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3 (1700-1725).djvu/57

此页尚未校对

路中過,了無怖色,虎隨至山門,四顧而去。每有二兔 一犬,庭際遊戲,各無間畏。蓋大悲平等,物我一均,故 其然也。

本淨

按《宋高僧傳》:「司空山,本淨,姓張氏,東平人也。少入空 門,高其節操。遊方見曹溪六祖,決了疑滯。開元初,於 南嶽司空山閑放自處,人不我知,蔽偽之故也。天寶 中,因楊庭光采藥,邂逅相逢,論道終日。迴奏詔赴京, 於白蓮華亭安置。帝知佛法幽深,孰堪商攉,敕召太 平寺遠法師及兩街三學碩德,發問鋒起,若百矢之」 逐一兔焉。淨舉措容與,四面枝梧,譬墨翟之解九攻 機械矣。既而辯若建瓴,詶抗之餘,乃引《了義》教授證, 復說伽陀,一無留滯。皇情懌悅,觀者歎嗟。以上元二 年五月五日歸寂,壽齡九十五。敕諡「大曉禪師」,亦帶 所居為名曰「同空山禪師」也。

慧朗附𧦬公

按《宋高僧傳》:「慧朗,新定遂安人也。年二十有二,於衢 州北山遇南宗頓教之首,將請為師。乃逆相謂曰:『汝 久積淨業,吾非汝師。可往天台,當逢哲匠』。至剡溪石 城寺,見一禪翁,莫知其來,鶴髮冰膚,目如流電,聲含 鍾律,神合太虛。乃問朗曰:『子將何之』?答曰:『欲往天台, 求佛大法』。因同行十數里,憩林樹下,而指訓之曰:『法 常寂然,彼亦如也,何必隨遠?當化有緣,宜歸本生,度 無量眾』。」言畢,求之無方,豁然本心,悟佛知見,林棲谷 飲,凡經數載,乃卻歸故邑慧安寺。淨名白衣,服非法 服;純陀工巧,心如佛心。驪珠尚潛,獅子未吼。弱喪之 終,涉川迷津。一日秦望山林嶺振動,俄有大龜呈質, 咸相謂言:「此何祥也?」尋有禪僧曰:「𧦬自會稽雲門而 來。身長八尺四寸,高鼻大目睛光射人。明《大品》《思益》 《維摩》等經,兼博通諸論。眾曰:『神僧也,大龜應乎此也』。」 朗祕菩薩行,請之為師。𧦬徵《維摩經》義,答曰:「如日照 螢火,海沃牛跡耳。」𧦬公深器之,曰:「真淨名也。」景龍中, 鄉人吳川縣尉余少興宗黨,新昌縣令余仁等十數 家咸共宗事,逓請降臨,一夕忽睹神光從頂而出,旁 燭山川,盈十數里,含情之類,罔不歸依。𧦬公加師資 之禮,由茲反拜,請朗登座。乃先示法身,遍同群有;次 明遍化,一切皆如。道俗欣然,而各歎曰:「昔山之震動, 龜之斆祥,非𧦬公之應明矣。」至是四方學禪,觀者臻 萃。開元四年,本州牧李思絢於龍山之陽建伽藍,延 以居之。方大設戒壇,廣邀律德,有光州岸公、會稽超 公而為上首。既而發希有心,受具足戒,珠圓月滿,內 外俱明。遍臨壇為戒師,旋請益為學士,眾情加重,道 在益尊。七年,刺史韋利器深心歸向。八年,歙州長史 許思恭請往治所,朗升法座。無何,熊伏於前,聞鐘而 來,眾散而去。時皆驚懼,虞其搏攫,原其有聽法之心 耳。其馴猛獸也若此。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告門人 曰:「吾將去矣,吾三生此州,今一生矣。」言訖,儼然而寂, 春秋六十四。稟遺命,茶毘建塔。學者既多穎脫,則開 元寺道飲、慧祐道禪、龍興寺𧦬海、寧國寺進玉、越州 寶林寺有沛、遠整、杭州竹林寺一行等,並傳朗之法, 相繼若瓜瓞然。至大曆十二年,《新定太守蕭定述碑》, 「司馬劉長卿書,刺史李揆篆額。」所謂俱是名公,盛誇 全美矣。

巨方附智封

按《宋高僧傳》:「巨方姓曹氏,安陸人也。弱齡幹節,立身 從師,稟業於州治明福院朗禪師,而聽誦《法華》《維摩》 二經,功畢受具,講述《南宗論》數席,即拂衣而起,禪會 必參。後造北宗秀公所,銳精稽考,一見默許之。秀問 曰:『白雲散處如何』?」曰:「『不昧也』。又問:『到此間後如何』?曰: 『正見一枝生五葉』。」秀頷之。數載之間,入室侍對,庶幾 真道,罕有倫擬。乃辭觀方,至上黨寒嶺而居。積稔之 間,學徒數百,求請無阻。凡所提唱,真妄同源,遲速異 劑,得心助道,在乎修治,大較如此。鄆帥吳文渙侍中 欽慕其風,遣使請歸府建安國院,傳法化徒,尚祖風 者,不離於席,頓悟多矣。鄆帥問曰:「今日後如何?」答云: 「地布金沙,人安寶剎。」吳帥信伏。因茲一府軍民,咸加 宗仰。吳氏家無少長,重若神明,檀施豐厚。方後於五 臺山道化,涉二十餘載。入滅時,告眾曰:「吾齒盡於此 矣。」言訖長逝,春秋八十一。以開元十五年九月三日 全身入塔云次河中府安國院釋智封,姓吳氏,懷安 人也。中年學道,勵操謹躬,行頭陀之行,卯食之後,水 漿不度齒焉。於本州清淨寺恆法師下落髮受具,綜 習《唯識論》。或人所詰責之,以滯於名相,憤發罷講。遊 行登武當山,見秀師會,疑冰解泮,思養聖胎,倏辭出 蒲津安峰山,禁足十年,木食澗飲。屬州牧衛文昇請 歸城內,建新安國院居之。因茲奔走毳衣,蔚然繁盛。 使君問曰:「某今日後如何?」對曰:「日從濛汜出,照樹全 無影。」使君初不喻旨,拱揖而退。少選開曉,充詘於懷 封,來往中條山二十餘年,儉薄不充,得其道者不可 勝紀。入滅後,門人於州北三十步建塔焉。

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