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6 (1700-1725).djvu/23

此页尚未校对

濟。」法崇曰:「善。」遣使諮姑,姑即奉教,從法育尼出家,年 始十三矣。從育學修觀行,裁得稟受,即於坐末便得 入定。見東方有二光明,其一如日而白,其一如月而 青。即於定中立念云:「白者必是菩薩道,青者聲聞法。 若審然者,當令青者銷而白光熾。」即應此念,青光自 滅,白光熾滿。及至起定,為育尼說。育尼善觀道,聞而 歡喜讚善。時同坐四十餘人,莫不歎其希有也。後婿 心疑,以為姦詐,相率抄取,將歸其家。曇暉時年十六 矣,以婢使營衛,不受侵逼。婿無如之何,復以許州刺 史以賞異問畺良、耶舍答曰:「此人根利,慎勿違之。若 婿家須相分解,費用不足者,貧道有一蒼頭即為隨 喜。」于是解釋。後于禪中自解佛性,常著大乘等義,並 非師授。時諸名師極力問難,無能屈者。于是聲馳遠 近,莫不歸服。宋元嘉十九年,臨川王臨南充,延之至 鎮,時年二十一。驃騎牧陝,復㩦住南楚,男女道俗,北 面擁箒者,千二百人。歲月稍流,思母轉至,固請還鄉。 德行既高,門徒日眾,於市橋西北自營塔廟,殿堂廂 廊,倏忽而成。復營三寺,皆悉神速,莫不歎服,稱有神 力焉。年八十三,天監三年卒。初,張峻隨父在益州,嘗 忽然直往,不令預知。同行賓客三十許人,坐始定,便 下果粽,並悉時珍。刺史劉悛後嘗率往,亦復如之。梁 宣武王嘗送物,使暉設百人會,本言不出,臨中自往, 及至,乃有三百僧,并王佐吏近四百人,將欲行道,遣 婢來倩人下食。王即遣入,惟見二弟子及二婢奠食, 都無雜手力。王彌復歎其不可量也。或有問暉者曰: 「見師生徒不過中家之產」,而造作云為有若神化何 以至此耶?答云:「貧道常自無居貯,若須費用,役五三 金而已。」隨復有之,不知所以而然。故談者以為有無 盡藏焉。時又有花光尼,本姓鮮,深禪妙觀,洞其幽微, 遍覽三藏,傍兼百氏,尤能屬文述暉,讚頌,詞旨有則, 不乖風雅焉。

馮尼

按《比丘尼傳》:「馮尼者,本姓馮,高昌人也。時人敬重,因 以姓為號。年三十出家,住高昌都郎中寺,齋蔬一食, 戒行精苦,燒六指,供養皆悉至掌。誦《大涅槃經》三日 一遍。時有法惠法師,精進邁群,為高昌一國尼依止 師。馮後忽謂法惠言:『阿闍黎來好。馮是闍黎善知識, 闍𥟖可往龜茲國金花寺帳下直日,聞當得勝法』。」法 惠聞而從之,往至彼寺見直日。直日歡喜,以葡萄酒 一斗五升與之令飲。法惠驚愕:「我來覓勝法,翻然飲 我非法之物。」不肯飲。直日推背,急令出去。法惠退思: 「我既遠來,未達此意,恐不宜違。」即頓飲之,醉吐迷悶, 無所復識,直日便自他行。法惠酒醒,自知犯戒,大為 慚愧,自椎其身,悔責所行,欲自斷命。因此思惟,得第 三果。直日還,問曰:「已得耶?」答曰:「然。」因還高昌。未至二 百里,初無音信,馮呼尼眾,遠出迎候。先知之跡,皆類 此也。高昌諸尼,莫不師奉。年九十六,梁天監二年卒。

惠勝

按《比丘尼傳》:「梁閒居寺尼惠勝,本姓唐,彭城人也。父 僧智,寓居建康。勝幼願出家,以方正自立,寡于語言, 言必能行,身無輕躁,旬日不出戶牖,見之者莫不敬 異。以宋元嘉二十一年出家,時年十八,為淨秀尼弟 子,住禪林寺以具戒。後講《法華經》,隨習善寺緒尼,學 五門禪。後從草堂寺惠隱、靈根寺法穎,備修觀法,奇」 相妙證,獨得懷抱。人見而問之,皆答云:「罪無輕重」,一 時發露,懺悔懇惻,以晝係夜,貴賤崇敬,供施不斷。年 八十一,梁天監四年卒,葬於白板山。

淨賢附惠喬 寶顒

按《比丘尼傳》:「尼淨賢,本姓弘,永世人。住青園東寺。有 幹局才能,而好修禪定,博窮經律,言必典正。雖不講 說,精究旨要,宋文皇帝善之。湘東王在齠齔之年,眠 好驚魘,敕從淨賢尼受三自歸,悸寐即愈。帝益相善, 厚崇供施,內外親賓。及明帝即位,禮待益隆,資給彌 重。建齋設講,相繼不絕。當時名士,莫不宗敬。後總寺」 任十有餘載,年七十五,梁天監四年卒。復有惠喬、寶 顒,皆知名。惠喬坐禪誦經,勤營眾務。寶顒誦《法華經》, 明於觀行。

淨淵

按《比丘尼傳》:「竹園寺尼淨淵,本姓時,鉅鹿人也。幼有 成人之智,五六歲時,常聚沙為塔,刻木成像,燒香禮 拜,彌日不足。每聞人言,輒難盡取其理究。二十出家, 戀慕膝下,不寢不食,飲水持齋,勸曉不從,終竟七日。 自爾之後,蔬食長齋,戒忍精苦,不由課厲。師友嗟敬, 遠近稱譽。齊文帝大相欽禮,四時供養,信驛重沓。年」 七十一,梁天監五年卒。

淨行

按《比丘尼傳》:「尼淨行,即淨淵第五妹也。幼而神理清 秀,遠識道贍,爽烈有志分,風調舉止,每輒不群。少經 與太秣令郭洽妻臧氏相識,洽欲害其妻,言泄于路。 行請兄諫洽,洽不從之。行密語臧氏,臧氏不信,行執 手慟泣,於是而返。後一二日,洽果害之。及年十七,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