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0 (1700-1725).djvu/105

此页尚未校对

岫裡有誦經聲,清通深亮,遠谷流響,肅然有靈氣,不 覺斂襟祗敬,便有終焉之志,即效而則之。」今之梵唱, 皆植依擬所造。一云,「陳思王遊山,忽聞空裡誦經聲, 清遠遒亮,解音者則而寫之,為神仙聲,道士效之,作 步虛聲也。」

《神仙感遇傳》:「蓬球字伯堅,北海人也。晉泰始中入貝 丘西玉女山中伐木,忽覺異香,球迎風尋之,此山廓 然自開,宮殿盤鬱,樓臺博敞。球入門窺之,見五株玉 樹,復稍前,有四仙女,彈棋於堂上,見球俱驚起,謂曰: 『蓬君何故得來』?球曰:『尋香而至焉』。言訖,復彈棋如初。 有一小者登樓彈琴,戲曰:『元暉何謂獨昇樓』?球於樹」 下立饑,以舌舐葉上垂露。俄有一女乘鶴而至,曰:「玉 華,汝等何故有此俗人?」王母即令王方平按行諸仙 室,可令速去。球懼出門,迴頭忽然不見。及還家,已是 建平中矣。舊居閭舍,皆為墟墓,因復周遊名山,訪道 不返。

《雲仙雜記》:「廬山遠法師命盡之日,山中峰澗寺落皆 見千眼仙人成隊執幡幢香花赴東林寺,法師死乃 止。」

《酉陽雜俎》:「高唐縣鳴石山,巖高百餘仞,人以物扣巖, 聲甚清越。晉太康中,逸士田宣隱於巖下,葉風霜月, 常拊石自娛。每見一人著白單衣,徘徊巖上,及曉方 去。宣於後令人擊石,乃於巖上潛伺,俄然果來,因遽 執袂詰之,自言姓王,字中倫,衛人。周宣王時入少室 山學道,比頻適方壺,去來經此,愛此石響,故輒留聽。」 宣乃求其養生,唯留一石如雀卵,初則凌空百餘步, 猶見漸漸煙霧障之。宣得石含,輒百日不饑。

荊州利水間有二石若闕,名曰「韶石。」晉永和中,有飛 仙衣冠如雪,各憩一石,旬日而去,人咸見之。

衛國縣西南有瓜穴,冬夏常出水,望之如練,時有瓜 葉出焉。相傳苻秦時,有李班者,頗好道術。入穴中,行 可三百步,廓然有宮宇,床榻上有經書。見二人對坐, 鬚髮皓白。班前拜於床下,一人顧曰:「卿可還,毋宜久 留。」班辭出,至穴口,有瓜數個,欲取,乃化為石。尋故道 得還至家,家人云,班去來已經四十年矣。

《搜神記》:有人入焦山七年,老君與之木鑽,使穿一盤 石,石厚五尺,曰:「此石穿當得道。」積四十年,石穿遂得 神仙丹訣。

楊公伯雍,雒陽縣人也。本以儈賣為業,性篤孝,父母 亡,葬無終山,遂家焉。山高八十里,上無水,公汲水作 義漿於坂頭,行者皆飲之。三年,有一人就飲,以一斗 石子與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處種之,云「玉當生其 中。」楊公未娶,又語云:「汝後當得好婦。」語畢不見。乃種 其石。數歲,時時往視,見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有徐 氏者,右北平著姓,女甚有行,時人求多不許。公乃試 求徐氏,徐氏笑以為狂,因戲云:「得白璧一雙來,當聽 為婚。」公至所種玉田中,得白璧五雙以聘,徐氏大驚, 遂以女妻公。天子聞而異之,拜為大夫。乃於種玉處 四角作大石柱,各一丈,中央一頃地,名曰玉田。 《搜神後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 遠近,忽逢桃花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華鮮美,落 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源 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舟從口入。初極 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曠空,屋舍儼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男女 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大驚, 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為設酒殺雞作食。村中 人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難,率妻子邑 人至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隔。問今是何世,乃不 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具言所聞,皆為歎惋。餘 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 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 之。及郡,乃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劉歆即遣人隨之,往 尋向所誌,不復得焉。

沛國有一士人,姓周,同生三子,年將弱冠,皆有聲無 言。忽有一客從門過,因乞飲,聞其兒聲,問之曰:「此是 何聲?」答曰:「是僕之子。」皆不能言。客曰:「君可還內省過, 何以致此?」主人異其言,知非常人,良久出云:「都不憶 有罪過。」客曰:「試更思幼時事。」入內食頃,出語客曰:「記 小兒時,當床上有燕巢,中有三子,其母從外得食,哺」 三子,皆出口受之。積日如此,試以指內巢中燕雛亦 出口承受。因取三薔茨各與食之,既而皆死,母還,不 見子,悲鳴而去。「昔有此事,今實悔之。」客聞言,遂變為 道人之容,曰:「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言訖,便聞其子 言語周正,忽不見此道人。

《番禺雜記》:菖蒲澗,昔刺史陸引之所開也,至今重之。 每旦輒傾州連汲,以充日用,雖有井泉,不足食。太元 中,襄陽羅友累石澗側,容百許人,坐遊之者以為洗 心之域。咸安中,姚成甫嘗採菊澗側,遇一丈夫謂成 甫曰:「此澗菖蒲,昔安期生所餌,可以忘老。」於是徊翔 俯仰,倏然不知所終,蓋仙者焉