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3 (1700-1725).djvu/46

此页尚未校对

本淨

按《宋高僧傳》本,淨者,未詳何許人也。道氣高抗,人睹 肅然。聞閩嶺多禪宗知識,故歷參之。又聞長溪縣霍 童山多神仙洞府,乃經中所謂「天冠菩薩領徒侶居 此,說《華嚴性海》法。採樵者多聞天樂異香鳥獸之瑞, 然山中不容凡惡,故多被斥逐。淨入山結茆為室,有 石穴,謂之毒窟。淨居於穴側,其龍夭矯而出,變現無」 恆,遂呼召之而馴擾焉。又諸猛虎橫路為害,採樵者 不敢深入,淨撫其頭,誡約叮嚀,弭耳而去。嘗清宵,有 九人冠幘褲褶,稱「寄宿」,盡納諸庵內。明旦告辭,偕化 為鶴,鳴唳空中而去,淨罔知其終也。

法江附異僧

按《宋高僧傳》:「法江者,江東人也。來遊岷蜀,居於法聚 寺。寺即隋蜀王秀所造也。寺內有仁壽中文帝樹舍 利塔。江以慈憫為懷,多逆知其來,言無少誤。嘗在房 中,謂門人曰:『外有萬餘人,盡戴帽,形且攣』。」「從吾乞 救,汝速出寺外求之,不見人物。」弟子怪師之言何其 倒亂。徙倚之間,有數十人荷擔竹器中螺子,至江曰: 「此之是歟?」命取錢贖之,投於水中。又長安大興善寺, 本隋舍衛寺也。至唐先天中火災,殿宇蕩然,唯遺基 耳。明慶中,東明觀道士李榮者,本巴西人也。好事薄 徒多與釋子爭競優劣。榮來元都觀,因率黃冠指其 灰燼而嘲之曰:「道善何曾善,言興且不興。如來燒赤 盡,唯有一群僧。」僧中有憤其異宗譏誚者,急募勸重 新締構,復廣於前十二畝之地。化緣雖日盈千萬計, 未能成。僧眾搔首躕躇,未知何理克成。忽有一僧,衣 服麤敝,形容憔悴,負一破囊入緣,言速了佛殿,步驟 而去,啟視之,則黃金一千兩焉。時人奇之。由此檀施 日繁。殿速成矣。

圓寂附掘多

按《宋高僧傳》:「圓寂,不知何許人也。恆以禪觀為務,勤 修匪懈。就嵩山老安禪師請決心疑,一皆明煥。寂化 行相部,依附者多。久居天平等山,稠禪師往跡,無不 遍尋。時大司空嚴綬傾心信重。享壽一百五十五歲, 咸亨二年己巳歲生,世號無生和尚。寂之高岸,恆不 欲人致禮邀請,必有不可犯之色,時或非之。」然則志 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非其傲誕,勢使然 也。釋掘多者,印度人也。從踰沙磧,向慕神州,不問狄 鞮,旋通華語,而尚禪定。徑謁曹溪,能師機教,相接猶 弱喪還家焉。多遊五臺,路由定襄,歷村見一禪者,結 庵獨坐。問之曰:「子在此奚為?」曰:「吾觀靜多。」曰:「觀者何 人,靜者何物?得非勞子之形,役子之慮乎?」其僧茫昧, 拱默而已。作禮數四,請垂啟發。多曰:「子出誰門邪?」曰: 「神秀大師。」多曰:「我西域異道,寔繁有徒,最下劣者,不 墮此見,兀然空坐,蓐爛身疲,初無深益。子莫起如是 見,立如是論,早往韶陽,請決所疑。」能曰:「子何不自觀 自靜邪?不觀相不觀,如子遊歷日用,自然安樂也。一 如多所言,略無少異。伊僧抉開羅網,多後,莫知攸往。」

甄叔

按《宋高僧傳》:「甄叔,不知何許人也。幼而聰敏,倜儻不 羈,心目融明,具大人相。觀生死輪上,見九地群迷,猶 如蟭螟處在蚊睫。受勝妙欲,似嚼蠟無味。遂投簪削 頂,具佛幖幟,求正覺了義,扣大寂禪師,一造元機,萬 慮都寂,乃曰:群靈本源,假名為佛。體竭形消而不滅, 金流朴散而常存。性海無風,驚波自湧。心虛絕兆,萬」 象齊照。體斯理者,不言而遍歷沙界,不用而功益元 化。如何背覺,反合塵勞,於陰界中妄自囚繫?於是形 同水月,流浪人天哉!叔見宜春陽岐山,群峰四合,嘆 曰:「坤元作鎮,造我法城。」纔發一言,千巖響答。松開月 殿,星布雲廊,青嵐域中,化出金界。始從宴坐,四十餘 年,滿室金光,晝夜常照。於是化緣已畢,機感難留。元 和庚子歲正月十三日,忽棄塵區,還歸大定。門弟子 如坦、良寶等,心沒悲海,哀聲動山,如月隱天,群星失 耀。大集眾木,𧂐為香樓,用作茶毗,獲舍利七百粒,於 東峰下建窣堵波上,足任運者命志,閑為碑紀述矣。

懷海

按《宋高僧傳》:「懷海,閩人也。少離朽宅,長遊頓門,稟自 天然,不由激勸。聞大寂始化南康,操心依附,虛往實 歸,果成宗匠。後檀信請居新吳界,有山峻極,可千尺 許,號百丈歟。海既居之,禪客無遠不至,堂室隘矣。且 曰:『吾行大乘法,豈宜以諸部阿笈摩教為隨行邪』?或 曰:『《瑜伽論》《瓔珞經》是大乘戒律,胡不依隨乎』?海曰:『吾 於大小乘中博約折中設規,務歸於善焉』。」乃創意不 循律制,別立禪居。初自達磨傳法,至六祖已來,得道 眼者號長老,同西域道,高臘長者呼須菩提也。然多 居律寺中,唯別院異耳。又令不論高下,盡入僧堂。堂 中設長連床,施椸架,挂撘道具。臥必斜枕床脣,謂之 帶刀睡。為其坐禪既久,略偃亞而已。朝參夕聚,飲食 隨宜,示節儉也。行普請法,示上下均力也。長老居方 丈,同維摩之一室也。不立佛殿,惟樹法堂,表法超言 象也。其諸制度,與《毗尼師》一倍相翻,天下禪宗,如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