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6 (1700-1725).djvu/110

此页尚未校对

所司給廬帳、車馬、衣服、廩餼,著為令。」

按《元史成宗本紀》,不載按《釋老傳》:「吳全節,字成季, 饒州安仁人。年十三,學道於龍虎山。至元二十四年, 至京師,從留孫見世祖。三十一年,成宗至自朔方,召 見,賜古琱玉蟠螭環一,敕每歲侍從行幸,所司給廬 帳、車馬、衣服、廩餼,著為令。」

成宗元貞元年詔道家行金籙科範賜天師張與棣等十三人玉圭易江南天慶觀為元妙觀

按《元史成宗本紀》:「元貞元年春正月,詔道家復行金 籙科範。二月,賜駙馬那懷鈔萬五千錠,以醮延春閣。 賜天師張與棣、宗師張留孫、真人張志仙等十三人 玉圭各一。三月以東作方殷,罷諸不急營造,惟帝師 塔及張法師宮不罷。七月壬寅,詔易江南諸路天慶 觀為元妙觀。」

元貞二年。授張與材真人號。詔道士貿易田者輸稅 按《元史成宗本紀》。元貞二年春正月甲午。授嗣漢三 十八代天師張與材太素凝神廣道真人。管領江南 諸路道教。二月丙辰。詔江南道士貿易田者輸稅。

大德八年命為商僧道輸稅授張與材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

按《元史成宗本紀》:大德八年,命僧道為商者輸稅。 按《釋老傳》:「張與棣卒,弟與材嗣,為三十八代,襲掌道 教。大德五年,召見於上都幄殿。八年,授正一教主,主 領三山符籙。」

大德九年春二月甲午,免「天下道士賦稅。」

按:《元史成宗本紀》云云。

大德 年,加號張留孫為「元教大宗師」,且追封其三 代皆魏國公。

按《元史成宗本紀》,不載。按《釋老傳》:「至元十五年,授 張留孫元教宗師,錫銀印。大德中,加號元教大宗師, 同知集賢院道教事,且追封其三代皆魏國公,官階 品俱第一。」

大德十一年,武宗即位,命元教宗師張留孫掌諸路 道教事。

按《元史武宗本紀》:「大德十一年五月,帝即位,九月,命 張留孫知集賢院事,領諸路道教事。」

武宗至大元年三月壬午嗣漢天師張與材來朝加金紫光祿大夫封留國公錫金印

按《元史武宗本紀》云云。按《釋老傳》。「武宗即位。張與 材來朝。錫金印。」

至大二年。以中書省臣言。仍徵僧道田商租稅 按《元史武宗本紀》,至大二年夏六月乙亥,「中書省臣 言,河南浙江省言,宣政院奏免僧道也里可溫答失 蠻租稅。臣等議,田有租商有稅。乃祖宗成法。今宣政 院一體奏免非制。」有旨依舊制徵之。

至大三年,贈道士吳全節祖昭文館大學士,并封其 父母。

按《元史武宗本紀》,不載。按《釋老傳》:「至大元年,賜吳 全節七寶金冠、織金文之服。三年,贈其祖昭文館大 學士,封其父司徒饒國公,母饒國太夫人,名其所居 之鄉曰『榮祿,里曰具慶』。」

仁宗延祐二年進張留孫開府儀同三司加號輔成贊化保運元教大宗師

按《元史仁宗本紀》,延祐二年夏四月,加授特進上卿, 元教大宗師張留孫開府儀同三司。按《釋老傳》:武 宗立,召見張留孫,賜坐,陞大真人,知集賢院,位大學 士上,尋又加特進,進講《老子》,推明謙讓之道。及仁宗 即位,猶恆誦其言,且諭近臣曰:「累朝舊德,僅餘張上 卿耳。」進開府儀同三司,加號輔成贊化保運元教大 宗師,刻玉為「元教大宗師」印以賜。至治元年十二月 卒。天曆元年,追贈道祖神應真君。

延祐三年冬十二月壬午,授嗣漢三十九代天師張 嗣成「太元輔化體仁應道大真人,主領三山符籙,掌 江南道教事。」

按:《元史仁宗本紀》云云。

延祐七年,英宗即位,命張留孫修醮事,又以天壽節 遣使於龍虎山修醮。

按《元史英宗本紀》:「延祐七年春三月,帝即位。五月壬 寅,監察御史請罷僧道濫爵及建寺之費。丙午,御史 劉恆請興義倉及奪僧道官。秋七月,命元教宗師張 留孫修醮事於崇真宮。冬十二月癸丑,以天壽節,預 遣使修醮於龍虎山。」

英宗至治元年夏六月壬戌龍虎山張嗣成來朝授太元輔化體仁應道大真人

按:《元史英宗本紀》云云。

至治二年。以吳全節為元教大宗師特進上卿 按《元史英宗本紀》。「至治二年夏五月丙申。以吳全節 為元教大宗師特進上卿。冬十一月真人蔡道泰殺 人伏誅。十二月戊辰。以掌道教張嗣成吳全節藍道 元各三授制命銀印敕奪其二。」

至治三年,英宗禁僧道度牒符籙。泰定帝即位,命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