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3 (1700-1725).djvu/8

此页尚未校对

奏乞旌勸,敕諡大師曰「廣慧」,塔曰「念定。」弟子無轍,亦 致遠之高足,齎血書經二卷、瑞華碗一枚,詣闕奏呈, 宣賜紫衣。天復中終。及梁乾化初,中書令、西平王韓 公遜錄遺跡奏聞,太祖敕致諡曰「法空」,別賜紫方袍, 塞垣榮之。後唐同光中,從事薛昭紀為碑焉。

幽元

按《宋高僧傳》:「幽元,俗姓劉,幽州人也。夙懷出俗之願, 年及弱冠,方遂前心,投并州賢禪師而了元契。元和 二年,振錫江左,至會稽大雲寺,見三學僧柅定食輪 資緣都闕。元發言響應,檀越供贍。未幾,移居湖心龜 山妙喜古寺。九年,屬平昌孟簡鎮於越,枉駕問道,遂 構成大院。十二載,復登南嶽,棲止絕頂。十三年,豫章」 太守商祐篤重其道,命住東明寺,即東晉安帝世之 所造。僧數繁湊,寶曆中,為奏改為世福,兼置戒壇,續 敕改為度僧寺。其間形像,皆元之化導。太和元年,沈 傅中丞又加信向。元於院南別造佛閣五層,功就,謂 弟子曰:「福事無盡,生涯有期。物有闕,然後人庀具。吾 終後,可將屍漆布安閣下。」言訖而化。門人特旁立塔 焉。

智頵

按《宋高僧傳》:「智頵者,中山人也。自幼辭親,來五臺山, 善住閣院,禮賢林為師。誦經合格得度。神情爽拔,氣 調高峙。於世資財少欲知足,糲食充腹,麤衣禦寒,餘 有寸帛,未嘗不濟諸貧病也。遊方參翫,預諸講席。傳 《法華》《維摩》二部,窮源盡理。後挂錫高峰,息心卻掃。距 元和中,眾辟為五臺山都檢校。守僧長頵與時遷徙」, 固辭不允,遂登此職。後遇歲當饑饉,寺宇蕭條。有華 嚴寺,是大聖棲真之所,巡遊者頗眾,供施稀疏,院宇 倫巡,例稱不迨,眾請為華嚴寺都供養主。時德不孤, 有法照、無著、澄觀之出世也,當觀師製《華嚴經》疏,海 眾雲集,請頵為講主,日供千僧十有餘祀,食無告乏, 皆云「有無盡藏之米麪也。」歲久頗見豐盈。有鄰院僧 義圓,亦當代之碩德也,謂頵久知常住,私有謗言,非 平等心,是貪饕者也。夜有神人報圓曰:「僧長是千佛 之一數也。汝發輕言,若不悔過,當墮惡道。」圓乃詰朝 嗚足懺謝,有茲驗也。及鍾武宗澄汰,頵遁乎山谷,不 捨文殊之化境。未逾歲,載宣宗即位,敕五臺諸寺度 僧五十人,宣供衣帔。山門再辟頵為十寺僧長,兼山 門都修造供養。主大中七年,與寰海遊臺四眾建無 遮精妙供養。一月日,乃謂大眾曰:「吾欲暫憩微骸,息 心斂跡,佐助眾務,吾無能為也。付諸俊哲,繼吾遺躅。」 乃淨室安坐而滅。春秋七十七,夏臘五十八云。

慧靈

按《宋高僧傳》:慧靈,未詳何許人也。幼脫塵機,勤從誦 習,及當應法,戒品方圓,銳意毗尼。探賾持犯,以行副 解,心口相符。由是講訓名望,翕如也。人皆奉畏,神明 如也。大中七年,宣宗幸莊嚴寺,禮佛牙,登大塔,宣問 耆老,乃賜紫衣。其年六月,敕補靈為新寺上座矣。帝 望寺西北廢總持寺,乃下敕曰:「朕以政閑賞景,幸於 莊嚴。其寺複殿重廊,連甍比棟,幽房祕宇,窈窕疏通。 密竹翠松,垂陰擢秀,行而迷道。天下梵宮,高明寡匹。 當建之時,以京城西昆明池勢微下,乃建木浮圖,高 三百尺。藩邸之時,遊此伽藍,睹斯勝事。其總持寺,大 業中立,規制與莊嚴寺正同。今容像則毀,忍草隨荒, 香徑蕪侵,尚存基址。其寺宜許重建,以副予心。」三月 十一日,令三教首座辯章勾當修寺。及畢工,推靈為 綱,任崇聖寺賜紫叡川充寺主,福壽寺臨壇大德賜 紫元暢充都維那。靈居寺職,清眾咸序,帝所欽重。寺 中常貢梨華蜜,其色白,其味愈常。蠟房所取者,靈居 新寺終矣。究其靈公,如曾預代宗永泰中參譯《證義》, 則可年百奇歲矣。如不見《不空》《良賁》,乃春秋夏臘,無 理知焉。

常達

按《宋高僧傳》:「常達,字文舉,俗姓顧,海隅人也。發跡河 陽大福山,遊學江淮諸勝寺。達允迪中和,克完戒法, 專講南山律鈔。後求《涅槃圓音》,《法華止觀》,復通《陰符》、 老莊百家之書,其餘分時之學,盡二王之筆跡。後隨 方參禪,詣於宗極。俄屬武宗滅法,歎曰:『我生不辰,不 自我後』。由是寢默山棲,委裘遁世而無悶焉。宣宗重」 建法幢,荐興精舍,合境民人皆達之化導,故太守韋 曙特加崇重。身不衣繒纊,室惟蒙薜蘿,四眾知歸,諸 方慕化,其潔白鶴鷺如也。咸通十二年,合郭僧民請 紹四眾教誨,或遊遨坰牧,或嘯傲海壖,不出林麓,動 經數載,雖貴士單車詣門,莫得而見。於七五言詩,追 用元和之體,著《青山履道歌》,播人脣「吻,忽於自恣。」明 辰鳩眾於長廊,合掌遂申長別,辭甚剛正。因臥疾不 起,絕食七日而逝。實咸通十五年九月十六日也。春 秋七十四,僧臘五十一。門人會清、傳朗奉靈柩殯於 寺之東南三百步。後年即墳起塔。潁川陳言撰塔銘, 邑大夫汝南周思輯為檀信,乾符四年立碑焉。

丹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