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3 (1700-1725).djvu/75

此页尚未校对

赴講,見旌旗騎卒,縮身還入穴中。武皇疑令擒見,問 其故,遂驗塚中,敷草座案硯,疏鈔羅布,遂命入府供 養。時曹太后深加仰重,辯訴於太后曰:「止以學法為 懷,久在王宮不樂,如梏械耳。」武皇縱其自由。乃成其 業。洎王處直平。乃歸中山講訓。補故伽藍。無不諧願。 有婦人陳氏布髮掩地。請辯蹈之。撰《上生經鈔》。為學 者所貴。時號「辯鈔者。」是後終於此寺焉。

虛受

按《宋高僧傳》:「虛受,嘉禾禦兒人也。納戒後,於上都習 學內外,博通傳講數本大經論,不憚宣導。咸通中,累 應奉聖節,充左街鑒義,輩流孰不弭伏。及廣明中,京 闕盜據,逃難邐迤抵越大善寺,同好者命講《涅槃》《維 摩》二經,即天祐年中也。因憤謙雅等師釋崇福疏繁, 略不中,其猶以水濟水,終無必濟焉。遂撰《義評鈔》十」 四卷,同光中方畢軸。又因講《俱舍論》疏,有賈曾侍郎 序,次僧圓暉序,皆著鈔解之。其文富贍,昔嘗染指知 焉。受於《涅槃》,辯而非略,仍多駮議小遠之疏,免為青 蠅之玷。餘則《法華》《百法》《唯識》各有別行。義章受性且 狷急,與人不同,畜弟子無一可中。嘗自執爨饌齋食, 柴生,火滅復吹又熸,怒發,汲水沃之,終日不食而講 焉。及晚年,眼昏甚,登師子座,戴竹笠而講,貫目不閃 爍爾。或譏其慢眾,受亦不介意。屬武肅王錢氏按部 至越,遂出謁見。王素嚮風,乃加優禮,言勞再三。暨乾 化中,於會稽開元寺度戒,命之充監壇選練。吳會間 行此職者,自受始也。王表於朝廷,薦其紫衣,莊宗制 賜行人,齎至營丘,時受講當《上生經》疏序,至若洪鐘 而虛受。受捨麈柄,言曰:「某得名無典實,今後更為虛 受。」小子識之,乃狀聞王,王曰:「此僧必無恩命分,何名 虛受乎?」至同光乙酉歲,受終迨海艦齎誥牒來,稽其 終日,正到青社,果符武肅之言。有文集數卷,述義章 三十餘卷,行之於代。

可周

按《宋高僧傳》:「可周,俗姓傅,晉陵人也。出家於本部建 元寺,循良厥性,切問於勤。友生勉之曰:『非其地,樹之 不生。今《豫章經》謂之江,論謂之海,胡不往請業乎』?周 感其開導,挈囊達彼,遇雲表法師盛集,窮《法華》、慈恩 大疏,日就月將,斡運深趣。」昭宗初,自江西迴,台、越之 間,命其啟發。梁乾化二年,受杭州龍興寺召,開演黑 白眾恆有半千兩。浙武肅王錢氏命於天寶堂夜為 冥司講經,鬼神現形扈衛,往往人睹焉。嘗有祭銅官 祠神,巫氏久請不下,後附巫曰:「吾隨從大神去西關 天寶堂聽法方迴。」武肅王聞而鄭重,賚周中金如意 并缽、紫衣一副,加號「精志通明」焉。以天成元年終於 觀音院本房。初,周乾寧四年,戾止台州松山寺,講疏 闕鈔,遂依疏節成五卷,曰《評經鈔》《音訓五帖》《解宣律 師法華序鈔》一卷,行於浙之左右,弟子相繼不絕。

貞誨

按《宋高僧傳》:「貞誨,姓包氏,吳郡常熟人也。年始十三, 出家於本州龍興寺。其性沈靜,分陰是競。方踰一稔, 誦徹《法華經》。如是恆業,日周二部。年十九,於揚州擇 名師,受具足法。自爾西之伊洛,北抵晉郊,凡有講筵, 下風求益。覈其經論,窮其性相,輩流之間,罕齊馳鶩。 至於非朋弱友,棄背如也。」唐天祐元年至今東京相 國寺寓舍,講導《法華經》十許遍,人未歸重,則知奇貨 之售,亦有時焉。及梁氏都於是京人物委輸。貞明二 年,會宋州帥孔公仰誨風規,知其道行,便陳師友之 禮,捨俸財置長講《法華經》堂於西塔院,從此翕然盛 集。誨旁讀大藏教文,二時行道,精進罔疲,凡世伎術 百家之言,黜於議論之外。誡門徒曰:「異端之說,汨亂 真心,無記不熏,何須習俗。吾止願為師子吼,不作野 犴鳴也。」但專香燭塗掃,以內院為息肩之地。至後唐 清泰二年二月十日,召弟子五十餘人,自具香湯澡 浴,令唱《上生禮佛》。罄捨衣資,為非時僧,得施半齋。僧 訖,至十一日,望空合掌云:「勞其眾聖。」排空相迎,滿百 徒侶。爾日皆聞天樂之音,頃刻而卒。俗壽七十三,僧 臘五十四。於「寺講貫三十餘年,經講計三十七座,覽 《藏經》二遍,修彌勒內院業。」以其年二月十八日,葬浚 郊東寺莊之原,幡幢威儀緇白弟子約千餘人會送 焉。

可止

按《宋高僧傳》,可止姓馬氏,范陽大房山高丘人也。年 甫十二,迥有出俗之心。依憫忠寺法貞律師。年十五, 為息慈,辭師,往真定習學經論。時大華嚴寺有仁楚 法師,講《因明論》,止執卷服膺,三遍,精義入神,眾推俊 邁。有老宿維摩和尚者,釋門之奇士也,問楚師曰:「門 人秀拔,孰者為先?」曰:「有幽州沙彌者,溫故知新,厲精」 弗懈。於是求見,遂質問勝軍比量,隨難應變,辭不可 屈。維摩曰:「後生可畏。《契經》所謂『雖小不可欺也』。」遂率 力請止開講恆陽,緇素無不欽羨焉。迨十九歲,抵五 臺山求戒,於受前方便,感文殊靈光爥身,已而歸寧。 父母及師於寺敷演。二十三往并部習《法華經》《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