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7 (1700-1725).djvu/2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范陽盧蔚,弱冠舉進士,有日者言其年壽不永,常宜

醮本命以增年祿。蔚素崇香火,勤於修醮,未嘗輟焉。 年二十五,寢疾於東都,逾月益困。忽夢為親友所招, 出門乘馬,其行極速,疑為冥司所攝,有一人乘馬奔 來,所在留滯,必為撝解遮救,言旨懇切。及到所司,此 人又懇為請託,因得卻還,部署行李,有如親吏焉。所 還道中,見兵士數千,初頗疑懼,此人曰:「此皆他日郎 君所主兵士也。」將至所居,自後垣乘虛而入,徑及庭 中,有門旗麾槍武器之屬。此人曰:「他日當用之。」瘞於 兩階之下,將別去,蔚曰:「素未相識,何憂勤之甚也?」答 曰:「某乃本命神爾郎君為冥官所召,大限欲及,某已 於天司奏陳,必及中壽,疾亦就痊,無以為憂也。」蔚媿 謝而去,疾亦尋愈。其後策名金紫,亦享中年。除宿州 刺史角橋都知兵馬指揮使,不到任死。以其瘞武器 門旗故也。

李承嗣者,鄂州唐年人也。家富巨萬,而娶妻貌醜。有 子年十歲,仍患腰腳,承嗣常惡之。乃娶小婦四人,終 日伎樂。忽因酒醉,小婦佞言「與醜妻一百千錢,令其 離異。」妻欲詣官訟之,因此方免。承嗣遂與小妻為計, 夜飲之次,以毒藥殺其醜妻及兒。葬後,旬日以來,每 至午時,即見二烏來啄。承嗣心痛不可忍,驅之不去, 迷悶於地,久而方定。如此一年,萬法不能救。青城道 士羅公遠遊淮泗間,承嗣請至家,問禳救方術。公遠 曰:「冤魂所為,皆上告天帝,奉天符來報。人間方術,不 能免之。只有修黃籙道場,拜表奉天,可解斯罪爾。」承 嗣遂修黃籙道場,三日三夜。二日之後,烏鳥不復來, 其妻與兒現於夢中曰:「汝枉殺我母子二人,併命死 毒藥,我上訴於天帝,許報汝冤。今以黃籙善功,太上 降敕,我已生天,受諸福報,與汝永解冤結。留一玉合 子,可收之。」覺後,於寢室中得玉合子一枚,承嗣捨於 鄂州開元觀,大修道門功德,塑尊像,葺理觀宇,以報 道恩矣。

蘇州鹽鐵院招商官,姓王,其家巨富,貨殖豐積,而疾 苦沉痼,逾年不痊。齋供像設,巫醫符咒,靡不周詣,莫 能蠲除。玉芝觀道士陳道明,專勤清齋,拜章累有徵 驗,而招商素不崇道,聞之蔑如也。攻理所疾,費貨財 萬計矣。日以羸薾,俟時而已。其親友勸勉,俾請陳道 明章醮祈禳,不獲已而召焉。道明于其家修神咒道 場,疾方綿篤,不保旦夕,促以啟壇。當禁壇之際,疾士 冥然,家眷親友,相顧失色。禁壇既畢,道明持劍水詣 房,內外噴水除穢。疾士曰:「請尊師就此噴水可否?」道 明就臥內噴之,忽然起坐,稽首頂禮曰:「深謝神功,我 疾有瘳矣。」乃求衣隱几而坐,喜曰:「一生錯用心,不知 有大道,今日方荷天兵之力也。」徐與親友妻子言曰: 「我初困頓絕甚,謂今夕死矣。尊師開道場之時,都不 醒悟,但聞空中有言,大帝下降,領天兵討逆。如是即 黃光如日,照灼遠近,即見千乘萬騎,天兵神將,圍繞 此宅,鬼物邪怪,並已擒縛去矣。方見大帝太一乘七 寶車對行前引,侍衛儀仗,如人間帝王。忽令召某至 太一前,令神以水噴」面,清涼徹心,無復痛楚,但氣稍 羸薾,即云元始下降,乃見大帝太一,對望迎拜,隊仗 盛于前,百倍多矣。元始天尊有光一道,下照某身,今 則氣力亦似勝任矣,速備盥洗,自要臨拜壇前,親友 尚恐其未任勸候,來日懇要盥漱更衣,扶杖而立,良 久捨杖而行,便于壇前拜跪數四,家人扶策,揮手拒 之。因「坐觀法事,若素無疾。飲食氣力,逡巡如常。自是 三日齋壇,炷香虔對,略無暫替。乃獨修創玉芝觀,講 堂大殿,三門通廊,齋廚道院,前及官河,開街廣四十 餘步。土木之用,像設之製,床几器皿,服玩庖廚,凡計 錢數百萬。二年之內,畢周備焉。」自茲氣爽神清,智識 明敏,乃乞解所職,養道閒居。

相國杜豳公,幼履顯榮,歷居大任,名藩重鎮,皆再領 之。年九十餘,薨於荊渚。是夕,中使楊魯周自五嶺使 迴,止於傳舍。一更之後,風勢可懼,敲磕擊觸,若兵甲 之聲,人人股慄,莫知所以。魯周驛騎所倦,尋亦成寐。 四衢之內,師旅充斥,不通人行。問其故,皆曰:「迎閻羅 王,今夜四更去。」又問:「王是何人?」曰:「此州大將官高年」 長者是。既覺,召驛吏問之,時公不愈半月矣。官高年 長首冠,眾人疑其必有薨變,是夕四更,果去世矣。魯 周話此事於儕友間,自是京師亦有知者。明年春,女 妓間有暴殞而蘇,傳公之命云:「我今居閻羅之任,要 作十壇黃籙道場,以希退免。」令送錢二百萬,圖幕各 二百事,於開元觀古柏院,詣沖真大師胡紫陽,嚴修 齋法。齋畢,前傳命之妓,復暴殞如初,云:「我已奉上帝 之命,為他國之王,免冥官之任矣。」言罪福之報,信如 影響,不可不戒也。凡修《黃籙》道場,表奏上帝,上帝降 命,無所不可。

太尉中書令、南康王韋皋節制成都,於萬里橋隔江 創置新南市,發掘墳墓,開拓通街。水之南岸,人逾萬 戶,廛閉樓閣,連屬宏麗為一時之盛。然每至昏暝,則 人多驚悸,投礫擲石,鬼哭嗚咽。其喪失墳壟,平划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