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3 (1700-1725).djvu/96

此页尚未校对

事屬情,有多訐直。梁龍德中,與德韶禪師結侶遐征, 遊訪名師勝境。至於北代清涼山,冥心巡禮。後登蒼 梧野,陟祝融峰。然韶師或隨或否,迴於浙,來還棲息 韶師法會。其為人也,稠人廣眾,往往滑稽,有好戲噱 者則狎之,膠漆如也。故高達之者,置之於度外矣。唯」 韶師默而識之,謂人曰:「蘊公癡狂,吾不測其邊際焉。」 因有疾,求僧作懺悔文,誦經及密咒,各論幾百藏為 度,方知其密,持之不懈。嘗謂道友曰:「吾生無益於人, 欲投宴坐峰,不然石梁下所願,早預賢聖之儔也。」其 道友多沮其計。以開寶六年七月內,無疾坐終,如入 禪定。時炎蒸停屍二七日,身無欹側,竅無氣穢。及遷 神座,就寺之東隅闍維。煨燼中收舍利外,舌根不壞。 灰寒,拾之如紅芙蕖色,柔軟可憐。或曰:「伊僧別無奇 異,此物偶存。」乃重燔爇,其舌隨同火色,遲久還如蓮 葉。遂議結小塔於寺中緘藏,後有不信者,重燒鍛,凡 數十過矣。蘊生不言姓氏年齒,人以貌取之,則年八 十餘矣。

紹巖

按《宋高僧傳》:「紹巖,俗姓劉,雍州人也。母張氏,始娠,夢 寤甚奇。及生也,神姿瓌偉。至長也,器度宏深。七歲,苦 求出家於高安禪師。十八進具於懷暉律師。凡百經 書,覽同溫習。自是遊諸方聖跡,洎入吳會,棲息天台 四明山,與德韶禪師共決疑滯於臨川益公,遂於錢 塘湖水心寺挂錫。恆諷持《法華經》,無晝夜。俄感陸地」 庭間生蓮華,舉城人瞻矚。巖亟命搴而蹂之。以建隆 二年辛酉,經願云滿,誓同藥王,焚身以供養。時漢南 國王錢氏,篤重歸心,苦留乃止。尋潛遁,投身曹娥江, 用飼魚腹。會有漁者拯之,云有神人扶足求溺,弗可。 衣敷水面,而驚濤迅激,巖如坐寶臺然。水火二緣,俱 為未濟。恆怏惋其懷,乃於越法華山安置,續召於杭 塔寺造上方淨院以居之。開寶四年七月,有疾,不求 藥石,作偈累篇,示門徒曰:「吾誦經二萬部,決以安養 為期。」跏趺坐亡,享齡七十三,法臘五十五。喪事官供, 茶毗於龍井山,獲舍利無筭,遺骨若玉瑩然,遂收合 作石函,寘於影堂。大寧軍節度使、贈太師孫承祐為 碑紀述焉。

文輦

按《宋高僧傳》:文輦,永嘉郡平陽人也。邂逅求師,受業 於金華。納具足律儀畢,翹勤篤勵,三乘之學,一皆染 漸。因往縉雲明昭禪師法會,不事繁云,揚眴之間,決 了無滯。末遇天台山德韶禪翁,唱宗一大師之道,輦 復諦受無疑,不為異緣牽轉。故三十載隨韶師,聽其 進否。嘗謂人曰:「悟入之緣,猶蠖屈之於葉也,食黃則 身黃,食蒼則身蒼,其屈伸之狀無變。吾初見明昭乃 若是,今學元沙又如是,此所謂殊塗而同歸。今更取 佛言為定量之。」乃覽《大藏經》三周遍。自是已來,逍遙 無滯。以太平興國三年,忽自操其斧,言伐其檀,巧結 玲瓏,重攢若題湊焉,號曰浮圖。中開戶入內趺坐,自 持火炬誓之曰:「以此殘喘焚之,供養十方佛諸聖賢。」 言訖,發焰亙空。其煙五色,旋轉氤氳,猶聞誦經之聲, 須臾始絕,觀者號哭。灰寒收舍利,不知顆數。春秋八 十四。初輦嘗謂善建寺僧說:「吾死已無占伽藍可食 之地,弗如自焚供養。望諸賢此時念佛,助我往生,只 此相煩耳。」今善建寺中累石為小塔焉。

懷德

按《宋高僧傳》:「懷德,本江南人也。髫年離俗,謹愿飭身, 誦通《法華經》得度。自爾雖登講肆,終以誦持為專務。 晚遊泗上,禮僧伽塔像,屬今上遣高品李神福齎旛 華上供,并感應舍利至,葬於新塔下基深窟中。德遂 誓焚軀供養,先罄捨衣囊供身之物,齋僧一中,然後 自衣紙服,身纏油蠟,禮辭僧眾,手持雙燭,登柴𧂐中」, 發火誦經,觀者莫不揮涕。德至,火熾熛高,其身聊側, 猶微聞誦經之聲,一城之人無不悲悼,淘汰舍利甚 多。乃太平興國八年四月八日也。使臣回奏,上為之 動容焉。

守真附沙彌彌伽 道蔭

按《宋高僧傳》:「守真,永興萬年人也,俗姓紀,漢詐帝信 之。鴻緒乃祖、乃父,素履貞吉,奕葉孝行,充塞閭里,故 鄉人美其孝焉,遂目之曰紀丁蘭也。真即其後矣。」洎 黃寇干紀,僖宗蒙塵,車駕避鋒而西幸咸鎬,失守而 沒,賊因而徙家,居於蜀矣。及冠也,偶遊聖壽寺,見修 進律師,行出物表,語越常度,乃解帶卸冠,北面而事 之。七支既備,先謁從朗師,學《起信論》,次依性光師,傳 《法界觀》。後禮演祕闍棃,授《瑜伽教》,並得心要,咸盡指 歸。自明達諸法,宣暢妙典,四十年間,略無怠矣,而賜 號曰「昭信」焉。講《起信》及《法界觀》共七十餘遍,皆以燈 傳燈,用器投器,嗣乎法者二十許人。開灌頂道場五 遍,約度僧尼士庶三千餘人。開水陸道場二十遍,常 五更輪結文殊五髻教法。至夜二更,輪西方無量壽 教法,稱阿彌陀尊號,修念佛三昧,期生淨域。一日,謂 弟子緣遇曰:「如來不云出息,不保入息。吾之壽也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