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9 (1700-1725).djvu/66

此页尚未校对

二月十七日,少元受劬勞之恩,不可不護。」遂發絳箱, 取扶桑大帝金書《黃庭內景》之書,致於其父曰:「大人 之壽,常數極矣。若非此書,不可救免。今將授父,可讀 萬遍,以延一紀。」乃令恭沐浴,南向而跪,少元當几,授 以功章,寫於青紙,封以素函,奏之上帝。又召南斗注 生真君,附奏上帝。須臾,有三朱衣人自空而來,跪少 元前,進脯羞噏酒三爵,手持功章而去。恭大異之,私 訊於陲,陲諱之。經月餘,遂命陲語曰:「玉清真侶,將雪 予於太上,今復召為玉皇左侍書玉華君,主化元精 炁,施布仙品,將欲反神還於無形,復侍玉皇,歸彼玉 清。君莫泄是言,遺予父母之念。又以救父之事,泄露 神仙之術,不可久留,人世之情,畢於此矣。」陲跪其前, 嗚咽流涕曰:「下界螻蟻,黷污上仙,永淪穢濁,不得昇 舉,乞賜指喻,以救沉痼,久永不忘其恩。」少元曰:「予留 詩一首以遺子。予上界天人之書,皆雲龍之篆,下界 見之,或損或益,亦無會者,子當執管記之。」其詞曰:「得 一之元,匪受自天,太老之真,無上之仙,光含影藏,形 於自然,真安匪求神之久留,淑美其真,體性剛柔,丹 霄碧虛,上聖之儔,百歲之後,空餘墳丘。」陲再拜受其 辭,晦其義理,跪請講貫,以為指明。少元曰:「君之於道, 猶未熟習,上仙之韻,昭明有時。」至丙申年中,遇「瑯琊 先生,能達其辭,與君開釋,方見天路未間,但當寶之。」 言畢而卒。九日葬,舉棺如空,發儭視之,留衣而蛻。處 室十八,居閩,三歸洛,二在人間。二十三年後,陲與恭 皆寶其詩,遇儒道通達者示之,竟不能會。至丙申年 中,九疑道士王方古,其先瑯琊人也。遊華嶽迴,道次 於陝郊,時陲亦客於其郡,因詩酒夜話,論及神仙之 事,時會中皆貴道尚德,各徵其異。殿中侍御史郭固、 左拾遺齊推、右司馬韋宗卿王建皆與崔恭有舊,因 審少元之事於陲,陲出涕泣,恨其妻所留之詩,絕無 會者。方古請其辭吟詠,須臾即得其旨,歎曰:「太無之 化,《金華大仙》,亦有傳於後學哉。」時坐客聳聽其辭,句 句解釋,流如貫珠,凡數千言,方盡其義。因命陲執筆, 盡書先生之辭,目曰《少元元珠心鏡》。好道之士,家多 藏之。

魯妙典

按《集仙錄》:魯妙典者,九嶷山女冠也。生即敏慧高潔, 不食葷飲酒。十餘歲即謂其母曰:「旦夕聞食物嗅濁, 往往鼻腦疼痛,願求不食。」舉家憐之,復知服氣餌藥 之法。居十年,常悒悒不樂,因謂母曰:「人之上壽,不過 百二十年,哀樂日以相害,況女子之身,豈可復埋沒 真性,混於凡俗乎。」有麓床道士過之,授以《大洞黃庭 經》,謂曰:「《黃庭經》扶桑大帝君宮中金書,誦詠萬遍者, 得為神仙,但在勞心不倦耳。」經云:「詠之萬遍昇三天, 千災已消百病痊。不憚虎狼之凶殘,亦已卻老永延 年。」居山獨處,詠之一遍,如與十人為侶,輒無怖畏。何 者?此經召集身中諸神,澄正神氣,神氣正則外邪不 能干,諸神集則怖畏不能及。若形全「神集,氣正心清, 則徹見千里之外,纖毫無隱矣。所患人不能知,知之 而不能修,修之而不能精,精之而不能久,中道而喪, 自棄前功,不惟有元科之責,亦將流蕩生死,苦報無 窮也。」妙典奉戒受經,入九嶷山,岩棲靜默,累有魔試, 而貞介不撓。積十餘年,有神人語之曰:「此山大舜所 理,天地之總司,九州之宗主也。古有高道之士,作三 處麓床,可以棲庇風雨,宅形念貞。歲月既久,旋皆朽 敗。今為制之,可以遂性晏息也。又十年,真仙下降,授 以靈藥,白日昇天。」初妙典居山峰上無水,神人化一 石盆,大三尺,長四尺,盆中常自然有水,用之不竭。又 有大鐵臼,亦神人所送,不知何用。今並在上仙壇石 上,宛「然有仙人履跡,及古鏡一面,大三尺,鐘一口,形 如偃月,皆神人送來,並《妙典》昇天」所留之物,今在無 為觀。

明星玉女

按《集仙錄》:明星玉女者,居華山,服玉漿,白日昇天。山 頂石龜,其廣數畝,高三仞,其側有梯磴,遠皆見。玉女 祠前有五石臼,號曰「玉女洗頭盆」,其中水色碧綠澄 澈,雨不加溢,旱不減耗,祠內有玉石馬一匹焉。

龐女附張方

按《集仙錄》:龐女者,幼而不食,常慕清虛,每云:「我當昇 天,不願住世,父母以為戲言耳。」因行經東武山下,忽 見神仙飛空而來,自南向北,將逾千里,女即端立,不 敢前進。仙人亦至山頂不散,即便化出金城玉樓,璚 宮珠殿,彌滿山頂。有一人自山而下,身光五色,來至 女前,召女升宮闕之內,眾仙羅列,儀仗肅然,謂曰:「汝 有仙骨,當為上真。太上命我授汝以《靈寶赤書》五篇 真文,按而行之,飛昇有期矣。昔阿丘曾皇妃皆奉行 於此,證位高真,可不勤耶。既受真文,群仙亦隱,十年 之後,白日昇天。」其所遇天真處東武山者,即今庚除 化也。其後道士張方亦居此山,於石室中棲止,常有 赤虎來往室外,方不為懼,亦得道昇天。

褒女附陳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