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7 (1700-1725).djvu/5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崑崙山之軒轅臺也。時有馬師皇善醫,馬有通神之

妙,有龍下於庭,伏地張口閉目。師皇視之曰:「此龍病, 求我醫也。」師皇乃引鍼於龍口上下,以牛乳煎甘草 灌之,龍病愈,師皇乘此龍仙去。黃帝聞之,自擇日卜 云:還宅。昇仙之日,得戊午,果有龍來,垂胡髯下迎。黃 帝乃乘龍,與友人無為子及臣僚等從上七十二人 同去。小臣不得上者,將龍髯拔,墮髯及帝之弓。小臣 抱其弓與龍髯而號泣,弓因曰「烏。」號鑄鼎之地,後曰 鼎湖。其後有臣左徹,削木為黃帝像,率諸侯朝奉之。 臣僚追慕,靡所措思,或取几杖,立廟而祭,或取衣冠, 置墓而守。是以有喬山之冢,黃帝曾遊處,皆有祠。五 百年後,喬山墓崩,惟劍與赤舄在焉,一旦亦失。黃帝 居代總百一十一年,在位一百年,自上仙後昇天為 太一君。其神為軒轅之宿,在南宮,黃龍之體,象後來 享之,列為五帝之中方君也。以配天。黃帝土德,居中 央之位,以主四方。以鎮星配為子,名樞紐之神為佐, 配享於黃帝。

老子

按《史記本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 氏,名耳,字伯陽,諡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 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 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 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 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 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 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于龍,吾不能知, 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老子脩 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迺 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于是 老子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 知其所終。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 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 二百餘歲,以其脩道而養壽也。自孔子死之後百二 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 而離,離五百歲而復」合,合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 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隱君子 也。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 宮。宮元孫假,假仕於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 王卭太傅,因家於齊焉。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 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耶?李耳無為 自化,「清靜自正。」

按《孔子家語》,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知 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矣』。對 曰:『謹受命』。遂言於魯君曰:『臣受先臣之命云:孔子,聖 人之後也,滅於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國而授厲公及 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茲益恭,故其鼎銘曰:『一命而 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 是,粥於是,以餬其口。其恭儉也若此。《臧孫紇》有言:「聖 人之後,若不當世,則必有明君而達者焉。孔子少而 好禮,其將在矣。」屬臣曰:「汝必師之。今孔子將適周,觀 先王之遺制,考禮樂之所極,斯大業也。君盍以乘資 之?臣請與往。」公曰:「諾。」與孔子車一乘,馬二匹,豎子侍 御,敬叔與俱。至周,問禮於老聃,訪樂於萇弘,歷郊社 之所,考明堂之則,察廟朝之度,於是喟然曰:「吾乃今 知周公之聖,與周之所以王也。」及去周,老子送之,曰: 「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者送人以言。吾雖不能富 貴,而竊仁者之號,請送子以言乎?」凡當今之士,聰明 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譏議人者也;博辯閎達而危其 身,好發人之惡者也。無以有己為人子者,無以惡己 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自周返魯,道彌尊矣。遠方 弟子之進,蓋三千焉。孔子見老聃而問焉,曰:「甚矣, 道之於今難行也!吾比執道而今委質以求當世之 君而弗受也,道於今難行也。」老子曰:「夫說者流於辯, 聽者亂於辭,如此二者,則道不可以忘也。」

按《國語》:「幽王三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陽父曰:『周將亡 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之亂也』。」陽伏 而不能出,陰遁而不能烝,於是有地震。今三川實震, 是陽失其所而陰震也。陽失而在陰,川源必塞。夫水 土演而民用也。水土無演,民乏財用,不亡何待?昔伊、 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 「川源又塞,塞必竭。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徵 也。川竭山必崩。若國亡不過十年,數之紀也。夫天之 所棄,不過其紀。」是歲,三川竭,岐山崩。十年,幽王乃滅, 周乃東遷。

按《莊子德充符》篇:「無趾語老聃曰:『孔丘之於至人其 未耶?彼何賓賓以學子為?彼且蘄以俶詭幻怪之名 聞,不知至人之以是為己桎梏邪』?」老聃曰:「胡不直使 彼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者解其桎梏,其 可乎?」無趾曰:「天刑之安可解」《應帝王篇》:「陽子居見 老聃曰:『有人於此,嚮疾彊梁,物徹疏明,學道不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