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3 (1700-1725).djvu/84

此页尚未校对

院供養,然其語事詭異,堪驚。一旦,召知佛殿僧,令急 襞掠佛像,各就兩廂。僧皆謂為狂發,相目而笑,舉止 極甚急切。須臾,自入正殿內,據佛座而坐,奄然而化。 舉州道俗爭禮焚香,漢乾祐中也。

巨岷

按《宋高僧傳》:巨岷,姓任氏,西河人也。父遊於藝而賁 丘園。母王氏戒受八關,心歸三寶。從妊岷也,更好善 緣,復求福利,而生令子。及生,年甫七歲,志氣敦篤。暫 見佛像,注仰欣然。父母知有宿因,或攜入寺,意欲忘 歸。至本郡淨心院,見宣遠論師,志戀其房,泣求攝受。 二親知不能阻其願,咸皆可之。年十歲,誦終《法華》《維 摩》二經,日持十卷,更無間隔,如執琉璃之器。其舒徐 恣制,若老成焉。迨圓滿足,便習尸羅,克通開制之科, 恆照欣戚之鑑。自爾大乘理趣,經論精窮,得其師門, 則并部、永和三學也。俾夜作晝,窗案是臨,不暇諸他, 除研習義章,修六事二因也。於《大般涅槃經》兼因明 論,末年逾切,又傳《輸金論》,盡屏餘緣,各講十遍。仍求 輔亮博覽群書,得義最精,又揚具美。尋稟綸言,住城 內天王院,與弟子俱供億不虧,傳持無替。乾祐元年, 漢祖以龍潛晉土之日,便仰岷名,特降庭臣賜紫衣, 號圓智大師。續有詔宣住崇福寺講堂院,仍充管內 僧正。經年而變法於晉,檢策僧徒,如風偃草。至乾祐 二年十一月五日,無疾而終。於時四眾含悲,一城戀 德。俗齡九十三,法臘五十四。乃遵西域茶毗禮,多投 香水,或執旛花,黑白之眾盈郊,黯䨴之雲蔽日,未容 火滅,皆捧寶瓶,待盛粱粟之形,同見熏修之體。時得 舍利者,隨自因緣,或多或少,別得遺骨,具表奏聞。漢 主敕葬於西山天龍寺,凡事官供起石塔,敕諡號曰 「達識」焉。

恆超

按《宋高僧傳》:「恆超,姓馮氏,范陽人也。祖父不仕,世修 儒道,而家富巨萬。超生而聰慧,居童稚群,不貪戲弄。 年十五,早通六籍,尤善風騷,辭調新奇,播流人口。忽 一日,因閱佛經,洗然開悟,乃歎曰:『人生富貴,喻等幻 泡,唯有真乘,可登運載』。」遂投駐蹕寺出俗。未周三祀, 方議進修,晝夜不疲,而屬師亡,亦遵釋氏喪儀,守禮 無怠,孝悌之名,燕人所美。梁乾化三年,往五臺山受 《木叉戒》。由是陟遐自邇,切問近思,俄徵伐木之章,且 狎成人之友。結契遠求,名匠兩河,用兵未罷,路且不 通,南則梁祖,北則莊宗,抗衡於輕重之前,逐鹿在存 亡之際。當是時也,超止於本州、魏博、并汾之間,學大 小乘經律論計七本,講通思於雍洛,梁宋名師,杳然 隔絕。雖然,巡歷非遠,宏暢殊精,瓶滿見知,翼飛名字。 是故并部息塵,中山貞辯。夫二人者,言行俱臻,證修 有位。一見超歎曰:「義龍之頭角,悉完備矣,待飛奮而 為霖雨焉。」其為碩德題目,多此類也。龍德二年,挂錫 於無棣,超曰:「此則全齊舊壤,鄒魯善鄰。」遂止。開元伽 藍東北隅置院,講諸經論二十餘年,宣導各三十餘 遍。節操高邁,舉措舒徐,緇素見之,無不怯懼,聲無叱 咤,語不夸奢,自然而然,且非威勢凌轥之所得也。前 後州牧往來使臣,嚮譽欽風,修名執刺。相禮重者,止 令童子,辭以講貫,罕曾接對。初有所慊,終服其高。齊 魯之間貴達,不遠數百里造其門以詰難,諸公一睹 超容,傍聽議論,參乎子史,證以教宗,或問因明。超答 以詩一首,辭新理妙,皆悉歎降。時郡守李君素重高 風,欲飛章舉賜紫衣。超聞驚愕,遂命筆為詩云:「虛著 褐衣老,浮杯道不成。誓傳經論死,不染利名生。厭樹 遮山色,憐窗向月明。他時隨范蠡,一棹五湖清。」李君 復令人勸勉,願結因緣。超確乎不拔,且曰:「而其復爾, 則吾在盧龍塞外矣。」郡將聞而止。又相國瀛王馮道 聞其名,知是鄉關宗人,先遺其書,序以歸向之意。超 曰:「貧道閑人,早捨父母,剋志修行,本期彌勒知名,不 謂浪傳於宰衡之耳也,於吾何益?」門人敦喻,不得已 而答書,具陳:出家之人,豈得以虛名薄利而留心乎! 瀛王益加鄭重,表聞漢祖,遂就賜紫衣。自此忽忽不 樂,以乾祐二年仲春三日微疾,數辰而終於本院。院 眾咸聞天樂沸空,乃升兜率之明證也。春秋七十三, 僧臘三十五。門人洞微與學徒百餘人持心喪。傾城 士庶僧尼,會送城外,具茶毗禮。收舍利二百餘顆,分 施之。外緘五十餘顆,於本院起塔以葬之。瀛王未知 別奏,賜師號曰「德正。」乃刊敕文於石塔焉。

僧照

按《宋高僧傳》:「僧照,姓張氏,范陽人也。年十四出家,投 憫忠寺。聰悟絕儔,神儀偉秀。初受經偈,日誦數千百 言,目所覽者,過於宿習。吐論知見,有老成之風,遂度 為沙彌。受具已來,歷於再閏,諳誦經典已踰六大部 矣。即《最勝王》《大悲》《維摩》《法華》等經,傍加聽尋經論。十 數年間,深文伏義,藍出青矣。天祐中,遊方南下,爰屆」 中山。元戎王處直請住法華寺,相次易帥請之。太傅 隴西公連表薦,賜紫方袍,加至真大師。次則扶風馬 公請為僧正,非所好也。及抵洛陽,有命開《法華經》,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