋一百八歲。至三年二月三日入塔,立碑存 焉。天下謂其禪學為「昂頭照」是歟。

宣鑒

按《宋高僧傳》,「宣鑒姓周氏,劍南人也。生惡葷羶,少多 英敏。宿齎異操,懇願出塵。大龍不屈於小庭,俊鶚必 騰其層漢。既除美飾,當預僧流,從受近圓,即窮律藏。 其諸性相,貫習偕通。聞重湖間,禪道大興,乃抗志雲 遊,造龍潭信禪師,則石頭宗師之二葉也。始唯獨居 一室,鑒強供侍之。一夕,龍潭持一枝火授鑒,鑒接而」 行數步,且曰:「久聞龍潭到來。」龍之與潭俱不見。歟?信 曰:「子親到矣。」機與教符,日親丈室。三十餘年。後止澧 陽。居無何,屬武宗搜揚洎大中,還復法儀。咸通初,武 陵太守薛延望堅請始居德山。其道芬馨,四海禪徒 輻湊,伏臘堂中常有半千人矣。其於訓授,天險海深, 難窺邊際。雪峰參見,鑒深肯重。以咸通六年乙酉歲 十二月三日,忽告諸徒曰:「捫空追響,勞汝神邪?夢覺 覺非,復有何事?」言訖,安坐而化,春秋八十四,僧臘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