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6 (1700-1725).djvu/71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二百十一卷目錄

 居士部紀事二

 居士部雜錄

神異典第二百十一卷

居士部紀事二

《東軒筆錄》:馮樞密京,熙寧初以端明殿學士率太原。 時王左丞安禮以池州司戶參軍掌機宜文字。馮雅 相好,因以書誇於王平甫曰:「并門歌舞妙麗,吾閉目 不窺,但日與平甫談禪耳。」平甫答曰:「所謂禪者,直恐 明公未達也。」蓋閉目不窺已是一重公案。馮深伏其 言。

《淨土晨鐘》文潞公諱彥博,參淨嚴法師。誓集十萬人 為浮土會。普勸念佛。臨終無疾,念佛而化。

《教外別傳》:丞相富弼居士字彥國,由清獻公警勵之 後,不舍晝夜,力進此道。聞顒禪師主投子法席,冠淮 甸,往質所疑。會顒為眾登座,見其顧視如象王回旋, 公微有得,因執弟子禮,趨函丈,命侍者請為入室。顒 見即曰:「相公已入來,富弼猶在外。」公聞汗流浹背,即 大悟。

《佛法金湯編》:富弼,河南人。慶曆中,除資政殿學士,相 神宗,封鄭國公,又封韓公。洛陽耆英會中人。初於宗 門未有所趣,趙清獻公勉以書曰:「伏惟執事富貴如 是之極,道德如是之盛,福壽康寧如是之備,退休閒 逸如是之高。其所未甚留意者,如來一大事因緣而 已。能專誠求所證悟,則他日為門下賀也。」公以清獻 警勉之後,不舍晝夜,力進此道。

《羅湖野錄》:富鄭公鎮亳州時,迎華嚴顒公,館於州治, 咨以心法,既有証入,而別後答顒書曰:「示諭此事,問 佛必有夙因,非今生能辦,誠是如此。然弼遭遇和尚, 即無始以來忘失事,一旦認得,此後須定拔出生死 海,不是尋常恩知,雖盡力道,斷道不出也。和尚得弼 百千,其數何益於事?不過得人道:華嚴會下出得箇」 老病俗漢,濟得和尚甚事?所云「淘汰甚多」,此事誠然。 每念古尊宿始初在本師處,動是二三十年,少者亦 是十數年侍奉,日日聞道聞法,方得透頂透底。卻思 弼兩次蒙和尚垂顧,共得兩箇月,請益更鮮。聰明過 人,能下得多少工夫?若非和尚巧設方便,著力擿發, 何由見個涯岸?雖粉骨碎身,無以報「答,未知何日再 得瞻拜,但日夕依依也。」噫先佛特稱富貴學道難,況 貴極人臣,據功名之會而成辦焉,此尤為難耳。形似 汙簡,尊奉顒公,而自謂不是尋常恩知,豈欺人哉? 徐龍圖禧,元豐五年自右正言出知渭州,既歸分寧, 請黃龍晦堂和尚就雲巖為眾說法,有疏曰:「三十年 前說法,不消一個莫字」,如今荊棘塞路,皆據見向開 門,只道平地上休起骨堆,不知那個是佗平地。只道 吃粥了洗缽盂去,不知缽盂落在那邊。不學溷絕學 語言在根,作歸根証據。木刻鷂子,豈解從禽?羊蒙虎 皮,豈奈吃草?故識病之宗匠,務隨時而叮嚀,須令向 千歲松下討茯苓,逼將上百尺竿頭試腳步。直待骸 骨收回,方與眼上安眉。圖佗放匙把箸,自由識箇啜 羹吃飯底滋味。不是鏤明脊骨,曷勝末後拳椎。法門 中如此差殊,正見師豈易遭遇?昔人所以涉川游海, 今者乃在我里。吾鄉得非千載一時事?當為眾竭力, 袒肩屈膝,願唱誠於此會,人天挑屑拔釘,咸歸命於 晦堂和尚。獅子廣座,無畏吼聲,時至義同大眾虔仰。 噫!今之疏帶徘優而為得體,以字相比麗而為見工, 豈有胸襟流出,直截根源若此?黃太史為擘窠大書, 鑱於翠琰,高照千古,為叢林盛事之傳云。

《佛祖綱目》:司馬光初不喜禪,自富公問法於大本,後 忽有所契。後因范鎮論空相,以詩戲曰:「不須天女散, 已解動禪心。」又曰:「賤子悟已久,景仁今復迷。」又曰:「到 岸何須筏,揮鋤不用金。浮雲任來往,明月在天心。」 有居士張戒者,參系南,一日,南問曰:「如何?」曰:「不會。」南 復詰之不已,戒忽領旨,獻《投機頌》,有「身眠大海須彌 枕,石筍抽條。」也大奇之句。

邵雍字堯夫,范陽人,居洛四十年,安貧樂道,冬不爐, 夏不扇,夜不就席者數年。有《學佛吟》曰:「飽食豐衣不 易過,日長時節奈愁何?求名壯歲投宣聖,怕死老年 親釋迦。妄欲斷緣緣愈重,徼來去病病還多。長江一 片平如練,幸自無風又起波。」

周敦頤,字茂叔,舂陵人。因游廬山,樂其幽勝,遂築室 焉。初謁祖心,叩以教外別傳之旨,心曰:「只消向伱自 家屋裏打點。孔子謂『朝聞道,夕死可矣』。畢竟以何為 道,夕死可耶?顏子不改其樂,所樂何事?但於此究竟, 久久自然有個契合處。」又謁常總論性語及理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