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7 (1700-1725).djvu/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端萌,序導津流。若真智尚許人,脫能欣爾感悟,詢訪

是非,至於愚迷矜固者,便徑道君何以穿鑿異同,評 論聖文。或有自執己見,或云「承師舊法,永無啟發對 揚之懷。」此例不少,可為痛心。夫《經》之為言徑也,經者, 常也,通也。謂常通而無滯,亦猶布帛之有經矣。必須 銓綜緯緒,僅乃成功。若機關疏越,杼軸乖謬,安能斐 然成文。真人立象垂訓,本不為朦狡設言,故每標通 衢,而恆略曲徑,知可教之士,自當觀其隅轍。凡五經 子史,爰及賦頌,尚歷代注釋,猶不能辨,況元妙之祕 途,絕領之奇篇,而可不探括沖隱,窮思寂昧者乎。既 撰此《真訣》,乃輟書而歎曰:「若使顧元子在此,乃當知 我心理所得,幾於天人之際往矣。如何,孰與言哉,方 將之」於《元會》耳。

《訪道經》
江淹

百學兮異文,錦泒兮綺分珍。君之言兮皦無際,悅子 之道兮迥不群。澹深韻於白水,儼高意於浮雲。軌賢 豪於后學,軼望識於前文。茲道兮可傳,可傳兮浩然。 挾茲心兮赴絕國,懷此書兮坐空山。空山隱轔兮窮 翠崿,水散漫兮涵素壑。海外陰兮氣曇曇,江上月兮 光灼灼。東南出兮不一山,西北來兮乃雙鶴。池中蓮 兮十色紅,窗前樹兮萬葉落。四壁深兮乃泬㵳,左右 虛兮如寂寞。寂寞兮山室,德經兮道袠。盪魂兮刷氣, 掩憂兮靜疾。信若人兮先覺,聊與子兮如一。

《立通道觀詔》
北周·王褒

「至道弘深,混成無際,體包空有,理極幽元。但岐路既 分,派源途遠,淳離朴散,形氣斯乖。遂使三墨八儒,朱 紫交競;九流七略,異說相騰。道隱小成」,其來舊矣。不 有會歸,爭驅靡息。今可立《通道觀》,聖哲微言,先賢典 訓,金科玉篆,祕蹟元文。所以濟養𥟖元,扶成教義者, 並宜弘闡,一以貫之。俾夫翫培塿者,識嵩岱之崇崛; 「守磧礫者,悟渤澥之泓澄。」不亦可乎。

《寄梁處士周弘讓書》
前人

嗣宗窮塗,楊朱岐路,征蓬長逝,流水不歸。舒慘殊方, 炎涼異節,木皮春厚,桂樹冬榮,想攝衛惟宜,動靜多 豫。賢兄入關,敬承款曲,猶依杜陵之水,尚保池陽之 田,鏟跡幽蹊,銷聲窮谷,何其愉樂,幸甚幸甚!弟昔因 多疾,亟覽九仙之方;晚涉世途,常懷五嶽之舉。同夫 關令,物色異人,譬彼客卿,服膺高士。上經說道,屢聽 元牝之談;中藥養人,每稟丹砂之說。頃年事遒盡,容 髮衰謝,芸其黃矣,零落無時;還念生涯,繁憂總集。視 陰愒日,猶趙孟之徂年;負杖行吟,同劉琨之積慘。河 陽北臨,空思鞏縣;霸陵南望,還見長安。所冀書生之 魂,來依舊壤;射聲之鬼,無恨他鄉。白雲在天,長離別 矣;會見之期,邈無日矣。援筆攬紙,龍鍾橫集。

《與逸人徐則書》
隋·煬帝

夫「道得眾妙,法體自然,包涵二儀,混成萬物,人能弘 道,道不虛行。先生履德養空,宗元齊物,深明義理,頗 味法門,忱性沖和,恬神虛白,餐松餌朮,栖息煙霞,望 赤城而待風雲,遊玉堂而駕龍鳳,雖復藏名台嶽,猶 且騰實江淮,藉甚嘉猷,有勞寤寐,欽承素道,久積虛 襟,側席幽人,夢想巖穴,霜色己冷,海氣將寒,偃息茂」 林,道體休逸。昔商山四皓,輕舉漢庭;淮南八公,來儀 藩邸。古今雖異,山谷不殊,市朝之隱,前賢己說,導凡 述聖,非先生而誰?故遣使人,往彼延請,想無勞束帛, 賁然來思,不待蒲輪。去彼空谷,希能屈己,佇望《披雲》。

《老氏碑》
薛道衡

自太極權輿,上元開闢,舉天維而懸日月,橫地角而 載山河。一消一息之精靈,上生下生之氣候。固以裁 成庶類,亭毒群品,有人民焉,有君長焉。至若上皇邃 古,夏巢冬穴,靜神息智,鶉居𪃟飲。大禮與天地同節, 非折疑於俎豆;大樂與天地同和,豈考擊於鐘鼓。逮 乎失道後德,失德後仁,皇王有步驟之殊,民俗有淳 漓之變,於是儒墨爭騖,名法並馳。《禮經》三百,不能檢 其情性;刑典三千,未足息其奸宄。故知潔其流者澄 其源,直其末者正其本。源源本本,其惟大道乎?老君 感星載誕,莫測受氣之由;指樹為姓,未詳吹律之本。 含靈在孕,七十餘年,生而白首,因以老子為號。其狀 也,三門雙柱,表耳鼻之奇;蹈五把十,「彰手足之異。爰 自伏羲,至於周氏,綿祀歷代,見質變名。在文王武王 之時,居藏史柱史之職。市朝屢易,容貌不改。宣尼一 睹,嘆龍德之難知;關尹四望,識真人之將隱。」乃發揮 眾妙,著書二篇,率性歸道,以無為用。其辭簡而要,其 旨深而遠。飛龍成卦,未足比其精微;獲麟筆削,不能 方其顯晦。用之治身,則神清志靜;用之治國,則反朴 還淳。既而錬形物表,卷跡方外,蜺裳鶴駕,往來紫府, 金漿玉酒,讌衎清都。參日月之光華,與天地而終始。 涉其流者,則擯落囂塵;得其門者,則騰驤雲霧。大椿 凋茂,非蜉蝣之所知;溟渤淺深,豈馮夷之能測。盛矣 哉,固無德而稱也。《莊周》云:「老聃死,秦佚弔之。三號而 出,是」謂遁天之形,雖復傲吏之寓言,抑亦蟬蛻之微 旨。皇帝誕靈縱叡,接統膺期,照舂陵之赤光,發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