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6 (1700-1725).djvu/6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寂寂柴關晝不開,虛簷獨步意徘徊。百年素業南柯

夢,一寸丹心古鼎灰。野老相過聊問訊,溪禽近啄不 驚猜。好奇誰是劉公子,肯為揚雄載酒來。

《集古懷韓居士》
李俊民

烏巾年少歸何處,陵谷依然世相移。上天下地鶴一 隻,還在人間人不知。

《早秋聽秋居士園池》
元·歐陽元

碧池流水綠潺潺,高下樓臺紫翠間。阮籍才華勝南 族,謝安清致滿東山。標名花塢鸚爭道,集句桃符鹿 守關。灑掃園丁今白髮,秋翁化鶴幾時還。

《悟道吟》
明·周憲王

慈悲為雨法為航。心是蓮華性是香。靜裡功夫些子 力。閑中識論許多長。提攜一氣通金界。顛倒三車運 玉漿。笑把明珠閑玩弄。眉間萬丈白毫光。

自從悟得真如理。今古空談善有因。撒手往來還是 我。點頭問訊屬何人。安閒常樂勝中勝。自在頻觀身 外身。大笑西來緣底事。等閒識破便休論。

居士部紀事一

《蓮社高賢傳》:「靈運祖元,有功晉室。靈運為康樂公主 孫,襲封康樂公,文章為江左第一。嘗著木屐,上山則 去前齒,下山則去後齒,尋山陟嶺,必造幽峻。至廬山, 一見遠公,肅然心伏。乃即寺築臺,翻《涅槃經》,鑿池植 白蓮。時遠公諸賢同修淨土之業,因號白蓮社。靈運 嘗求入社,遠公以其心雜而止之。」

《槁簡贅筆》:遠法師在廬山,初修淨土之社,凡百有二 十三人。謝康樂為鑿東西二池,種白蓮,求入淨社,故 號「白蓮社。」然遠公以靈運心雜止之。世傳十八賢,乃 彭城劉遺民、豫章雷次宗、雍門周續之、南陽宗炳、南 陽張野、南陽張銓、西林覺寂大師、東林普濟大師、惠 持法師、罽賓佛馱耶舍尊者、蜀賓佛馱跋陀羅尊者、 慧睿法師、曇順法師、曇恆法師、道炳法師、道敬法師、 曇詵法師、道生法師,李伯時畫《蓮社圖》。陶淵明乘籃 輿、謝康樂乘馬、張曲笠,二公雖不入淨社,常往來山 中。僧齊己遠公影堂詩云:「陶令醉多招不得,謝公心 亂入無方」是也。

《高僧傳》:「朱士行嘗於洛陽講《道行經》,覺文意隱質,諸 未盡善,遂西渡流沙,至于闐,得梵書正本,凡九十章。 遣弟子弗如檀送至陳留倉垣水南寺。時河南居士 竺叔蘭,本天竺人,父母避難,居於河南。蘭少好遊獵, 後經暫死,備見業果。因改厲專精,深崇正法,博究眾 音,善梵漢之語有無羅叉比丘,西域道士,乃手執梵」 本,叔蘭譯為晉文,稱為放光般若,故本今在豫章 南《齊書何求傳》:「求弟點,少不仕。永元中,京師頻有軍 寇,點欲結裳為褲,與崔慧景共論佛義。其語默之跡 如此。」

《梁書陶弘景傳》。「弘景字通明。丹陽秣陵人也。曾夢佛 授其菩提記。名為勝力菩薩。乃詣鄮縣阿育王塔,自 誓受五大戒。」

《佛法金湯編》:「陶弘景臨終,不用沐浴,命以大袈裟覆 衾,上蒙手足,弟子遵之。」

《續高僧傳》:「僧迦婆羅以天監五年,被敕徵召,於揚都 譯經。時有居士木道賢,以天監十五年獻《優樓頻經》 一卷,文既鮮具,不辨來由。」

法華持驗隋居士陸淳,吳郡人,心常慕道,《法華》一部, 日夕誦持。後忽病,仰臥看屋,了不暫瞬。有知識僧來 探疾,因問:「君何仰視屋梁耶。」答曰:「佛記陸淳當生夜 摩天,今見彼天宮殿城闕及諸天眾,故顧盼不倦。」 《宋高僧傳》:釋慧悟隱太白山中,持誦《華嚴經》,服餌松 朮。忽於一時見一居士來,云相請。居士騰身入空,令 悟於衣襟中坐,攝以飛行,至一道場,見五百異僧翔 空而至,悟奄就末行。居士語曰:「師受持《華嚴》,是佛境 界,何得於小聖下坐。」遂卻引於半千人之上。齋訖,居 士曰:「本所齋意,在師一人,雖有五百羅漢來食,皆臨 時相請耳。」齋訖,遂送還本處,有如夢覺。時高宗永徽 年中也。

《佛法金湯編》:孫思邈,京兆人。上元元年,高宗召見,拜 諫議大夫。後求還山,乃入終南隱居,篤志佛典,手寫 《華嚴》。盧照鄰稱思邈云:「高談正一,則古之蒙莊子;深 入不二,則今之維摩詰。」

《玉壺冰》:「王摩詰貯蕙蘭,用黃磁斗養以綺石,累年彌 盛。得宋之問藍田別墅,在輞口輞水,周於舍下竹洲 花塢,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吟終日。在 京師以元談為樂,齋中無所有,惟茶鐺酒臼、經案繩 床而已。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

《尚書故實》顧況,志尚疏逸,近於方外。有時宰曾招致, 將以好官命之。況以詩告曰:「四海如今已太平,相公 何用喚狂生?此身還似籠中鶴,東海滄洲叫一聲。」後 吳中皆言況得道解化去。

《雲仙雜記》:「蘇尚書八十猶參禪,大溈訪之,以手拍碎 金面棋盤,尚書尋有解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