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4 (1700-1725).djvu/93

此页尚未校对

為勤策,嗜誦佛書。稍長,即遊秦、洛、汴、汝,逾河北齊、魏、 燕、趙之邦,諮訪先德。初受《般若》於邠州,寧公習《瑞應》 於原州,忠公,受《幽贊》於好畤仙公,學《圓覺》於乾陵,一 公究《唯識》《俱舍》等論於陝州。」公,聽《楞嚴》《四分律疏》 於陽夏。聞公凡六經、四論一律,皆辭宏旨奧,窮三藏 之蘊。而數公並以識法解義,聲名遠聞,謙皆親熏炙 之,而必臻其道。後至京都,受《華嚴》於大司徒萬安壇 主。初詔居萬寧寺,遷崇恩,前後十紀,道德簡於宸衷, 流聲揚於海外,未嘗以榮顯寵遇改其志。嘗曰:「畦衣 之士,抗於世表,苟不愧於朝聞夕死,尚何慕焉。」自是 重居巨剎,久佩恩榮,唯恬退為高尚,乃讓師席於弟 子。自居幽僻,謝絕人事,括囊一室,以明其明,樂其樂, 處世而遺世者也。元延祐四年正月二十有六日示 寂,帝賜鏹五十緡。賻葬,敕有司備儀衛、旛幢、音樂,津 送茶毘,獲舍利數十顆,建塔於城之南隅。世壽五十 有一,臘四十有三。

慕容德

按《保定府志》:「慕容德,范陽人。年十五,禮僧幽邃為師, 號廣法大師。後居興壽院為善,惟日不足。年七十九, 遂爾示寂。祥雲四現,異花散香。茶毗翼日,收舍利盈 掬,青黃異色,大小殊形。」

紹睿

按《江西通志》:「紹睿,古餘千,大慈寺僧,號思庵。少敏,愛 學詩,嘗讀佛書,人問之,曰:『能言其心』。又嘗讀儒書,人 問之,曰:『能言其氣』。及長,偈句詩文,援筆立就。元延祐 間,隨師玉振。師至廬山,臨川吳澄見而異之。後住圓 通,演教海內,參學甚眾。」

子文

按《明高僧傳》:「明州寶雲寺子文,字宗周,四明象山人 也。即北溪聞法師之上足。出主寶雲寺。淹博教觀,律 規甚嚴。常與人言,則蹇訥若不出口。至於升座,滔滔 如建瓴之水,莫之禦也。臨終時,講《十六觀》,經終即欲 就座,別眾入滅。或有啟曰:『和尚後事未曾分付,奈何 遽爾告寂耶』?文曰:『僧家要行便行,莫作俗漢伎倆,為 兒女計,而有後事』。」眾懇益切,於是下座,復歸方丈,一 一條畫之,即合掌稱西方四聖號,回向發願畢,遂入 滅。闍維獲舍利無數,光色燦然,異香襲人,彌日而止。

明本

按《繼燈錄》:杭州天目中峰明本禪師,杭之錢塘孫氏 子。母夢無門開禪師持燈籠至家,遂生。神儀挺秀,具 大人相。離襁褓便趺坐,能言便歌讚梵唄。參高峰於 死關,晝夜精勤,困則以頭觸柱。一日誦《金剛經》,至「荷 擔如來處」,恍然開解,遂從高峰薙落,時年二十有四 也。未幾,觀流泉有省,即詣峰求證,峰打趁出。既而民 間訛傳官選童男女,師問:忽有人來問:「和尚討童男 女時如何?」峰曰:「我但度竹箆子與他。」師言下洞然,徹 法源底。於是高峰書《真贊》付師曰:「我相不思議,佛祖 莫能視。獨許不肖兒,得見半邊鼻。」延祐戊午,仁宗皇 帝聞而聘之,不至。製金襴袈裟賜之,號曰佛慈圓照 廣慧禪師,院曰正宗。英宗皇帝亦封御香製衣,即所 居而修敬焉。先是駙馬太尉瀋王王璋,常使人從師 問法,意以為未足,請於上,親往見之。請師陞座,為眾 普說曰:「大道無為,大功不宰,大善無跡,大位不居,一 切處。海印發光千萬古,金枝挺秀。」訪圓通大士,於潮 音洞裡,買石得雲饒。修如意輪,期於明慶寺中移花 兼蝶至,香風奏四天「之樂,梵音轟大地之雷,二千載 已現國王,五百劫常為世主。一大藏教,隨機轉運,百 千妙行,任意發揮。祝萬歲於九重,保三韓於上國。」此 是太尉瀋王、海印居士尋常行履處。只如今日偕行 宣政院使、平章相國,王子從官,高登天目,下視人寰。 且佛法相應一句,如何指陳?「匝天匝地祥雲起,無古 無今」瑞氣騰。示寂,書偈辭眾曰:「我有一句分付大眾, 更問如何無本可據?」置筆安坐而逝。

大同

按《明高僧傳》:紹興寶林寺沙門大同,字一雲,別峰其 別號也。越之上虞王氏子,父友樵,母陳氏,妊師十月。 父晝坐堂上,忽見龐眉異僧,振錫而入。父起揖曰:「和 尚何來?」曰:「崑崙山。竟排闥趨內急追,聞房中兒啼聲, 父笑曰:『吾兒得非再來者乎』?」師幼俊爽,讀書輒會元 奧。初習辭章,翩翩大有可觀。於是父以纘承家學屬 之。母獨嘆曰:「是子般若種也,詎俾纏溺塵勞乎?」遂命 入會稽崇勝寺薙髮。聞春谷法師講清涼宗旨,郡之 景德往依之,盡得其傳。又謁古懷肇公,精《四法界觀》。 因春谷移主寶林,乃謂師曰:「子之學精且博矣,恐滯 心於麤執,但益多聞,縛於知見,誠非見性之本。宜潛 修而滌之,庶為吾宗之幸。」於是命出錢塘,見晦機熙 禪師,見其揮麈之間,師之夙習見聞,一時蕩絕,惟存 孤明,耿耿自照,如是者閱六寒暑。晦機深嘉其志。又 聞天目中峰法道之盛,往參便有終焉之意。中峰一 日召而勉曰:「賢首一宗,日遠而日微矣。子之器量,足 以張之,毋久滯此。」特書偈讚清涼像付以遣之。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