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3 (1700-1725).djvu/43

此页尚未校对

嶽。請益之僧,摩肩駢足。時太守吳憲忠請心入州治」, 謝而不行。再命棲於龍興寺。來問道者。丈室恆滿。貞 元十八年壬午十一月示滅。春秋七十六。以其月二 十七日入塔。

道齊附法如

按《宋高僧傳》:「道齊,俗姓趙氏,錢塘人也。幼而察慧,器 度浩然。入於庠序,經籍淹通。偶立當衢,見僧分衛行 諷《淨名經》,冥然喜之,且召入家設食。問僧為居何寺, 答曰:『定水伽藍』。因請父母出家,母曰:『吾生汝時,夢手 擎日月,嘗占是夢,云:『貴子有五等之分,脫或捨家,吾 無望矣』。由是往定水從師。年十七進具,習毗尼法。復』」 投靈隱寺,學《華嚴》經義。自爾於天竺寺修習禪定,行 杜多行。其山有石窟,齊於中坐,忽巨蟒矯首唅呀為 吞噬之狀,愀然不動。時有虎豹近於石室,群鹿時時 馴擾。又山椒乏水,以錫杖剟地,其泉迸流,實供其用。 貞元二十一年,四方學者勸請講《華嚴經》。時雪飄飛, 忽生華二本,狀若芙蕖,熠爚光發。觀「者嗟歎,見所未 見,齊道譽惟馨。其節儉,惡衣惡食,人所不勝。後終於 山寺焉。」又唐太行山釋法如,俗姓韓,慈州人也。少為 商賈,心從平準。至今東京相國寺發心,依洪思法師 出家,隸業偕通,遂往嵩少間,遊於洛邑,遇神會祖師, 授其心訣。後登太行山,見馬頭峰下可以棲神,結茅 而止。有褚塾戍將王文信率眾建精廬焉。刺史李亞 卿中丞命入城。不赴。示寂。報齡八十九。元和六年三 月遷塔云。

慧涉

按《宋高僧傳》:「慧涉,俗姓謝氏,會稽人也,即東晉太傅 安之後。」是知傑氣英靈,間代而出津梁拔俗,異世豈 無?涉「為人清素,戒節孤峻,好寂為樂,不棲名聞。以大 曆之初,於金陵莊嚴寺遇牛頭山忠禪師,一言知歸, 遂命入室,授其法要,服膺道化。待之彌載,不憚其勞。 洎忠捐世,踵武茲嶺,無遊人境,一衣方丈,操節彌高。」 自是以來,問道者眾,四維方域,無不霑洽。五十年中, 翕然歸德。以長慶二年終於山院,春秋八十有二。門 弟子惟晏等,奉全師禮,建塔於寺之西北,勒銘紀德。 若考師之藝文,則草堂廬嶽,各美於當代矣。

雲邃附清源

按《宋高僧傳》雲:「邃,不知何許人也。通綜經論,解將行 兼,仍貫群書,號為該博,好遠汎愛,人無間然。累朝詔 入內道場,順宗已來掌領譯務。憲宗初勾當右街諸 寺觀釋道二教事,別敕充西明、千福兩寺上座,風猷 淹雅,綱任肅然。昔賢以道生比郭林宗,邃公有焉。」次 潤州棲霞寺釋清源,姓馮,南徐延陵人也。穉年貞素, 長亦弗群,俗態不拘,法流爰入造涉公為弟子焉。學 贍經律,人罕儔匹。棲於攝山,積其齡稔。長慶初,工部 尚書李相國德裕鎮於浙西,洗心道域,延居京口,諮 稟禪要,雅契夙心。及贊皇去郡,返錫棲霞,終於住寺。

唯儼

按《宋高僧傳》:「唯儼,俗姓寒,絳縣人也。童齔慷愷,敏俊 逸群。年十七,從南康事湖陽西山慧照禪師。大曆八 年,納戒於衡嶽寺希澡律師所,乃曰:『大丈夫當離法 自淨,焉能屑屑事細行於布巾邪』?遂謁石頭禪師,密 證心法,住藥山焉。一夜明月,陟彼崔嵬,大笑一聲,聲 應灃陽東九十許里。其夜,灃陽人皆聞其聲,盡云是」 東家。明辰展轉尋問,迭互推尋,直至藥山。徒眾云:昨 夜和尚山頂大笑是歟自茲振譽,遐邇喧然。元和中, 李翱為考功員外郎,與李景儉相善。儉除諫議,薦翱 自代。及儉獲譴,翱乃坐此出為朗州刺史。翱閑來謁, 儼遂成警悟。翱初見儼,執經卷不顧,侍者白曰:「太守 在此。」翱性褊急,乃倡言曰:「見面不似聞名。」儼乃答曰: 「太守何貴耳賤目?」翱拱手謝之,問曰:「何謂道邪?」儼指 天指淨缾曰:「雲在青天水在缾。」翱於時暗室已明,凝 冰頓泮。尋有偈云:「鍊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 經。我來相問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缾。」又偈:「選得幽 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 披雲笑一聲。」初翱與韓愈、柳宗元、劉禹錫為文會之 交,日相與述古言,法六籍為文,黜浮華,尚理致言,為 文者韓、柳、劉焉。吏部常論「仲尼既沒,諸子異端,故荀、 孟復之。楊、墨之流,洗然遺落。迨周、隋之世,王道弗興, 故《文中子》有作,應在乎諸子左右。」唐興,房、魏既亡,失 道尚華,至有武后之弊,安史之殘。吾約二三子同致 君復,「堯舜之道。不可放清言而廢儒,縱梵書而猾夏。 敢有邪心歸釋氏者,有渝此盟。無享人爵,無永天年, 先聖明神,是紏是殛。」無何,翱邂逅於儼,頓了本心。末 由戶部尚書襄州刺史充山南東道節度使,復遇紫 玉禪翁,且增明道趣,著《復性書》上下二篇,大抵謂本 性明白,為六情玷汙,迷而不返。今牽復之,猶地雷之 復見天地心矣,即內教之返本還源也。其書露而且 隱,蓋而又彰,其文則象繫《中庸》,隱而不援釋教,其理 則從真捨妄,彰而乃顯。自心,弗事言陳,唯萌意許也。 韓、柳覽之,歎曰:「吾道萎遲,翱且逃矣。儼陶鍊難化,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