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6 (1700-1725).djvu/14

此页尚未校对

耳。遂從道場寺偶法師受菩薩戒。晝則披陳元素,夕 則清言味理,勤習積時,神情朗贍。雖曰暮齒,有逾壯 年,常願生安養。」謂同業曇敬、曇愛曰:「吾立身行道,志 在西方。」十六年九月二十七日塔下禮佛。晚因遇病, 稍就綿篤。其月晦夕,初宵假寐,如來乘空而下,與二 大士論二乘,俄與大眾騰芳蹈藹。臨省盛疾,光明顯 燭,一寺咸見,僉來問盛:「此何光色?」盛具說之,言竟尋 絕,年七十二。豫章太守吳郡張辯素所尊敬,為之《傳 述》云。

慧玉

按《比丘尼傳》:「江陵牛牧寺尼慧玉,長安人也。行業勤 修,經戒通備。常遊行教化,歷履邦邑。每屬機緣,不避 寒暑。南至荊楚,仍住江陵牛牧精舍,誦《法華》《首楞嚴》 等經,旬日通利。陜西道俗皆歸敬禮,觀覽經論,未曾 廢息。元嘉十四年十月,為苦行齋七日,乃立誓言:『若 誠齋有感,捨身之後,必見佛土。願於七日之內見佛』」 光明。五日中宵,寺東林樹靈光赫然,即以告眾,眾皆 欣敬,加悅服焉。寺主法弘,後於光處起立禪室。初玉 在長安,於薛尚書寺見紅白色光,燭耀左右,十日小 歇。後六重寺沙門,四月八日於光處得金彌勒像,高 一尺云。

道瑗

按《比丘尼傳》:「建福寺尼道瑗,本姓江,丹陽人也。年十 餘,博涉經史。成戒已後,明達三藏,精勤苦行。晉太元 中,皇后美其高行,凡所修福,多憑斯寺。富貴婦女,爭 與之遊。以元嘉八年大造形像,處處安置。彭城寺金 像二軀,帳座宛具;瓦官寺彌勒行像一軀,寶蓋瓔珞; 南建興寺金像二軀,雜事旛蓋。於建福寺造臥像并」 堂,又制《普賢行像》,供養之具,靡不精麗。又以元嘉十 五年造金無量壽像。以其年四月十一日,像放眉間 相,光明照寺內,皆如金色。道俗相傳,咸來修敬。瞻睹 神輝,莫不歎悅。復以元皇后遺物,開拓寺南,更造禪 房云。

道壽

按《比丘尼傳》:「江陵祇洹寺尼道壽,未詳何許人也。清 和恬寂,以恭孝稱。幼受五戒,未嘗起犯。元嘉中,遭父 憂,因毀遘疾,自無痛癢,惟黃瘠骨立。經歷年歲,諸治 不瘳。因爾發願,願疾痊可得出家。立誓之後,漸得平 復。如願出俗,住祇洹寺,勤苦超絕。誦《法華經》三千遍, 常見光瑞。元嘉十六年九月七日夜,見空中寶蓋垂 覆其上」云。

元藻

按《比丘尼傳》:吳太元臺寺尼元藻,本姓路,吳郡人,安 荀女也。藻年十餘,身嬰重疾,良藥必進,日增無損。時 太元臺寺釋法濟語安荀曰:「恐此病由業,非醫所消。 貧道案佛經云:『若履危苦,能歸依三寶,懺悔求願者, 皆獲甄濟。君能與女並,捐棄邪俗,洗滌塵穢,專心一 向,當得痊愈』。」安荀然之,即於宅內設觀世音齋,澡心 潔意,傾誠戴仰,扶疾稽顙,專念相續。經七日,初夜忽 見金像高尺許,三摩其身,從首至足,即覺沉痾,豁然 消愈。既靈驗在躬,遂求出家,求住太元臺寺,精勤匪 懈,誦《法華經》,菜食長齋,三十七載。常翹心注想,願生 兜率。宋元嘉十六年,出都造經,不測所終。

按《兜率龜鏡集》:「藻於元嘉十六年,誦彌勒佛名,寂然 而逝。」

慧瓊

按《比丘尼傳》:「南安寺尼慧瓊者,本姓鍾,廣州人也。履 道高潔,不味魚肉。年垂八十,志業彌勤,常衣芻麻,不 服綿纊,綱紀寺舍,兼行講說本經住廣陵南安寺。元 嘉十八年,宋江夏王世子母王氏以地施瓊,瓊修立 為寺,號曰南永安寺。至二十二年,蘭陵蕭承之為起 外國塔。瓊以元嘉十五年又造菩提寺,堂殿坊宇,皆」 悉嚴麗,因移住之。以南安施沙門慧智瓊,以元嘉二 十四年隨孟顗之會稽,至破岡,卒。敕弟子云:「吾死後 不須埋藏,可借人剝裂身體,以食眾生。」至於終盡,不 忍屠割。乃告句容縣,輿著山中,欲使鳥獸自就噉之。 經十餘日,儼然如故,顏色不異。令使村人以米散屍 邊,鳥食遠處米盡,近屍之粒皆在。弟子慧朗。在都聞 之。奔馳奉迎。還葬高座寺前岡墳上起塔云。

普照

按《比丘尼傳》:南皮張國寺尼普照,本姓董,名徐悲,渤 海安陵人也。少秉節概,十七出家,住南皮張國寺。後 從師遊學廣陵建熙精舍,率心奉法,闔眾嘉之。及師 慧敬亡,息於慶弔,而苦行絕倫。宋元嘉十八年十二 月,因成勞疾。雖劇而篤情深信,初自不改,專意祈誠, 不捨日夜,不能下地,枕上叩頭懺悔,時息如常。誦《法 華經》,一日三卷。到十九年二月中,忽然而絕,兩食頃 甦,云「向西行,中道有一塔,塔中有一僧,閉眼思維,驚 問何來?」答以其事。即問僧曰:「此處去某甲寺幾里?」答 曰:「五千萬里。」路上有草,及行人皆無所識。時風雲高 靡,區墟嚴淨,西面尤明,意欲前進,僧乃不許。因爾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